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蛇形刁手》裏,儘管成龍角色簡福沒有使用蛇形拳直接跟大反派上官逸雲對陣,但他的師傅白長天險些被上官逸雲取了性命。這就間接說明了即便成龍角色簡福使用蛇形拳,也是幹不過大反派上官逸雲的鷹爪功。

以上內容來源於大象看戲,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成龍的成名作《蛇形刁手》,是袁和平慧眼識才爲成龍量身定做的首部影片。

上映15天便獲得270萬港元的票房收入,這可是成龍此前主演影片的好幾倍。

成龍憑此片一鳴驚人,脫穎而出。

從此,成龍不僅甩掉了“票房毒藥”的帽子,所創立的“諧趣武打”也由此發軔,成爲了一個電影門類。

幾個月後,袁和平趁熱打鐵和成龍再次合作,聯手推出了第二部“功夫喜劇片”《醉拳》。

《醉拳》的橫空出世猶如平地一聲雷,一經上映便迅速掀起了一陣狂飆。

該片連續上映了一個月,票房收入高達670萬港元,成績直追李小龍。

成龍由此大紅特紅,《醉拳》也成爲成龍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成龍的這兩部開山之作有一個共同點:

主角使用所學的正宗功夫幹不過大反派,後來打敗大反派的絕招卻不是他所學到的正宗功夫。

在《蛇形刁手》裏,儘管成龍角色簡福沒有使用蛇形拳直接跟大反派上官逸雲對陣,但他的師傅白長天險些被上官逸雲取了性命。

這就間接說明了即便成龍角色簡福使用蛇形拳,也是幹不過大反派上官逸雲的鷹爪功。

可是,成龍角色簡福與上官逸雲對陣的時候,並沒有使用正宗的蛇形拳。

而是把蛇形拳結合上了“貓爪功”,上官逸雲頓時就雲裏霧裏,辨不清這種“怪招”。

最後,大反派上官逸雲無以招架,被成龍角色簡福“貓爪撓心”直取命門,結果了性命。

而在《醉拳》裏,成龍角色黃飛鴻與大反派閻鐵心直接對陣了七個回合,分別使用了“醉八仙”裏的前七仙套路,

但均未能佔得上風,反被閻鐵心的“鬼魅無影手”打得幾無招架之功。

後來,在師傅蘇花子的場外指導下,“七仙混揉成一體,氣定神寧自創仙。”

成龍角色黃飛鴻自創“何仙姑”,大反派閻鐵心即刻就慌了陣腳,

“鬼魅無影手”也派不上用場了,最後被制服在地沒了性命。

爲什麼在這兩部電影裏,成龍角色使用所學的正宗功夫都幹不過大反派呢?

《蛇形刁手》裏有過這樣的交待:

鷹蛇兩派百年來勢不兩立。鷹爪功與蛇形拳之間的仇怨,已有百年來的歷史。

可見,雙方對彼此的套路都瞭然於心。

上官逸雲之所以信心十足地斷定:

今日蛇形拳已無法跟鷹爪功相鬥,是因爲他不僅找到了蛇形拳的破綻,也練就了攻克蛇形拳的“鷹爪擒蛇手”。

在《醉拳》裏,當成龍角色黃飛鴻使出“醉八仙”,閻鐵心很快就看出了這一套路。

閻鐵心作爲一名職業殺手,自然對江湖上的各種武功爛熟於心,也知道如何去破解。

他亮出了“鬼魅無影手”,便一一破解了“醉八仙”,打得成龍角色黃飛鴻不知所措。

而當成龍角色使出了在所學正宗功夫基礎上進行變通改創的“絕招”時,閻鐵心立馬就慌了手腳,不知如何應付。

兩位大反派在一命嗚呼之前,還都發出了同樣的疑問:“這是什麼拳?”“是這樣的嗎?”

《蛇形刁手》和《醉拳》裏成龍角色使出慣用套路,被對手打得狼狽不堪。而憑藉“變通改創”,便得以克敵制勝。

這一反一正的事實告訴我們:墨守成規是沒有出路的。想要克敵制勝,得要懂得“變通改創”,玩出新花樣。

甚至古龍大俠還曾當面對成龍說:"我的小說是給狄龍、姜大衛拍的,不是給你拍的。"如此一盆冷水潑將過來,不禁叫人寒徹心扉。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978年,成龍的師兄、年輕導演袁和平終於找到了開啓成龍這座寶山之門的“鑰匙”。

他根據成龍身上所富蘊的喜劇個性和頑皮男孩的古怪精靈,爲成龍度身定做了"諧趣武打片"《蛇形刁手》和《醉拳》,終使成龍成爲了繼李小龍之後的又一位功夫巨星。

羅維依樣畫葫蘆,沒能讓成龍成爲“李小龍第二”。

袁和平另闢蹊徑,不僅做到了羅維想做而未能做到的,而且爲成龍日後超越李小龍找到了一條可行之路。

這一發生在成龍身上的現實事例也說明了:要想走出一條生路,照老套路是行不通的。

1979年,第一部由成龍自編自導自演的《笑拳怪招》登上銀幕,再次引起轟動。

上映19天,票房收入突破540萬港元,打破了麗聲院線有史以來的票房紀錄。

墨守成規,沒有出路;要懂得“變通改創”,才能克敵制勝。

但各位也別忘了《醉拳》裏蘇花子說的這幾句話:

沒有一個紮實的根底,“變通改創”就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玩出的新花樣也就只是一個花架子而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