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前後寫了幾篇關於筆記本選購的文章,出乎意料的幫助到了很多人。筆記本行業的水算是比較深的。這讓很多普通消費在選購時難免會踩坑。讓我覺得有必要將這個系列寫下去。這期內容着重講新品,小白買筆記本的常規避坑指南,請翻看我之前的文章。

隨着市場上新機的更新。之前的選購指南有些過時了。就來更新下(2020年)4月份的筆記本選購指南吧。到了4月份,筆記本電腦市場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一、AMD筆記本王炸大翻盤?

intel:朕的龍椅呢!?朕的江山呢!?

AMD:多謝你多年來一直在擠牙膏等我

之前的數年間,intel一直獨霸着筆記本處理器這塊市場。小心翼翼遵循這“擠牙膏”的迭代方針。於是從酷睿2代到7代這數年間,intel只是把處理器功耗從45w降低到15w 。核心數卻一直是雙核四線程,性能方面的提升微乎其微。

直到18年,AMD銳龍版移動處理器進軍筆記本處理器市場,感受到威脅的“牙膏廠”(英特爾)才把雙核的7500U升級到四核的8550U。到了去年底,眼見大勢已去。才又擠出了一個6核版的10710U。

而AMD顯然沒有“擠牙膏”習慣。隨着銳龍4000系CPU上市,筆記本電腦行業迎來了顛覆時刻。銳龍4000系採用了ZEN2 架構,7納米工藝。有低壓版的U系列和標壓版的H系列之分。

其中低壓版U系列是面向輕薄本市場,標準TDP統一設置爲15W(最大功耗可以設計成25w),從8/16 的4800U到 4/4的4300U一共五顆。

這是AMD官方發佈的4000U與intel酷睿十代性能對比圖。我們看到銳龍4000U系列相對同級競品除了單核心性能“小勝”對手5%~8%,其餘均以碾壓性優勢勝出。領先幅度幾乎跨了兩代水平。

銳龍4000U系輕薄本,目前只有一款宏碁傳奇 R5-4500U 16G 512GSSD。3999的價格看起來還香。 但說實話,宏碁這款模具實在一般,發揮不出4000U滿血版性能。且等4800U和4700U推出之後,這款4500U的產品鐵定就沒那麼香了。

而4000H系列是標壓CPU,面向高性能筆記本平臺。除了標準H版本還新增了一個HS版本。TDP設置爲了35W,是爲超薄性能本推出。

二、華碩天選筆記本性能如何?值得購買麼?

華碩天選是首款開售的銳龍7 4800H遊戲本,因而受到了廣泛關注。筆者也是看了很多相關的測評。首發搶購價6299元(配備GTX 1660 Ti顯卡)~6599元(配備RTX 2060顯卡),性價比方面實在無敵。相較而言,搭配同等顯卡的一線品牌Core i7 9750H遊戲本都要貴出2000元以上。(天選本現在已經漲到了6499—6799,但性價比方面依然無敵)

關於更多測評內容,大家可以去網上翻翻具體的文章看下。我這裏只引用CPU和遊戲測試的結果。

在CPU測評環節,銳龍7 4800H贏下Core i7 9750H非常輕鬆,幾乎是全面碾壓。這其實一點也不意外。7nm工藝製程,8核心16線程規格的 4800H在覈心數和規格上可以與Core i9標壓版對位。與i7 9750H 相比肯定是碾壓式的勝出!

