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我複製最好要實現標準化,因爲標準化意味着一套東西可以賣給很多不同的人,而如果是定製化的軟件,則需要根據每個客戶的需求去開發,需要很多的研發人員,那麼成本就把利潤都喫掉了,而且越定製化的商品,越是難做大,因爲無法獲取規模效應,公司不會隨着訂單的增加成本下降,而是越來越高。同時分衆的也可以實現低成本,標準化複製,因爲可以大量的採購,一個廣告屏的成本很低,和屏幕生命週期創造的利潤比不值一提,所謂標準複製,就是不斷的擴張樓宇,模式,產品是一模一樣,但點位多了之後就形成了規模效應,這對客戶來說非常重要,因爲沒有一定規模沒有幾個公司願意投錢,商業價值就不高。

文/陳嘉偉

投資既可以很複雜,也可以很簡單,以好的價格買入好公司的股票,然後放在一邊不管,隨着時間流逝,它自己就會幫你賺錢,但什麼是好公司?今天和大家聊這個話題。

1 只買龍頭公司

這裏說的龍頭不是炒股意義的,而是行業第一的公司,最好的投資對象,要不是唯一,要不是第一。

所謂唯一,就是行業裏唯一具備某個特徵的公司,只有他有,別無分店,這叫做稀缺,稀缺產生價值,一個古董從實用性來講幾乎爲零,但是卻價值連城,因爲他稀缺。

什麼是好公司?這9個特徵記清楚,你就不會迷茫了

什麼東西是稀缺的?比如片仔癀,茅臺,可口可樂,獨一無二的配方和獨步天下的品牌,就是是稀缺的。

還有技術也能提供某種程度的稀缺,比如大疆無人機,但科技技術雖然可以推動世界的進步,但因爲技術本身迭代太快,容易被淘汰,這樣的公司沒有足夠深的護城河,很難長期的爲投資者帶來收益。

壟斷也是稀缺,這個生意只有你能做,其他人做不了,就是好生意,比如微軟,windows系統的壟斷讓他成爲90年代最牛的公司。但壟斷一定要是通過市場競爭獲得的地位,因爲如果是行政給的,那麼意味着也沒有定價能力,而投資者無論買第一,還是唯一,本質都是追求定價權。

如果做不到唯一,就買行業的第一名,他已經經過了殘酷的市場競爭,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能力,所以我們要買“剩者爲王”的公司,最後留在市場上的公司一定有某種程度的核心競爭力,這是非常稀缺的,這種能力既是過去勝利的原因,也是未來繼續勝利的保障。

格力就是這個類型。

2 盈利能力強

盈利能力強纔有最大的盈利保障,尤其是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因爲這個時候企業賺錢很難,很容易因爲競爭過度而降價,如果是一個利潤微薄的企業,降價就意味着虧損,那就很難生存,而利潤很豐厚的公司,降價不過是少賺一點。

怎麼評估盈利能力好壞?幾個財務指標,

毛利潤率

有豐厚的毛利潤纔有可能有高的淨利潤率,一般要求40%以上的毛利潤率,比如白酒行業一般都是70%。

營業利潤率

一般要求16%以上,最好達到20%以上

淨利潤率

最好在10%以上,每賣出100元東西,扣除所有成本和稅收,就能賺10元淨利潤

淨資產收益率

最低要求15%,這是衡量企業爲股東賺錢的重要指標

像分衆傳媒這樣公司,毛利潤率達到70%,淨利潤率達到45%,淨資產收益率達到67%,簡直就是逆天的存在,即使未來降低一點,也是非常好的公司。

3 產業鏈短的公司

如果一個公司身處於很長產業鏈之中,意味着行業上游原材料的任何微小波動,都可能對公司的成本造成巨大影響,這就會讓公司的盈利能力不穩定,而且產業鏈很長,往往公司在行業沒有定價權,而定價權是好企業的核心標誌。

產業鏈短意味行業簡單,公司可以就是行業本身,他對上下游的影響力很大,在行業裏他說了算,海天味業,白酒行業,分衆傳媒都是這樣,白酒上游是農民,下游是消費者,分衆也一樣,上游是做液晶屏的廠家,太多工廠可以做,下游是衆多的廣告客戶,不會必須依靠誰。分散意味着沒有能力和公司討價還價,產業鏈短的同時最好上下游還很分散,這樣的公司有定價權。

