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并后的基金会总部位于西雅图,由比尔·盖茨的父亲老威廉·盖茨及帕蒂·斯通斯福主持,总资产超过300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基金会,主要在全球从事医疗保健、图书馆建设、教育和社区服务工作。盖茨基金会与其他单纯捐款者不同,它是以一种“投资”的眼光来进行慈善事业:受捐助团体必须要做出预定的有效成绩,并且基金会会进行定期的成绩考核,作为下次继续捐助与否的依据。

国家主席习近平2月20日给美国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回信,感谢他和盖茨基金会对中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的支持,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协调、共同抗击疫情。

盖茨基金会由比尔·盖茨及其夫人梅琳达共同成立,在疾病防控、扶贫减贫等多个领域同中国长期开展合作。1月27日,盖茨基金会宣布提供500万美元紧急赠款,支持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后,承诺投入最高1亿美元赠款,其中一部分用于直接帮助中国加速在药物、疫苗及诊断方法研发等方面的工作。

说到这比尔·盖茨,称他是富豪榜的常青树一点都不夸张。那么,问题来了,我们都知道比尔·盖茨是个大慈善家,前后捐赠的数额有300亿美元。他是怎么做到捐赠如此多的财富后,依然稳坐首富宝座的呢?在《跟比尔·盖茨学赚钱》(当代世界出版社)一书中,作者慕小刚就给出了答案。

为抗击疫情慷慨解囊的比尔·盖茨,为何越捐越有钱?

盖茨是很有钱,但是他却不吝啬。对于慈善事业盖茨一直是很热衷的。迄今为止,盖茨夫妇已经向“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捐赠了200多亿美元。这个基金会主要致力为改善世界各地的教育和公共卫生服务,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基金会之一。此外,盖茨本人还多次就人类征服癌症和艾滋病的问题发表演讲和撰写文章,他并且还从其个人财富当中拿出数亿美元用于对生物工程企业的投资。

盖茨转向慈善事业的一个里程碑就是2000年1月成立的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这个基金会是由盖茨教育基金会和威廉·盖茨基金会合并而成。前一个基金会致力于通过公共图书馆使更多人有机会使用科技资源,后一个基金会注重改善全球卫生保健状况。合并后的基金会总部位于西雅图,由比尔·盖茨的父亲老威廉·盖茨及帕蒂·斯通斯福主持,总资产超过300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基金会,主要在全球从事医疗保健、图书馆建设、教育和社区服务工作。

盖茨的此举并不是心血来潮。在后来的几年里他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

2006年,比尔·盖茨在南部非洲津巴布韦访问时,宣布捐资一亿英镑(168亿美元)帮助防治肆虐非洲大陆的疟疾,并重申将会在有生之年将价值400多亿美元的财富全部捐献给社会。盖茨的这些举动是源于那一次旅行。1993年秋天,他和妻子梅琳达到非洲扎伊尔旅游,他看到那里通货膨胀,城镇死气沉沉,这使他终生难忘,他开始重新思索人生和周围的世界,并着手开展慈善事业。可以说“是非洲永远改变了他。”

从此盖茨走上了慈善之路。盖茨目前为止为慈善事业捐赠的钱占到了他个人总资产的60%。盖茨和他的夫人也成为了世界上最慷慨的人。

2003年,梅林达·盖茨与丈夫比尔·盖茨再次走入非洲,到多家医院进行参观访问,与医护人员及艾滋病、癌症、疟疾等重症患者亲切交谈。盖茨重申:“有生之年,我们打算将价值400多亿美元的财富全部捐献给社会。”

2004年7月,盖茨决定将30亿美元的微软股票红利投入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捐款。盖茨同时也赢得了“世界上最乐于慈善事业的人”的称号。至此,盖茨已将他37%,价值283亿美元的财富用于各种公益事业。可以说盖茨已经为了他的基金会投入了毕生的心血。

对于自己的孩子盖茨也从不心软。在2005年10月28日盖茨生日的那一天。他向世人宣布,自己名下的巨额财富对他个人而言,不仅是一种拥有的权利,也是巨大的无可推脱的义务.只留给自己的三个孩子几百万的遗产,其余的财产全部用于社会公益事业。

对于盖茨以及夫人的善举《时代》曾称:盖茨夫妇“一年来比任何人捐钱都多,都快”。二人以“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为平台,用来帮助贫困家庭以及教育、健康、公共图书馆事业。其中包括为盖茨图书馆购置计算机设备、为美国和加拿大的低收入社区的公共图书馆提供Internet培训和Internet访问服务。

为抗击疫情慷慨解囊的比尔·盖茨,为何越捐越有钱?

作为世界电脑行业的巨头,盖茨的慈善基金会也与别人的不同。盖茨基金会与其他单纯捐款者不同,它是以一种“投资”的眼光来进行慈善事业:受捐助团体必须要做出预定的有效成绩,并且基金会会进行定期的成绩考核,作为下次继续捐助与否的依据。根据《新闻周刊》的报导,在硅谷有80%的家庭捐钱做善事,高于全美国的70%,但是他们视之为“投资”,而非单纯的“捐助”。尤有甚者,捐款的基金主会影响被资助对象的管理,他们会要求进入董事会,设定工作目标并要求达成,甚至办公室租金多少、买什么样的计算机,他们都会严格把关。可见,在美国硅谷,“投资慈善”现在正成为一种最新的风潮。盖茨创办的基金会还有一点与别人的不同,那就是这是一家很会赚钱的基金会。盖茨基金在美国主要是投资旧经济中的一些企业,同时以投资的“多样性”和“保守性”而闻名。其惯用的手法就是“趁低吸纳”,即购买一些价格已经跌到很低的企业股票,等待股价上升时抛出获利。像其先后投资的公司有纽波特纽斯造船公司、阿拉斯加气体集团公司、舒尼萨尔钢工业公司、渥特尔泰尔动力公司、埃科斯药物公司、西雅图基因公司等,都收到良好效益。盖茨的商业头脑使他的基金会投资风险降低,并迅速获得收益。

据权威杂志《福布斯》报道,比尔·盖茨基金会在2003年以268亿美元的资本获得了高达39亿美元的投资报酬。这个总数比其财产转让所得的12亿美元的3倍还要多。2001年盖茨基金的平均投资报酬率达到了18%。其中,一半以上来自盖茨所捐赠的微软资本所带来的收益。它的股票营运成本每股不到1美分。甚至当标准普尔500股指的股息下降12%的时候,盖茨基金年收益率还能达到78%。这些数字明显表明,盖茨基金慈善机构的工作重点似乎不是放在慈善事业而是其投资效益上。

盖茨的这家基金在2005年7月底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QFII资格。它是第一家以基金会名义获得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资格的境外机构,而在此之前绝大部分获得QFII资格的机构是一些境外的保险公司或投资银行。

在盖茨基金会获准投资许可后不久,海域化工就宣布,它已经获得基金会选定为投资标的,投资2400万港元,买进了2556万股海域化工股权,占海域化工已发行股本的538%。随即,海域化工大幅飙升3775%,最高涨幅近50%。盖茨基金在中国进行宏观调控之际依然进入中国,或多或少也说明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同时也给中国股市传递出一个信号——机会或许就在眼前。

盖茨慈善家之称并不是虚名,但更重要的是盖茨不仅懂得施善举,更懂得靠善举赚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