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髒,也是人體免疫力的重要來源。

因此,腸道的狀態決定了人的身體健康狀況。

然而,生活中有腸道疾病的人並不少,據統計,我國腸癌發病人數已較10年前增長了1倍之多。在所有惡性腫瘤中,腸癌發病率迅猛上升至第3位,每年約37.6萬人診斷爲腸癌,平均每天約1000人被確診!

16歲的小浩還是名高中生,眼看着要考大學了,父母總是給小浩準備很多好喫的,就怕孩子營養跟不上,可不知道爲什麼,小浩越喫越瘦,還總往廁所跑。

小浩媽媽仔細觀察了一下,小浩週末在家,一天就跑了8次廁所,每次在裏面蹲很久,小浩媽媽覺得事情有點不對勁,問了兒子才知道,小浩這樣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總想上廁所,每次都只能拉出一點,感覺排不淨,卻又排不出似的。

小浩媽媽和丈夫一商量,趕緊帶兒子去了醫院,醫生很快查出了小浩會這樣的原因:腸癌。

因爲發現的比較晚,小浩的腸癌已經比較嚴重了,不僅需要一次大手術切除腫瘤,還要做化療纔可能得到更好的治癒,小浩父母聽後,抱頭痛哭真是不能相信,小浩才16歲啊,怎麼就被腸癌盯上了呢?

醫生在給小浩的治療中發現,小浩的腸癌很可能是"喫"出來的。

原來小浩父母就這一個孩子,平時很是疼愛,都說喫牛肉對身體好,小浩媽媽就每天變着花樣做牛肉給孩子喫。

可醫生卻說,牛肉雖好,過量食用或可導致腸癌發生。

牛肉屬於紅肉,紅肉營養豐富,但不宜攝入過多,否則可能誘發癌症,尤其是腸癌。

一方面,紅肉的整體脂肪含量較高,一旦喫得太多,容易在體內形成致癌物,身體自由基也會跟着變多,並且糾衆攻擊正常細胞,引發發炎反應,提高演變成腸癌的風險。

另一方面, 紅肉含有較大量的兩種特殊胺基酸,即爲"苯丙胺酸"及"肌胺酸",研究發現這兩者經過150℃的高溫烹調後,會產生致癌物質"異環胺",不僅會導致大腸癌,也會提高女性乳癌的風險。

專家提醒:紅肉雖然也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但一定要注意食用量,一週不要超過一盒撲克牌的大小是比較適宜的。醫生提示:身體出現這4個症狀,十有八九是腸癌,儘早就醫

症狀1:排便次數改變

正常來講,一個人一天會排便1-3次,便祕時可能3天排便一次,如果排便過多或過少,都是不正常的,尤其是無原因引起的排便次數改變,應警惕是腸癌引起的。

症狀2:排便形狀改變

正常的大便應是香蕉狀的,在腹瀉時會比較鬆散,便祕時則可能出現塊狀,但無論如何,不應該出現有凹槽的細條狀。

一旦出現這種形狀的排便,要高度警惕腸癌發生,上完廁所後要自己時常看一眼,對及時發現病情很重要。

症狀3:出現血便

便血是腸癌最明顯的症狀,便血量一般不多,主要呈暗紅色。可與大便同時出現,也可能在便後出現。

很多人可能將這種情況誤認爲是痔瘡,往往不以爲然,耽誤了治療。

症狀4:裏急後重

腸癌患者在排便過程中常會出現排便不盡和裏急後重的感覺。

裏急後重就是自己腸道不舒服,還想要再去廁所,卻拉不出來東西、下身墜脹的感覺。預防腸癌,呵護腸道健康,謹記“4多,3少”

【4多】

1、多維生素

在素食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以及礦物質,尤其是保護胃黏膜,能夠助其提高機體防禦能力,同時還能夠促進局部病變區域的自我修復。

適量補充維生素A,它能幫助在呼吸道和腸胃自然形成一層保護膜,防止細菌或有害物質直接侵害身體。

維生素A的食物來源有胡蘿蔔或每週喫1-2次動物肝臟。

適量補充維生素C,它對胃有保護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維生素C的含量,能有效發揮胃的功能,保護胃部和增強胃的抗病能力。

維生素C的食物來源有柑橘類、百香果等。

2、多茶水

苦藍菊,也叫菊苣。其含有大量多糖類成分,其中以菊粉含量居多。其在苦藍菊中的含量豐富,高達15-20%。

而菊粉,也被稱爲“益生素”。學名是多聚果糖或菊粉多糖,是水溶性膳食纖維;

它是雙歧桿菌的增殖因子,不被胃腸道消化吸收,而是直接進入大腸,優先被乳酸桿菌利用;產生醋酸鹽和乳酸鹽,降低大腸的pH值,從而增加腸道有益菌數量,抑制有害菌的生長,改善腸道內菌羣環境。

所以,日常喝點苦藍菊根茶,有改善腸道微環境,預防腸癌的發生。並且促進礦物質吸收,預防便祕。

3、多黃色食物

在五行中,黃色屬土,入脾胃;所以,腸胃不好的人,可以多補一些黃色的食物。

玉米:其纖維含量較高,可以刺激腸道蠕動,加速糞便的排泄;

南瓜:富含維生素A,可保護胃黏膜;另外,南瓜含有能促進膽汁分泌的成分,可加強腸道的蠕動,幫助食物消化吸收。

4、多粗纖維食物

食物喫得過於精細,也是導致腸道癌症的誘因之一。

因此,飲食要做到“粗細搭配”,適當喫點粗糧。

粗糧,含有大量的粗纖維,有益促進腸道蠕動,緩解改善便祕。此外,粗糧的各種膳食纖維,正是許多腸道有益菌需要的營養物質。

【3少】

1、少菸酒

相關研究指出,長期吸菸,對腸道產生長期且持續性的慢性刺激,會直接誘發腸癌。

而長期大量喝酒,身體會攝入過量的酒精,易導致腸道粘膜炎症,會影響腸道功能。

所以日常生活中,能戒掉菸酒最好,如不能,也要儘量少喝酒,不吸菸。

2、少肥胖

肥胖,會增加罹患腸癌的風險。

肥胖者,脂肪堆積,還會增加消化道的負擔,妨礙正常消化,脂肪的代謝產物最終容易轉化爲致癌物質。

此外,肥胖者,膳食纖維攝入相對較少,而膳食纖維,有助於增強腸蠕動,有助於消化、分解脂肪,一旦,缺少缺少膳食纖維,還易發生便祕,增加直結腸癌的風險。

所以,生活中,要注意,邁開腿,多運動,控體重,避免過於肥胖。

3、少忽視

腸癌的早期發現,對於治療有着重要的意義。

精確的直腸指檢檢查,可以初步的確定肛門附近、直腸是否有癌變的性質。

90%的腸癌,都是通過腸鏡檢查出來的,腸鏡檢查,是最準確的檢查。

有腸癌家族遺傳病史、腸道息肉、熬夜久坐的人,及時完善腸癌篩查。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