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 張少毅

孔莊,位於澤州縣大箕鎮,地處晉豫兩省的交界點,沁陽、博愛、澤州兩省三縣在此交匯。這裏交通便利、氣候宜人、景色秀美,太焦鐵路貫穿全轄區,並設有站點-—孔莊站。

從晉城車站乘火車沿太焦鐵路出晉城南下,火車鑽山洞、過橋樑,過橋樑、鑽山洞,約40分鐘21公里的行程,就會從一個喧鬧的城市進入到一個深山的峽谷。或從東上莊立交橋走晉張路經鋪頭、賀窪即可直達孔莊。

巍巍太行山在這裏產生劇烈褶皺,羣山環繞,峯巒疊嶂,造就了這樣一塊神奇祕境。在青山秀水間,古樸小村落與羣山、深林相棲相存組成一幅美麗的畫卷。

孔莊地區山大溝深,各類動植物種類衆多,直至近年,還有人見過金錢豹的蹤影,猴子是在六十年代修鐵路後才逐漸失去蹤影的。植物有五松頂的蒼松翠柏,其中一鬆樹種爲國家珍稀樹種。另孔莊南葦上一巨大古松最爲獨特,一棵古松鶴立雞羣孤獨地在南葦頂直指藍天,粗大根系深紮在巨石縫中,已成爲孔莊地區的一個方位指向,樹齡當在數百年,只是無人考證,不知道它的具體樹齡,屬於松樹中的什麼科目?沁水歷山頂有號稱的萬畝草坪,孔莊南葦、北葦上也有大片的草坪,和歷山的幾無二致,綠草如茵,是臨近村落放牧的天然牧場。葦後有大片的原始森林,樹木參天,落葉及膝。

峽谷裏白水河悠然南流,泉水叮咚,引水渠沿山蜿蜒,水庫裏碧波盪漾,山坡上牛羊成羣,村落裏雞鳴狗叫……所有的這一切,構成了孔莊所獨有的魅力,在這裏,腦海裏始終出現的是“安靜、祥和”。

神祕的孔莊,迷人的孔莊。站在南葦峯頂,孔莊山水美不勝收。山前,馬棧石人、三關洞、大洞、小洞、五松頂、白水河、高落坪水庫歷歷在目;山後,太行山小三峽美譽的青天河庫區、三姑泉景點、原亞洲第二的丹河單孔鐵路橋盡收眼底。

孔莊的東面是一座山,名叫五松頂,得名于山頂上五顆珍貴的白皮松。站在山下向東望去,可以看到一棵碩大粗壯的松樹,巍然屹立在東山頂那太陽昇起的地方。如果你到達山頂走近了看,這是一棵特別神奇的樹,它長在山頂的石頭縫裏,在懸崖峭壁之上的邊緣,在這樣的生長環境裏,一棵樹能活下來都不易,能長這麼粗壯,實屬罕見。據說,長在大森林裏的沃土環境下,這樣的大松樹也應該是近千年的樹了,而眼前長在岩石縫裏大樹真不知它怎樣經歷了幾百年或者是上千年狂風驟雨的考驗,依然獨自傲視大地,顯赫地挺立在這山崖之上,可想其神奇其堅韌,絕非凡間之一般樹木可比!數百上千年來,它每天迎來東面的朝陽,送走西山的落日,閱盡了多少人間的滄桑!

在五松頂上有着非常遼闊和美麗的景色,沒有登上去的人以爲山頂上地方很小,待到你置身於山頂,你會驚喜地看到,原來山山相連,嶺嶺相通,後面還有大片的樹林和深草,而且,如果你找到一個好的位置,你可以看到山那邊的丹河以及青天河水庫,那就是山西與河南省的界河,再向南眺望,羣峯起伏,山勢跌宕,那就是太行山的餘脈,屬河南的地界,且呈下降的走勢,距中原大地已是咫尺之遙。

孔莊的西山是一道很長的風景。整個西山的腳下,是一條終年流淌着的清清河水,它的上游是高落坪的方向,有一個小水電站,是人民公社時代建成的。河水出高落坪後,折向西繞着水堆村轉了一個U形彎,然後又回到南北走向的河溝裏,泉水叮咚向南涓涓而流,這條河叫”百水河”,一直曲折向南流到晉豫交界處鐵路的丹河大橋下,與丹河水匯聚流向沁河繼而匯入黃河。孔莊人的生活用水以及鐵路機車的補充給水,全部在這條河裏取水。

在孔莊站北頭給水所的河對岸的山腰上有一個小山村——馬辿村,山村往上是一個陡峭直立的山崖,在崖底處,聳立着一個石人,他面壁而立,不知已經守候了多少萬年的時光。關於這個石人,有一個神奇的傳說:那山崖上原本有一個神祕的石門,當石門打開的時候,會看到數不清的珠寶財富藏於其中,那石人還是凡胎肉身的時候,得到了仙人的指點,用暗語喚開了石門,驚喜若狂,貪婪地拿取寶物,只恨不能生出千百隻手來,他忘記了仙人的告誡,“不可誤了退出來的時辰,否則將化身石人,永難回家”。結果時辰到時他仍在忘情地取寶,石門驟然關閉,他果然變成了石人,永遠守候在山崖前,在高落坪的望夫崖上還有一大一小兩個石人,傳說那是他的妻兒在盼他回家……。石人千百年立在那裏,無聲地告訴世人:莫貪,莫貪。

石人山下的河水,往南流幾百米,就到了車站行車值班室後面正對着的水潭,那是男孩子們經常游泳的地方。再順水南行幾百米,就是孔莊村和草谷堆村對峙之中的河谷,河東的半坡上,也是南頭扳道房的坡坡下面,最早有一座大廟,曾經是孔莊完小早年的校址,後大廟被拆掉,孔莊完小搬到了孔莊養路工區東頭的“新址”。

孔莊車站往北望去,有一座高高矗立的孤峯,鶴立雞羣,直插雲霄。那是懷峪山,峯頂有一個奶奶廟,相傳求子特靈。我曾經跟着叔叔們上去過那廟,那時候的廟裏牆壁上還有不知什麼年代的文人墨客留下的題詩,頗感神祕和好奇。

孔莊南面的山,是一道東西走向的山巒,東與青松山相接,西向柿園村的方向延伸,山峯起伏有序猶如城牆上的垛口,這山勢雄渾高聳宛若一段高大的長城,站在其上向東南望去,有一覽中原之感。在南山的山腰上有一個碩大的山洞,讓人有高深莫測之感。在最高的山峯頂上,也有一座廟,與北面的懷峪廟南北對峙,遙呼相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