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世界城市日是我國在聯合國推動設立的唯一國際日。世界城市日活動主要包括全球主場活動、中國主場活動、中國各地以及其他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開展的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

10月30日下午召開的2018年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新聞發佈會宣佈,今年世界城市日活動的主題是——

生態城市,綠色發展

自2014年以來,世界城市日活動在我國已舉辦了四屆,舉辦地分別是上海(2次)、廈門、廣州。

今年,第五屆世界城市日活動落地徐州,活動由住房城鄉建設部、江蘇省人民政府、聯合國人居署共同主辦;由徐州市人民政府承辦;由中國建築文化中心、中國城市規劃學會、中國市長協會、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務協調中心等有關單位協辦。

新聞發佈會現場

發佈會上,徐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主任、市政府新聞發言人於洪亮介紹,2018年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將於

10月31日上午9時舉行

屆時,住房城鄉建設部領導,江蘇省政府領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住建部門負責人,國內部分城市市長,國內專業團體、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代表,知名專家學者,聯合國人居署負責人、部分外國及港澳地區建設主管部門官員、駐華使領館官員、國際友好城市負責人、有關國際組織負責人、國外專家學者共計300多位嘉賓,將出席這次盛會,並就城市生態建設和綠色發展進行廣泛和深入的交流,碰撞觀點,交融智慧,分享成果,凝聚共識。

10月31日上午開幕式後

與會嘉賓將發表主題演講,並將舉行《上海手冊》2018年度中文版發行儀式,2018年聯合國人居獎獎牌揭牌儀式和《徐州宣言》《徐州標準》發佈儀式。

10月31日下午

舉行市長對話、聯合國人居獎和中國人居獎經驗交流、專家對話和閉幕式。

11月1日

與會嘉賓將分主題實地參觀,並將召開中德城鎮化夥伴關係工作組會議。活動期間將重點交流和展示世界各地在城市可持續發展、防災抗災、綠色建築、建設海綿城市、綠色城市等方面的創新做法,探討如何進一步落實聯合國《新城市議程》,推動國際合作與交流。

於洪亮表示,今年世界城市日活動在徐州舉辦將拓展徐州市發展的國際視野,對推動徐州高質量發展將產生積極的作用。

徐州市城鄉建設局副局長苑玉彬表示,選擇徐州作爲中國主場活動的舉辦地有着特殊的原因。

2018年,徐州市榮獲了聯合國人居獎。

在這之前,徐州曾是一座老工業基地和資源枯竭型城市,生態欠賬嚴重,人居環境較差。

這些年來,徐州堅持走綠色發展、生態優先之路,從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修復、園林綠化、住房保障等方面綜合施策,探索走出了具有徐州特色的老工業基地和資源型城市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徐州綠色發展的經驗具有很強的可複製性和可借鑑性。

這次活動還將發佈生態修復的《徐州標準》,未來還要把這一標準推廣到全國和全世界,讓《徐州標準》成爲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主辦方將這次活動安排在徐州看重的不僅是徐州生態環境的現狀,更是徐州在生態建設和城市轉型中產生的巨大變化。這種由“一城煤灰半城土”向“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生態蝶變,是徐州區有別於其他城市的關鍵所在,也是徐州獲得聯合國人居獎的重要因素。

對徐州而言,“世界城市日”的舉辦,爲提升城市發展水平提供了重要契機。

苑玉彬認爲,當前,徐州正處於轉型發展關鍵期,正致力於建設“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和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

通過承辦此次活動,可以加強與各國城市的溝通交流,有利於借鑑吸收先進城市處理城市問題的經驗,更好地應對城市化的挑戰;

通過廣泛開展國際合作,可以展示徐州在城市建設發展方面的成就,有利於進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和影響力,更好地推動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建設;

通過開展各類社會參與活動和廣大新聞媒體的宣傳報道,可以在城市管理者、專家學者和廣大市民之間搭建溝通平臺,激發社會各界對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問題的關注和參與熱情,更好凝聚各方智慧、提升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

