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蟲肆虐,一支雄赳赳、氣昂昂的隊伍趕赴災區。不過隊伍有點特殊,是一支訓練有素、能打勝仗的“雞鴨混成旅”。

01

東非蝗災

     這幾天恐怕大家沒少操心,一邊在擔心新冠病毒的同時,又爲即將抵達邊疆的蝗災憂慮。本次蝗災始於非洲,東非索馬里、肯尼亞、埃塞俄比亞等國受災嚴重,距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本次將有千萬人面臨饑荒威脅。 

                                          東非蝗災

02


蔓延南亞

      蝗災受災地區還在蔓延,蝗蟲數量增漲至6000多萬倍,4000億隻蝗蟲經東非飛過紅海進入了亞洲,目前已抵達巴基斯坦和印度,距中國可以說是一步之遙。

     那麼蝗災到底是什麼?蝗蟲俗名螞蚱,成年蝗蟲1天可以喫掉自己體型3倍的食物,相當於1人1天喫掉1頭牛。並且蝗蟲還有挑食毛病,喜歡挑選莖葉最鮮嫩的中間部分,蝗蟲浪費的青草,比喫掉的多出很多。讓人最爲擔心的是,蝗蟲數量一多,就會在一起演變成災。

03


雞鴨鐵軍

      在衆多國家一籌莫展的時候,中國閃亮登場。 中國受蝗災影響的的歷史已有幾千年的時間,所以在中國已有衆多的以“消”爲主的蝗災防治技術,現在偶象君列舉幾個中國發明的偉大創舉:

1、牧雞治蝗


     雞是人類最早馴化家禽之一,在草原上有牧民跟牧馬、牧羊一樣,開始嘗試“牧雞”,沒錯就是騎着馬“放雞”。雞羣被訓練地一聽牧民哨聲,不管多遠都會跟着跑,每天轉場地喫,每3-4天就跟着牧民搬營地去別的草場喫,不用趕不用運,自己跟着牧民跑,絕了!省時省力!因爲從小開始養,從小開始聽特定的哨聲,所以只認這種哨聲!一聲令下,百萬大雞趕赴戰場,大殺四方

(1)嘗試 

 從2001年起,河北草原上就進行着“牧雞治蝗”的嘗試。自然條件下,雞以居所爲中心活動半徑500米,草地馴養就是放牧員通過對雞羣的引領,使雞羣形成周邊型活動半徑。500-1000只雞,能夠治理1000畝草原蝗蟲。

(2)推廣

  2012年,國家農業部發動河北、內蒙古、新疆、甘肅、青海、四川等十個省、自治區進行牧雞治蝗,全國有1.25萬農牧戶,出動300萬隻雞對1400萬畝草原蝗蟲進行了治理。

(3)效益(高考重點哦)


①應用牧雞治蝗技術,減少了化學藥品的使用,並能有效控制蛙蟲的發生發展,減少牧草損失,不污染草地、不破壞草原生態環境,同時雞糞散播在草地上還能增加草地土壤肥力,促進牧草良好生長。

②同時,採取牧雞治蝗,利用天然的動物蛋白和牧草爲飼料,節約了精飼料,降低飼養成本,提高了畜禽產品的質量和經濟價值。每隻雞都是運動員,戰鬥力強,肉質好,雞蛋品質高,簡直是雞界中的戰鬥雞,偶耶。

③增強了牧民羣衆的生物防治觀念,爲社會提供了綠色環保食品,對活躍市場經濟,滿足人民生活需要起着積極地作用。

④當年戶均增收6500元,我國草原地域廣闊,具有養雞條件的牧區和半農半牧區部可以進行牧雞治蝗,同時也是扶貧的好項目。

2、牧鴨治蝗

      還有一些地區發明了牧鴨治蝗。選擇野生性強的耐旱品種。進行牧鴨治蝗的方法是:雛鴨在春季孵化出殼5日後運至治蝗草地,使之逐漸適應草地環境。當牧鴨達到10~20日齡,蝗蟲達到防治時間時開始放牧治蝗。



牧鴨治蝗與牧雞治蝗相比的優點是:
①鴨子抗禦自然環境氣候惡劣變化的能力比雞強。耐寒冷,不易生病;
②鴨子食量比雞大。其食量是雞的3~4倍。一般1只牧鴨子整個防治季節可以防治15畝草地的蝗蟲;
③牧鴨易於管理,具有集團作戰的能力。放牧過程中,前面的鴨子轟起蝗蟲,後面的緊接捕食,防治效果較好。

      正應了那句話“只要思想不滑坡,想法總比困難多”,向偉大的勞動人民致敬。蝗蟲們,大膽的來吧,百萬雞鴨嚴陣以待,定讓你們有來無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