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

現在的禮錢

一年比一年高

一想到這裏

小編的錢包就想離家出走

面對這些紅色炸彈

該怎麼辦呢?

各路網友“出奇制勝”

初級策略:不回覆,趕緊溜

我不在 我不在 我不在

只要不回覆,假裝沒看見

就能逃過一劫!

要是邀請人不依不饒的追着問怎麼辦?

非常簡單!

提前預定好外地旅遊

借用旅遊的藉口趕緊溜!

還有人提議直接說自己加班就OK了!

中級策略:掌握主動權

你要結婚?

你竟然要結婚?

當初我也喜歡你

現在你嫁給別人了

還好意思邀請我嗎?

只要臉皮夠厚,主動權在手

不管誰結婚都能用這個藉口躲過去!

終極策略:憤怒值UP+ 誰也不敢惹

只要在大家能看到的地方

把動態改成加班、沒錢、哪都不去

語氣越憤怒就越讓人不敢靠近

從而達到不戰而退的效果!

偏門策略:白條抵用券

白條抵價券,自己結婚時對方可憑此借條還禮

用這個方法的人真的是一個敢寫一個敢接了吧!

份子錢的由來

雖然有那麼多的應對策略

關鍵時刻一個也用不上

小編只想知道

“份子錢”是從什麼時候流傳下來的呢?

有一種有趣的說法則是“份子錢”起源於朱元璋。在鄉村生活中長大的朱元璋十分執着於烏托邦夢想,吸取傳統文化中的有益營養,建立了“鄉飲酒禮”制度。“凡我同裏之人,各遵守禮法……其婚姻喪葬有乏,隨力相助”(選自《禮部·鄉飲酒禮》)。通過這樣的集會宣誓,培養民衆的集體意識和互助精神。

如今,隨着經濟的發展

“隨份子”已經越來越變味了

以致於人們談之色變

關於份子錢

如今已經被我們摻雜了過多的雜質!

一.面子

出手闊綽的,表示和新人關係好、有錢

收份子錢的,也覺得自己有面子、人氣旺

導致如今總給人產生

份子錢越多越有面子的錯覺!

二.人情債

我國有一個特殊的維持感情的方式

就是“人情債”

你欠了我人情,等到時候我有事相求

就不會被拒絕!

這份子錢一放出去,人們就開始惦記什麼時候能收回來

往往人們最容易陷入人情債裏

人情債也是最糾纏不清的

三.趕鴨子上架

有一類人不是爲了面子

也不是爲了人情

而是因爲掙的錢多就要上更多的禮錢!

我們潛意識總有一種思想

你能力強你就要多做

你掙得多你就要多掏

導致很多人都被“趕鴨子上架”

必須上一份“厚禮”

那這張扎心的表算是真實禮錢標準嗎?

(圖片來自網絡)

“隨份子”也要視交情而定

隨多少份子要視能力而定

千萬不要爲了體面盲目跟風亂攀比

說句老實話

本來結婚是件高興的事兒

可現在參加婚禮就像在趕場子

一場接一場,簡直比上班還累

有人更是直言:參加婚禮比上班還慘

加班起碼還有錢掙

參加婚禮不光掏錢還浪費時間

“紅色炸彈”反映的是一種社會風俗人情社會

份子錢本是一個承載祝福的傳統

雖然是我們不得不做的事情

但有些地區風氣開始變歪

收紅包成了趁機攬財的手段

千萬不要因爲歪風邪氣把它變成了陋俗

“幸福通知書”不應變成“紅色罰款單”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