什麼是好公司?這9個特徵記清楚,你就不會迷茫了

{!-- PGC_COLUMN --}

4 行業空間大

大行業才能孕育大公司,爲什麼消費品,金融,醫療行業容易出大公司,爲什麼中國互聯網公司能獨步全球?就是因爲人口多,任何行業在中國都是大行業,大生意。

一般來說行業的未來空間至少是1000億級別,最好是萬億級別的,設想一下,一個萬億的市場,行業老大佔有30%的市場份額,就是3000億的銷售額,10%的淨利潤率就是300億,15倍市盈率都是市值4500億,如果在公司銷售額500億的時候買進去,也意味着有6倍的投資回報空間,而一個營收500億的公司其實已經很大了,足夠看清楚是否有王者氣象,這就是大行業結合高利潤帶來的投資機會。

5 品牌即品類

品牌的核心價值是讓消費者第一時間想起你,你就能獲得更多銷售的機會,好公司都代表着某個品類,比如想喝可樂第一時間想起可樂,做線下廣告想起分衆,做搜索想起百度,做智能推薦選擇頭條。品牌最高的號召力是被人渴望,這就意味着爲公司提供了無窮無盡的需求,這樣的公司就能獲得最寬的護城河,最強的競爭力,最高的定價權,這就是市場追茅臺的原因。

相對於技術,品牌提供的護城河更長久,因爲品牌和時間是做朋友,時間越久,品牌可以越被人們熟悉,喜歡,但技術卻和時間是敵人,時間越久,被顛覆的可能性越大,所以無法爲投資者構建長長的坡道,也就是無法提供足夠長的時間,讓投資者的回報獲得成長。

6 商業模式好

好的商業模式能讓賺錢變動簡單,一般好的模式有二個特徵:

第一,能革命性的降低成本

比如如家酒店,通過商業模式的創新,做成了連鎖快捷酒店,他把酒店的大堂,咖啡廳,娛樂中心,洗腳按摩這些非核心業務,不能創造高回報的項目全部砍掉了,只剩下客房,然後提供最高性價比的房間和服務,可以做到95%的入住率,而一般四五星際酒店年均只有60%,如家的資本回報率肯定就比他們高的多。

同時如家採用的是加盟模式,都是在當地找一箇舊樓,通過裝修改造之後變成酒店,但即使是租房子,裝修的錢他也找加盟商出,自己提供管理經驗,團隊,幫助加盟商賺錢。這樣一來,如家就成功的把一個重資產公司變成了一個輕資產公司,革命性的降低了成本,競爭力加強了,資本回報率也大幅度提高。

第二,可以自我複製

一個好的商業模式必須是能不斷的自我複製,否則無法做大,而且最好是低成本,標準化複製。複製的成本越低,意味在利潤率越高。互聯網公司都是零成本複製,10萬人使用和一億人使用成本差不多,但是對公司的商業價值卻有天壤之別,90年代的微軟也是如此,一套軟件複製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計,銷售的價格除去銷售成本和管理費用,其他都是利潤。

自我複製最好要實現標準化,因爲標準化意味着一套東西可以賣給很多不同的人,而如果是定製化的軟件,則需要根據每個客戶的需求去開發,需要很多的研發人員,那麼成本就把利潤都喫掉了,而且越定製化的商品,越是難做大,因爲無法獲取規模效應,公司不會隨着訂單的增加成本下降,而是越來越高。

分衆之所以商業模式好,也就是因爲他革命性的降低了成本,他的廣告沒有內容製作費用,版權費用,成本降低之後給客戶的價格就非常低,競爭力就有了,分衆減少了費用的同時增加了廣告時間,每一分鐘的廣告都在爲公司創造利潤。同時利潤還很高。而電視臺要花鉅額費用製作內容,但真正賺錢的時間只有放廣告的十分鐘。

