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光的熔爐中,一塊石頭等待了上億年,才從硯師的手中修成正果,盛放我們的躍動浮躁、安穩踏實;一把白銀在苗族數千年的漂泊中,走過一道道山水,承載着苗人的情感和信仰;一門剔紅技藝傳承了千百年,無數匠人精髹細琢,才磨礪出令人歎爲觀止的至臻至美;一幅刺繡幾經周折才得以傳世,一針一線都飽含情感,針腳間藏着人間的百味雜陳……

這些非遺珍品,來自一場特別的拍賣會。

首創非遺專場拍賣會

由首創非遺創新發展平臺舉辦的“遺珍雅韻——非遺專場拍賣會10月28日圓滿收槌,拍賣會現場座無虛席,一件件非遺大師作品高價成交,將整場拍賣會不斷推向高潮。經過多番激烈競價後,23件拍品全部成交,以總成交額654000元畫上圓滿句號,平均溢價率高達85%!

拍賣會現場

預展期間就備受關注的潮繡《仿古正面圓龍》,經過數十輪競價,最終以120000元成交,成交價達到了起拍價格的4倍。作品爲潮州潮繡廠於1988年生產的潮繡傳統題材藝術精品,採用黃金錘箔、捻線而成的純金線繡成,繡工細密,龍鱗金光閃耀,呼之欲出,繡面古色古香,又莊重威嚴。

《仿古正面圓龍》,潮繡作品

首創置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李曉斌表示,首創作爲首都國企,將全面賦能非遺傳承人、設計師,本次拍賣會是首創非遺創新發展平臺在非遺拍賣領域的首次探索,未來首創將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的綜合實力和空間承載優勢、成熟產業園區的市場化運作優勢、板塊聯動的整體協同優勢以及產融互動的雙輪驅動優勢,通過產業化創新推動非遺走進時代、走入生活。

拍賣會現場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淮濱高度評價了此次拍賣會,他說,潮繡首次參與非遺領域的拍賣會就取得如此高的成交金額,讓他對於紡織非遺產品的市場化充滿信心,他衷心爲首創搭建的非遺創新發展平臺點贊。

拍賣會現場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文明的寶藏,是我國各族人民世代傳承的智慧結晶。本次首創非遺創新發展平臺邀請全國各地多項非遺傳承佳作,打造獨具非遺特色的文化藝術拍賣會。舊時宮廷貴器雕漆、瑰麗雄渾的潮繡、沉穩厚重的易水硯、造型古樸的牙舟陶……一件件精心遴選的非遺珍品,有的來自大師多年珍藏,有的是難得一見的名作,極具藝術性和收藏潛力。

《和》銅胎剔紅插屏,雕漆作品

馬尾繡國家級傳承人宋水仙、苗族銀飾鍛造技藝國家級傳承人吳水根、竹殼雕代表性傳承人吳濤林、易水硯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馬強、北京工藝美術大師嚴悅等非遺傳承人、大師齊聚一堂,著名織繡收藏家陳大剛等專家學者也參加了此次拍賣會。

隨着拍賣師開錘,現場藏家紛紛舉牌搶拍。國家級非遺楓溪瓷燒製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王龍才的《白玉通花瓶》、國家級非遺馬尾繡傳承人宋水仙的《萬事呈祥》、國家級非遺苗族銀飾鍛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吳水根的《龍船“一帆風順”》等大師級匠作,更是引得不少藝術愛好者稱讚,現場不時響起陣陣掌聲

《白玉通花瓶》,楓溪瓷作品

苗族銀飾、湘繡、馬尾繡、牙舟陶等獨具少數民族特色的非遺珍品,也在本次拍賣會上集中亮相,奇美的造型與精巧的工藝,向觀衆們呈現了一個瑰麗多彩的藝術世界,也展現出一個個有着豐富內涵的精神世界。而不遠千里來到拍賣會現場的傳承人們,雖不善言辭,但匠心和美都在手藝裏。

《龍船“一帆風順”》,苗族銀飾

文房藝術也頗受藏家關注,被譽爲“中國製硯鼻祖”的易水硯,造型古樸穩重,傳承人馬強的三件作品均爲歷時近一年雕刻而成,構思巧妙,大氣古拙。對於易水硯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馬強來說,他最看重的是首創專場拍賣會爲非遺產品提供了一個定價參考。“比如我的作品《龍游四海硯》,我就可以告知買家我在首創專場拍賣會上賣出的價格是44000元。非常感謝首創非遺創新發展平臺爲傳承人提供了一個展示和銷售的平臺。”馬強說。

《龍游四海硯》,易水硯作品

“我們將打造一個全國性、複合型的非遺創新發展服務平臺,爲非遺傳承人、設計師、消費者等各方搭建一個資源整合、需求對接的橋樑。本次拍賣活動促進了多領域對非遺的認識和了解,通過傳承人的匠心之作和市場化的創新產品,鏈接大師和消費者,後續我們也將全面支持非遺的傳承和生產性保護。”首創置業文創與產業發展事業部總經理燕山表示。

首創非遺創新發展平臺自成立以來,鏈接數百位非遺傳承人、設計師,受到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平臺集非遺傳承、設計創新、技術研發、銷售體驗、傳習實踐、園區運營、投資孵化於一體,以首期示範園區——“詠園”爲旗艦,建設1+N園區體系,旨在以產業創新促進非遺的保護與傳承。詠園位於首都功能核心區、二環內中軸線旁,預計將於明年一季度投入運營。此外,首創非遺創新發展平臺自有終端銷售品牌承啓造物,將發揮首創奧萊遍佈全國的銷售網絡優勢,入駐全國各大商業中心、綜合體、景區等消費及文化場所,近期,承啓造物即將於北京房山奧萊開設首家概念店。

此次拍賣會亦是首創非遺創新發展平臺在拍賣領域的積極探索,以期幫助傳承人融入大衆生活,參與市場化運作。拍賣會結束後,仍有很多競拍者意猶未盡,爭相與傳承人深入交流探討。

這不僅是對非遺大師技藝及匠心的肯定,更是給予保護傳承傳統文化以莫大的鼓勵。飽含着對傳統文化和對匠心匠作的敬意,首創非遺創新發展平臺攜手非遺傳承人,以“守大美非遺,創時代生活”的美好夙願,助非遺之美、文化自信,內化於萬衆之心,外化於藝術之形。

合作、宣傳、投稿

請加小編微信:xiewen1205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星子簡介:關注地產3年,專注行業,深度剖析。歡迎添加我的個人微信號:xiewen1205,同時請註明公司+姓名,與我交流更多地產信息。同時,掃描一下,關注一下我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