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把握了這三個指標,就能發現孩子的有效動力源,進而利用它激發並保持孩子的學習動力。每個孩子天生就有學習的動力,作爲家長,我們不需要成爲萬能的神去掌控孩子,我們要做的是發現、激發並保持孩子的學習動力。

在一次關於青春期的講座上,一位家長問我說,老師,我家孩子總是沒有學習動力,你說我該怎麼培養一下?

我說,你培養不了,放棄吧!這位家長愣住了,看樣子被我的回答給雷到了。你可能會和這位家長是一樣的感受,心裏默默的說你這人怎麼能這樣!

其實,我特別理解那位家長爲什麼會那樣的問,也知道他想要個什麼樣的答案。但我更知道,學習動力不是被培養出來的。每個孩子天生就有學習的動力,作爲家長,我們不需要成爲萬能的神去掌控孩子,我們要做的是發現、激發並保持孩子的學習動力。

打開孩子動力源泉的祕密,就在這一句話裏面!

對於所有家長來說,想要掌握激發孩子學習動力的方法,第一步要做的不是去學習激發的方法,而是要學會尋找孩子學習的動力源在哪。就好比你買輛車,你要知道你買的是電動車,還是汽油車,才知道應該給它充電,還是加油。

那麼如何發現孩子的動力源呢?這和選車也有點類似。

學習動力是內在的,你很難直接測量。就像一臺車擺在那,你是不知道他的性能好壞的。只有讓它跑起來,測試一下它的相關參數,比如說百公里加速度,百公里油耗,然後再去評定它是不是馬力強勁。

學習也是一樣,我們也得找到孩子學習動力的考覈參數,這可以通過一些行爲來判斷。我給大家推薦3個指標,你可以把它當作教育孩子的“三個代表”。

第一個指標是孩子對一件事情的關注度,我們稱它爲注意指標。

這種關注的背後,是孩子的心理需要,而孩子的需要,恰恰是我們激發孩子動力的鑰匙。這就像孩子小時候你帶他逛商場,走到玩具店門前他眼睛盯着玩具就不肯走了,我們很容易就知道孩子是想要玩具了。這時候,你只要肯給孩子買玩具,提什麼條件他都會答應。

但是孩子長大以後,會逐漸把他的這種需要隱藏起來,不那麼容易發現。但孩子總會把注意力分配給他期待的事物,當孩子飢餓的時候,食物的味道最能引起他的關注;而當孩子孤獨的時候,他人的關心會更能吸引他。這些吸引孩子的事物背後,是孩子的心理訴求,也是孩子的動力源,它是開啓孩子學習動力的鑰匙,就像前面說到的商場裏的玩具。

找到孩子的動力源,調動孩子的學習動力將變得簡單很多。

一個孩子如果和同學一起玩的興趣大於對學習的興趣,可能是因爲他極度需要良好的同伴關係,那麼讓他和他的同學一起學習可能會事半功倍。

一個內向自卑的孩子,極度迷戀遊戲,可能是遊戲給了他自信和成就感,這樣的孩子,在學習上的給予他肯定和鼓勵,會讓他迸發出巨大的學習熱情。

總之,記住一句話,人不會做無意義的事情,孩子感興趣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其潛藏的心理訴求,我們多思考,去發現這種訴求,就能掌握開啓孩子學習動力的鑰匙。這就是注意指標的意義和價值。

但是,一個孩子可能會對很多事情感興趣,他的訴求有很多,我們該怎麼選擇核心的需求呢?這時候,就輪到第二個指標出場了!

第二指標是孩子在這件事情上表現出的情緒狀態,我們稱它爲情緒指標。

心理學研究標明,人的需要一旦被滿足,會產生正性情緒,如高興、愉快、喜歡、熱愛等,如果需要不能滿足,就會產生焦慮、恐懼、悲傷、後悔等負面情緒。

根據這一點,我們就可以判斷孩子需求的強弱了。比如孩子拿了一個蘋果準備喫,你搶走喫掉了,孩子反應不大,這證明這個背後的需求並不強烈。但是孩子在玩遊戲,你把手機從孩子手裏搶了出來,孩子歇斯底里,一副和你拼命的架勢,這就證明遊戲背後代表的孩子的訴求是強烈的。從這方面着手,更容易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這就是第二個指標情緒指標的意義,我們可以通過孩子對一件事情的情緒反應去判斷其背後心理需求的強弱。

情緒有很多時候是可以被操控的,也不是盡善盡美的,爲了我們的判斷更精確,我們還需要藉助第三個指標的力量。

第三個指標是孩子能否爲了做一件事情而克服一定的困難,你可以理解爲我們常說的意志力,我把它叫做意志指標。

比如說孩子不想寫作業想和同伴出去玩,你說不可以,這時候你就構成了孩子去找夥伴玩的困難。如果孩子雖然有點失落,但是還是聽你的話了。這證明孩子的動機並不是很強烈,而如果孩子想盡各種辦法讓你答應,或者強烈抗議,這就代表着孩子的動機比較強烈了,它能支撐着孩子克服一定的困難。這就是我們調動孩子學習動力的良好素材。

通過這三個指標的綜合比較,我們可以逐漸判斷出孩子的需求是什麼。當然,對於沒有一定青春期孩子心理知識的家長來說,做出這種判斷會有一定的困難,在下節課,我會用一節課來詳細的給你分析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讓你掌握青春期孩子常見的動力源。本節課我們着重介紹發現孩子動力源的方法。

判斷出孩子的動力源以後,我們就要利用這些動力源來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了。需明確的一點是,這些動力源不是我們操縱孩子的工具,而是我們過去沒有給予孩子的給養,如今我們要做的是給孩子補上這一缺失。

那麼如何應用呢?這節課講的方法不需要你做出太大的改變,只需要你根據這節課的知識對教育行爲做一下優化。比如說某位家長對孩子一直是高要求,儘管孩子比較優秀了,但還是很少給予孩子認可,我們用上邊三個要素分析出家長的認可是孩子的一個強大的動力源,這時候調動孩子學習積極性的方法就是:我們告訴孩子說,媽媽發現你最近學習很努力,效果也很不錯,媽媽很開心!

對於一個渴求家長認可的孩子來說,這種被認可的感覺會讓他迸發出更大的學習熱情,這個時候,孩子會付出更大的熱情來學習,動力就被激發了。

學習是一個比拼耐力的過程,激發動力只是開始,而不是結束。我們需要努力保持孩子的這種動力狀態。保持和激發的原理其實是相通的,有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方法可以使用,我會在後邊的第3-6課,逐一展開爲大家仔細介紹這些具體的方法。

最後,我們來一起回憶一下本課程的重點。學習動力不是被培養出來的,每個孩子天生就有學習的動力,作爲家長,我們要做的是發現、激發並保持孩子的學習動力。

發現、激發、保持是讓孩子具備學習動力的核心步驟。本次課程我們重點介紹了發現孩子動力源的三個指標:注意指標、情緒指標和意志指標。把握了這三個指標,就能發現孩子的有效動力源,進而利用它激發並保持孩子的學習動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