在回答記者的提問時,苑玉彬說道,徐州是典型的老工業基地和資源枯竭型城市,多年來高強度的資源開採利用,一度造成了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較重、人居環境相對較差。

近年來,徐州堅持貫徹“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生態環境治理和城市面貌改善上做好“大文章”,不斷加大采煤塌陷地、宕口修復治理與利用力度,逐步彌補歷史生態欠賬,走出一條資源枯竭型城市生態再造、轉型發展的新路子。

在採煤塌陷地治理方面

完成了賈汪潘安湖、泉山九里湖、沛縣安國溼地等工程項目,先後整治採煤塌陷地約20萬畝,使各類塌陷地變成了耕地和涵養生態功能區;實施塌陷地建築利用,通過注入粉煤灰與水泥混合漿的方式,使採空區地面不再沉降,以達到土地再利用的目的,使廢棄之地轉化爲寶貴資源。目前徐州全市已累計實施工礦廢棄地復墾項目431個,置換建設用地5.71萬畝,已成爲全國露採礦山整治和生態修復利用面積最大、技術領先、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最爲顯著的地區之一。

在採石宕口治理方面

徐州市採用生態綠化、巖壁造景、歷史遺存保護等手法,對主城區42處採石宕口實施修復,生態恢復率達到82.4%,其中珠山宕口遺址公園成爲全國首個宕口遺址公園,被譽爲廢棄礦山治理的典範之作。

在荒山綠化方面

實施“二次進軍荒山”行動計劃,投入8億多元,累計完成荒山造林10.3萬畝,爲400餘座荒山披上綠裝,實現了全市荒山綠化全覆蓋。

在水生態治理方面

對小南湖實施退漁還湖工程,對金龍湖、大龍湖、玉潭湖等實施擴湖增水,並建成公園綠地,對九龍湖、勞武港等昔日煤港黑風口進行園林景觀改造,建成了公園宜居地,打造了“水清、流暢、岸綠、景美”的生態美麗河湖。

在公園綠地建設方面

大力實施“地更綠”行動計劃,按照市民出行500米就有一處5000平方米以上公園綠地的目標,結合棚戶區、城中村改造,進行城市空間梳理,重點佈局和建設老城區綠化薄弱地區。老城區10畝以下的拆遷地塊不再出讓開發,主要用於街頭綠地建設。目前,市區5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園綠地已達到182個,5000平方米以上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0.8%,人均公共綠地達15.74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居全省前列。

相關人士回答記者提問

苑玉彬表示,下一步,徐州市將在住房城鄉建設部和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的指導下,繼續提升生態環境建設水平,打造靚麗宜居的美好家園。

實施大氣污染嚴管嚴控,不斷增加空氣優良天數,持之以恆抓好水環境治理,保持斷面水質穩定達標。平穩有序推進減煤減化,從源頭杜絕新增污染。主動融入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築牢全域生態安全屏障。

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加快推進山體修復和塌陷地治理。有序推進市區污染地塊治理修復,繼續實施植樹造林工程。

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做好能源消耗、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推動前端清潔化生產和後端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加快循環經濟產業園發展。

同時,將進一步加強與聯合國人居署的合作,着重加強生態環境修復和建設,特別是生態示範基地建設,生態新城的規劃和設計,制定生態修復標準和導則,真正擦亮“一城青山半城湖”的靚麗名片,爲服務促進高質量發展和加快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保障。

融創成金科第一大股東 黃紅雲:全力維護金科控制權

“魔方公寓”涉嫌變造營業執照 長租公寓運營企業“身份”陷尷尬

“超級蜂巢”拖累業績 夢東方如何轉型自救

輿情 | 國務院文件透露限購全面解除?!假的!

取消限價、取消限購、現房銷售……樓市消息滿天飛,真相只有一個!

住房城鄉建設部唯一綜合媒體

中國建設報房地產融媒平臺

支持單位: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歡迎加入我們的侃房羣 一起侃房侃人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