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王振耀经典导读》)

在之前的导读中,王振耀院长详细介绍了《论语》是如何塑造我们民族的性格, 如何滋养我们的民族的“魂”。

▾  点击收听  ▾

王振耀经典导读 | 《论语》 来自深圳国际公益学院 00:00 03:09“学而优则仕”,即获得了知识就要学以致用,付诸实践。《论语》更有满满的二十四章内容来讲述“为政”思想,也是读书人最关心的“仕途”。

本期导读王振耀院长深入剖析:《论语》的为政标准是什么?“为政”为的是什么“政”?

1

德政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施德政才能得到爱戴和拥护。如何才能施德政呢?孔子说“政者正也”,也就是说施政者得自己先“正”,以身作则非常重要。

为官就是为百姓服务,这个“为政”为的是“德政”,要求是为官者要有德行,对施政者自身的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

仁政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孔子提到如何“使民”,要如“承大祭”般小心,也提出“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也就是说要善待百姓,教了六七年才可以让他们去从军。

王振耀院长解读为“官民关系”,这个“为政”为的是“仁政”,是为民,要仁慈。自己都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为难别人了,这是“仁”的含义。“仁”也被许多学者认为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3

礼政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我们有了德来约束自己,有了仁来体验、体贴老百姓的疾苦、关怀老百姓的生活,但是同时我们在内部也要坚持礼数,这就是孔子说的“克己复礼”,同样是为政里极为重要的一方面。

《论语》里特别提到“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王振耀院长的解读则是,为官者需要具备的礼数,要立尊立信,你才能服众,百姓才会对你忠诚。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王振耀经典导读》)

知行善道

为您推荐:

王振耀经典导读 | 我们究竟要学什么?要怎么学?

王振耀经典导读 | 用中西经典比较之法,参悟《大学》之道

经典导读 | 基于康德《判断力批判》,谈一谈慈善美学

让行动成就爱心,让公益走进生活。

Be the change you wish to see in the world.

本文源自 国际公益学院

统筹江涛、王阳责编梦歌

 点击窗口了解详情

马上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课程学习!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