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製作桿秤的工藝源遠流長。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們的先祖運用槓桿原理髮明瞭木杆秤。在秦統一中國之前,各地均有自己的度量衡標準。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將度量衡標準定爲十六兩一斤。由官府負責監製,不許民間私造。同時,還詔令天下,無論做什麼生意都不得短斤少兩,若少給一兩就少一顆星,星被認爲影響着人壽,所以民間流傳這樣一句俗語:“秤上虧心不得好,秤平斗滿是好人。”

  唐代的秤又有了新的進化“兩”以下定爲“錢”“分”、“釐”等單位。七錢爲一兩,七分爲一錢,這個體制延續了一千多年。秤沿用十六兩爲一斤的規矩,直到20世紀50年代後,爲計算方便,國家統一改爲十兩一斤,方便了結賬付款。70年代,爲與國際接軌,兩以下的錢、分釐改爲克,五百克爲一斤。90年代秤又取消市制單位,改爲公斤制,二斤爲一公斤。

  千百年來,手桿秤製作輕巧、使用方便.作爲華夏的國粹,一直是商品流通的主要度量工具。天地間有桿秤,道出了桿秤所蘊含的文化。可以說桿秤不僅是一件計算重量的衡器,更是一件富有寓意的文化道具。

  在大堰鄉採訪兩位秤匠。兩位秤匠均向採訪人講了製作桿秤的要領與方法。他說:“看上去,桿秤就是一根木杆,一個秤砣,一個秤盤,很簡單。其實,手工製作桿秤是一件相當繁瑣的事,有木材選擇、秤桿打磨、銅皮包焯、秤砣校秤、鑽洞釘花等十幾道工序,道道工序不能出現一絲偏差。 制樣的木材有講究的,必須選擇獨苗子,早些時候都用紅荀子木做桿秤,本質比較堅硬,不收縮、不變形,更不會裂開,一杆秤如果不出其他問題,可以用上好幾十年。”

  做秤是一門精細的手藝。制秤時,先將取好的木材刨圓,刨成一頭粗一頭細,再用細砂布沾水,將它打磨得又光又滑經過着色後再製定刻度、釘秤花。這個環節是一個極爲細緻精細的過程。一杆15公斤的木杆秤要鑽將近300個秤孔,稍有不慎,桿秤就會有偏差,造成短斤少兩。

  桿秤從體形上來分,可分鉤秤(稱量用鉤)、盤秤(秤鉤處懸掛秤盤,多爲市場商販使用)、戥秤(稱量微量貴重金屬或貴重藥材的微型桿秤,廣泛應用於中藥房。其稱量精確,製作技術要求很高,民間般難以製作)三種。民間最普遍使用的是鉤秤。鉤秤由秤桿、秤鉤、提紐(一般爲雙提紐)和秤砣等組成。按其稱量多少分爲大秤、中秤小秤三種。大秤般稱重50公斤以上,杆長150~200釐米;中秤可稱量30- 50公斤,杆長90-120釐米;小秤可稱量15公斤以下,杆長60-80釐米。上海吉尼斯記載,我國桿秤之最可科重250公斤。

  釘秤是一門精細的手藝,更是一門講良心的勞動。從選材,刨圓,到用鹼水浸泡,打磨,釘秤花等多道程序,道道容不得半點馬虎,稍有不慎,秤就會有偏差。

  首先是取秤桿。要選擇一根紋路細膩且木質堅硬的木杆,大多選柞木、紅木等上等的材料。從山上取來這些材料後,要用整整一年的時間用來晾乾。一年後,判斷木材是否已充分乾燥的最直接的方法是用鼻聞其味,沒有味道的木材纔是乾燥可用的。去溼環節極其重要,沒到規定時間,木材無法徹底乾燥,影響日後木秤使用時的精確度。然後用刨刀將杆身刨圓,用鹼水浸泡後再晾放幾天。等杆身發黑後,再用磨刀石打磨,等再度晾乾後,可開始在頭尾套上銅皮,至此桿秤才成雛形。

  接下來是釘秤花。釘秤花很講究,因爲秤的規格國家有統一規定、所以來不得半點馬虎。戥秤匠需懂得物理、數學,否則定刻度時頗費力。打磨好的秤桿掛上秤盤後定支點,用砝碼校驗,這是一個極爲精細的工序。當木杆處於平衡時,再用雙腳規在木杆背面劃一道印記,這道記就叫定盤星,其餘便按此推斷重量,一刻下記號。然後再在那些標記過的地方,耐心細緻地下針和釘秤花。桿秤的最後一道程序是上色,秤的顏色完全憑客戶的喜好來定。

  作爲衡重的基本衡器,千百年來,桿秤在繁榮經濟、市場貿易等方面,功效卓著,作用獨特,使用價值極高,羣衆基礎廣泛。然而,隨着電子衡器、機械衡器等新式衡器的興起,桿秤在民間的使用已經大大減少。特別是在城市的市場管理方面,硬性規定市場交易不得使用舊式的桿秤,城市裏使用桿秤的人自然就越來越少,只有在縣城以下的鄉鎮使用得還比較多。製造桿秤是門精細的手藝活,因其花功夫多,但掙錢少,受新式衡器衝擊又大,也就越來越沒落,製作桿秤的人越來越少,製作桿秤的作坊已難尋見。正如秤匠師感嘆“手工藝活,賺不了幾個錢,年輕人不願意學,看來這門手藝快面臨後繼無人的境地了,”

  戴曾羣 張穎輝 主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贊是一種鼓勵 |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投稿請發郵箱519691373@qq.com

  資訊.文化.品牌.策劃.活動.推廣.旅遊.電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