同時分衆的也可以實現低成本,標準化複製,因爲可以大量的採購,一個廣告屏的成本很低,和屏幕生命週期創造的利潤比不值一提,所謂標準複製,就是不斷的擴張樓宇,模式,產品是一模一樣,但點位多了之後就形成了規模效應,這對客戶來說非常重要,因爲沒有一定規模沒有幾個公司願意投錢,商業價值就不高。

7 重複購買

消費者對你產品的需求分爲二種,一種是一生賺你一次錢,一種是賺你一生一世的錢,前者比如耐用消費品,十年買一次,甚至一輩子就買一次,那麼企業爲了獲取你認同,做的市場推廣費用,廣告費用就很多浪費了。

另一種商品是你天天需要,你就天天在爲這個公司貢獻利潤,這當然比十年才賺一次錢好的多。

一般耐用消費品是一次性賺錢,比如房子,汽車,大件家電,必須消費品是賺重複消費的錢,比如香菸,海天醬油。尤其香菸這種成癮性是產品,每個消費者就是公司一臺小小的印刷機,在一生一世,無時不刻爲公司創造利潤。

分衆傳媒就具備類似的特點,一個公司在創立初期要做廣告打知名度,在和競爭對手混戰的時候要打廣告,讓自己優勢更突出,在自己成爲老大之後要打廣告,要提醒消費者自己的存在,否則就不可能塑造百年品牌,這對分衆傳媒來說就是重複性消費。

什麼是好公司?這9個特徵記清楚,你就不會迷茫了

8 輕資產

同樣賺1元錢,輕資產公司只需要投入5元,但重資產模式需要投入10元,甚至20元,投入很少的錢就能賺很多的錢,這就是輕資產模式的好處。而且還有一個資本再投入的問題,重資產往往都是廠房,土地,設備等,一旦到達一定的規模,爲了滿足越來越多的訂單,就需要擴張產能,又需要花很多的錢,這就會把前期賺到的錢全部投入進去,所以這些利潤就不能分配給股民,而是變成了淨資產,甚至還需要去不斷的借錢,這樣風險越來越高,同時借錢產生的利息會進一步吞噬利潤。

所以我們最好買輕資產公司作爲投資對象,衡量的標準其實就是用營業利潤除以總資產,高於社會平均資本回報率作爲標準線,也就是15%以上。像茅臺這樣的公司雖然也需要廠房,土地,設備,但是他賺的錢除以這些資本投入,回報率高到50%(具體多少不記得了),也就是說公司利潤的來源其實不是依靠資本再投入,而是依靠品牌這樣的輕資產賺的錢,所以茅臺也是輕資產公司。

再說分衆就更是輕資產模式,因爲他的固定資產主要是廣告屏,每個屏幕創造的利潤遠高於買這個屏的成本,所以這樣的公司估值不要看市淨率,意義不大。

9 主業突出,專注

好公司都是專營業務突出的,主業至少要佔營收的70%, 主業突出的公司有很多好處:

第一,更容易獲得規模效應,因爲只做一個產品,採購單一,成本也會降低,利潤比對手更多。所以做單品牌,爆款產品的公司價值比多元化公司的價值大,比如蘋果手機就二三個款式,但每一款都銷量巨大,而諾基亞有上百個型號,造成每個型號的管理難度很大,採購量小,成本也高。

第二,主業突出公司成長性更好

如果一個好產品只佔營收的30%,那麼即使銷量漲了一倍,對於整個營收來說,即使其他業務不漲,也只貢獻了30%的漲幅,而如果只做這一個產品,就是貢獻了100%的增長,在股市裏,一個增長30%和一個增長100%,二者不可同日而語,

比如亨通光電光纖光纜只佔主營業務的30%多,投資價值就肯定不如分衆傳媒這種100%專注傳媒的公司。

第三,專業突出更容易形成競爭優勢

因爲消費者的心智模式類似於抽屜,一個品類只放一個品牌,主營業務突出就會容易形成品類等於品牌的效果。當我們牙痛的時候會去找牙醫,眼睛有問題去找眼科大夫,這其實就是人們找專業的人解決自己的問題,所以公司的主營業務越突出,在消費者眼睛裏越專業,就會成爲人們的第一選擇。

這就是做投資過程中,把對商業的理解用於投資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請關注黑馬財經圈,請多多點贊,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