在遊戲性能對比上,搭載銳龍7的華碩天選本優勢就沒有那麼明顯了。

其中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首先遊戲性能取決於CPU、顯卡和內存的整體性能。CPU性能優勢並不會那麼明顯。另外筆記本與臺式機不同,整體性能發揮會受到筆記本模具和散熱設計的影響。(換句話說,華碩的坑爹模具設計制約了4800H+RXT2060顯卡性能的發揮)

即便如此,從測試數據來看,銳龍7 4800H+RTX 2060相比Core i7 9750H+RTX 2060也普遍有2%~59%的幀速優勢。加上價格還便宜不少,所以天選本在當下來說“真香”無疑。

不過這裏我也要提幾個華碩天選本的缺點:

1、144Hz的電競屏卻用上45%NTSC色域。拿來玩玩遊戲還可以,用作圖、設計的話屏幕素質就不行了。

2、暗處減配嚴重,比如標配只有8GB內存,QLC固態,WiFi5無線。想要更好的體驗這些都必須自己拆機升級。

3、接口設計非常不合理,左側擠了一大堆接口,右側卻只有一個USB2.0。神特麼的設計……用起來會非常不方便。

4、重點:筆記本使用了墜機堡壘的模具,散熱設計成了限制筆記本性能發揮的最大瓶頸。很明顯,在天選本上4800H+RXT2060無法發揮滿血性能。

由於種種原因這次銳龍4000系CPU首發,標壓給了華碩,低壓給了宏碁。但目前看來,銳龍4000的性能發揮都被這兩家的坑爹模具所拖累。

不過雖然這兩家是首發,銳龍4000系CPU肯定不是被這兩家廠商永久獨佔。在年初的CES2020我們就看到了非常多的一線品牌的AMD筆記本,比如聯想YOGA SLIM 7、華碩ZEPHYRUS G14,甚至像微軟的Surfacebook 3也曝出將採用4000系處理器。因此只要你不是剛需的話,我勸你還是先做個冷靜的等等黨。等大量新機上市以後,產品選擇會更多。

三、intel的復辟?

面對咄咄逼人的AMD,舊王朝建立者intel自然不肯坐以待斃。就在前兩天,intel發佈了H系標壓版的第十代酷睿高性能移動處理器。算是對AMD4000H系的回擊。

新的H系列芯片仍採用了14nm 架構,TDP 爲 45W。分爲酷睿i9 、i7和i5三大系列。從官方發佈的參數來看,基本上都是前代CPU的“馬甲版”。唯一亮眼的是新成員i7 10875H,8核16線程,基礎頻率2.3GHz,最高單核睿頻5.1GH。相當於 i9 10980HK的鎖頻版。據稱性能比Core i7 9750H提升了30%左右。

雖然酷睿十代在性能方面還是不及AMD4000H,但intel的好在“數量優勢”。首批機械革命、雷神、機械師、宏碁的數款酷睿十系遊戲本均以面世。價格從5000元到1.3萬元不等,顯卡配置從GTX1650到RTX2070S都有。選擇方面相比AMD豐富了不少。從目前看,爲了與華碩天選競爭市場,新品的入門級遊戲本價格下調非常誇張,像i5-10300H+GTX1650的配置已經下調到了5199,還是高刷屏的 。

而高端遊戲本:8核16線程的i7 10875H+RTX 2070/16GB/512GB SSD+1TB HDD/144Hz高色域屏,這樣的超級豪華配置,售價大約在萬元左右。的確是和華碩天選本有的一拼了。

過不久三大廠(聯想、惠普和戴爾)的酷睿10系遊戲本也將陸續面世,到時候市場將會有一番更新換代和價格波動。面對AMD的性能優勢,intel能做的也就是舉起降價大旗與對手打價格戰。憑藉另外多年的市場經營,intel的品牌會有一定優勢的。很多人買筆記本還是隻認英特爾的。只是intel以後再也不能愉快地一點點擠牙膏了。

總體而言,四五月份的購機策略只有一個字:忍。因爲這兩個月市場將經歷一次非常劇烈的更新換代。大批新機上市,老款筆記本降價清倉(就性價比而言,老款筆記本至少要降價30%-40%以上,否則根本不用去看)。另外隨着大量品牌的AMD輕薄本和遊戲本上市,AMD 4000H的優勢將真正發揮出來,到時候肯定會攪到筆記本電腦市場天翻地覆。

所以目前無論購買哪款高價遊戲本,都有“49年入國軍”的感覺。強烈建議非剛需用戶不要輕易出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