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豌豆莢、PP助手這些名稱,大多數手機用戶應該都有所耳聞。對於喜歡“搞機”的小夥伴們來說,這兩款軟件應該再熟悉不過了。不過,你是不是好久沒用過它們了呢?

不知不覺中,這些幾年前還每機必裝的第三方應用市場漸漸式微。最終被市場無情地拋棄了。2月28日起,豌豆莢PC版將停止在線服務;而iOS端的PP助手也宣佈:iOS版、PC版產品將下線。

一、昔日輝煌的第三方應用市場

不管是iOS還是安卓,最初都是由國外廠商主導開發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因此在智能手機初入國門之時,水土不服和本地化不足是在所難免的問題。

筆者記得當年曾花重金買了一部4S,一拆封便迫不及待地去註冊Apple ID。但到了信用卡綁定一項的時候就傻眼了,當時我還沒申請過信用卡。而身在美帝的蘋果公司卻認爲你是個人就會有信用卡。賬號申請就卡在這裏無法繼續了。

不氣餒的筆者又從朋友那邊借來一個AppleID。終於登陸成功了!下載好iTunes,後卻根本找不到應用商店。研究了近個把小時後,才發現它要在常規設置中先勾選 “ 應用程序 ” 這個選項纔會出現。簡直是反人類。

好容易連上了應用商店,又發覺商店裏的收費軟件奇貴無比(售價幾十美金比比皆是),且域名解析和下載服務器都設置在美國,在國內下載軟件奇慢無比還經常會提示失敗。

於是我果斷選擇了投入pp助手的懷抱,越獄,安裝插件,登陸PP助手。接下來終於體會到了iOS般流暢的體驗。甚至,你還能免費下載到那些付費的APP。

並且軟件附帶的備份和同步功能。也不知道被原生的iTunes要好用多少倍。

不僅如此,通過越獄後的安裝插件。原先連換壁紙都不支持的iPhone桌面。還可以被玩出很多花活。

這是iOS端,安卓的Android Market(Google Play 前身)就更不必說體驗了——在國內根本連不上。而手機自帶的應用商店通常都並不給力(那時的廠商們還在爲優化系統的安卓系統忙得焦頭爛額)。

而像豌豆莢、91助手之類第三方應用市場,不但軟件資源豐富,可以通過Pc端免流量安裝軟件。還附帶了文件管理、通訊錄備份等豐富的功能。所以那時機友們買到安卓機通常都是root之後,安裝一個第三方應用市場。

二、廠商們猛醒開始接管應用生態

2015年之前,智能手機市場都處在普及階段。手機廠商們忙着開疆拓土佔領市場。而傳統互聯網公司則把蓬勃發展的第三方平臺視作進入移動互聯網的船票。

2013年,百度斥資19億美元,買下了91無線。後者是當時國內最大的安卓應用市場,同時還擁有ios版本。

2014年阿里完成了對UC的收購,同時也收購了UC旗下的PP助手。2016年阿里又併購了豌豆莢。至此,阿里的移動業務中就有了pp助手和豌豆莢這兩大iOS和安卓的分發平臺。

2015年也是智能手機市場的轉型之年。智能手機廠商們在經歷之前的激烈競爭之後,國內手機市場的格局逐漸穩定下來。華爲、小米、OV等幾家巨頭脫穎而出成爲第一集團。

就在互聯網廠商們把第三方應用平臺視作“流量奶牛”紛紛斥巨資收購時。手機廠商們一拍腦門開始醒悟了:原來自己一直把移動互聯網的入口拱手讓人。自己卻一直在爲他們做嫁衣。於是廠商們開始發力補足生態環節,出廠時就預裝自家的應用商店。並限制手機的root功能,關閉BL鎖。這“一堵一疏”之下,第三方應用市場的份額髮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在iOS端,隨着大中華區的營收佔比的提高。蘋果公司也慢慢改善了中文版iOS體驗。加入了國人常用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並把iCloud和App Store的服務器也搬到了國內。

除了系統自帶應用市場體驗的提升,隨着這移動支付的興起。手機成爲了每個人重要的隱私和支付工具。在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人感覺到越獄和root系統之後的風險,並放棄了了這些操作。失去了用戶授權最高權限的機會,第三方軟件市場的體驗反倒不如自帶應用商店。這也使得第三方應用市場在這幾年中斷崖式下滑,最終完全失去市場份額。

更重要的是,在流量充足的時候,這些第三方應用軟件也並沒有找出很好的變現手段。 失勢之後又要被迫走上的轉型之路。目前來看除了酷安和威鋒利用社區留下了一部分人羣之外。別的軟件似乎沒有找到更好的轉化流量的手段。無奈之下也之後停服打烊。

總體而言,在那個智能手機的“蠻荒年代”裏。這些第三方應用軟件們爲智能手機的普及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它們也同樣得到了合理的流量回報。但隨着手機系統越來越完善。刷機、越獄這些早期數碼愛好者的操作漸漸無人問津,第三方軟件市場淡出的也只是時間問題。畢竟它們沒有形成用戶黏性的條件,又要藉助別人的平臺才能生存。這種發展模式在生態完善的市場中是不成立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