10月27日上午,由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北京綠化基金會、延慶區綠化委員會、延慶區第三幼兒園、北京語言大學等單位聯合主辦的“小手拉大手 共植友誼樹”北京市八達嶺林場秋季義務植樹活動在北部市級首都全民義務植樹基地北京市八達嶺林場舉行,百餘名中外大學生以及20個市民家庭通過種植白皮松、爲樹幹塗白、撿拾林中垃圾等方式履行植樹義務。

隨着北京周邊可進行義務植樹的荒山越來越少,市民可以通過認種認養、撫育勞動、捐資綠化、宣傳諮詢等方式履行植樹義務。

北京語言大學志願者代表曹佳欣向大學生和市民發出了“提倡綠色生活習慣,增強環保意識,爲北京添綠從我做起”的倡議,號召大學生和市民自覺保護身邊的一草一木,不踩踏草坪、花圃,不攀折草木,爲保護地球,愛護環境,播種綠色,播撒文明,爲建設美麗北京作出自己的貢獻。

活動現場秋風瑟瑟,參與盡責的人員冒着寒風,在林中揮鍬剷土,種下一棵棵小樹苗。帶着5歲兒子正在爲文冠果樹樹幹塗白的延慶社保中心國女士說:“很早就爲今天的活動做了準備,很高興能帶孩子參加這次活動,這對於小朋友接受綠色生態意識很有意義。”揮着刷子和5歲女兒蕾蕾塗白的錢女士說:“林場的秋天很美,種樹、塗白可以爲綠色北京出一點力,同時也履行了公民義務植樹的義務。”

樹林另一頭,正在爲白皮松填土的馬來西亞留學生薛姍姍表示:“很開心能在北京種下自己的一棵樹,播綠種綠就要從自己做起。”一旁扶着樹苗的大學生志願者劉侍郎也表示:“在瞭解到要參加小手拉大手植樹活動的第一時間,來自身邊的十幾名大學生志願者踊躍報名,能在長城腳下植樹盡責,也是一份珍貴的回憶。今天這棵小小的樹苗將成爲我們存留在地表最永久的記號。”現場,大學生和家長們分別爲200多株樹木樹幹塗白,種植白皮松200餘株。

北京市八達嶺林場成立於1958年,總面積2940公頃,下設三堡、青龍橋、石峽三個分場,主要分佈在八達嶺長城周圍,境內長城蜿蜒15公里。林場植被豐富,分佈植物539種、動物158種,林木覆蓋率達到96%,屬華北區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及山地垂直帶的代表類型。主要景區有紅葉嶺風景區、青龍穀風景區、丁香穀風景區、石峽風景區。紅葉豔映古長城是森林公園的最佳景觀,其它還有暴馬丁香、杏花、梨花等高價值獨特景觀資源。詹天佑修建的中華第一條鐵路—“人”字形鐵路位於林場境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