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隨手君

來源/隨手傳福音

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

這篇文章是去年寫的,但這條關於鷹的謠言仍在微信上、在網上傳播。

不過,對此的質疑,遠在微信誕生之前就有了。

但是,謠言永遠比質疑和真相跑得快,並且讓許多人先入爲主,信以爲真。

曾經有一天,有人在公衆號「隨手傳福音」的會話框裏問了一個問題:「鷹的重生視頻有嗎?」

我模仿新約裏的尼哥底母反問道:「鷹已經老了,如何能重生呢?豈能再進老鷹母腹生出來嗎?」

1、

關於「鷹的重生」,在多年前就在網上氾濫。大概2013年的時候,大部分中國人開始用上了微信,「鷹的重生」也開始在微信朋友圈廣泛流行。因爲這種文章吸引人的眼球,很「悅人的眼目」,於是衆多公衆號推波助瀾,一度達到刷屏的效果。

在部分基督徒的朋友圈,「鷹的重生」與經文「如鷹返老還童」配合得天衣無縫,讓人不容懷疑,更無可辯駁,幾乎成爲真理,被廣爲傳揚。

2014年春節期間,我先後在深圳和貴州的教會連續聽到牧師講道時引用「鷹的重生」,甚至用作講章主題,配上PPT,聲情並茂,感人涕淚。

當時我有些懷疑,鷹這種動物也是很古老的,爲何人們最近才發現它的這種特性?爲何人們突然之間都對鷹感興趣,熱情洋溢地傳播鳥類知識?爲何人們傳播的這個單一的鳥類知識點僅僅是來源於朋友圈,而不是來源於動物學著作?爲何動物學家包括鳥類學家沒有發出這方面的信息?

當時,這些疑問只是在我心裏一閃念之間就過去了,並沒有去深入探究。

但當2017年,我在深圳聽到一個牧師講道還在大篇幅地照搬「鷹的重生」,並且聲情並茂地朗誦那些來自網絡的段落句子,我實在坐不住了!

散會後,我走到前臺,問牧師:「重生不是內在的嗎?鷹只是把身體表面的毛去掉,內臟並沒有更新,它的生命就能更新嗎?我把自己身上的毛髮拔光,但肝、心、脾、肺、腎都沒換,我能變年輕嗎?你一開始的論點不是講生命的更新是從內開始的嗎?但是你的論據跟論點並不吻合!」

當然,我的言辭並不激烈,上述幾句話只是把我當時對話中的要點集中在一起而已。

牧師承認他也是從網上看到的,我說的也有道理,他回去研究研究,如果下次有機會,再跟大家做一個解釋。(如今一年已經過去,我不知道有沒有人聽到他後續的解釋。)

2、

關於鷹的重生,一個廣爲流傳的版本是這樣的:

聖經爲什麼說,「如鷹展翅上騰」(賽40:31),「如鷹返老還童」(詩103:5)。直至今日才明白,聖經爲何如此記述……鷹是世界上最長壽的鳥類,可以活七十餘載。但是爲了能活到這個歲數,在它40歲的時候會面臨一次嚴峻而艱難的抉擇。鷹到了40歲時,爪子不再鋒利和敏捷,甚至抓不住獵物;尖銳的喙(huì)老化得又彎又長,彎曲得幾乎可以碰觸到自己胸前的羽毛;翅膀因年齡的原因而鈣化,變得十分沉重,厚重的羽毛也使它不再靈活,此時飛翔對於鷹來說變得十分喫力。這時鷹只有兩種選擇,要麼就此等死;要麼經歷一次歷時150天的痛苦蛻變,重新展翅飛騰。如果選擇後者,它就必須飛到一個絕高的山頂,棲息在那裏,找一塊岩石築巢,暫時停止飛翔。停留下來之後,鷹就要用老化的喙啄擊打岩石,鮮血從嘴旁流出,直到喙完全脫落!等新的喙長出來,漫長的5個月後,蛻鷹就要用新喙把爪上老化而堅硬的指甲一個個拔出,等到新的指甲長出來後,再把鈣化的羽毛一根根拔下,這是一個反覆流血的過程,一個經歷死亡的過程。血在一滴一滴地流,而生命也在一天一天地在死亡中復甦。老鷹一生一次「脫胎換骨」的工程便告結束。鷹又開始飛翔,無垠廣闊的大地,再次成爲它自由的天堂。它「重生」後,它又獲得了新生後的30年生命。……

3、

文學性的寫法,娓娓動人的敘述,再加上一個勵志的結尾,極符合《讀者》《意林》之類雜誌用戶的閱讀口味。

這樣的雞湯文,搬到手機端之後,配上五顏六色的圖片,然後加上聲音,製作出視頻,更是大受歡迎。

我中學時的生物課學得不好,跟鳥類的最親密接觸,也只是小時候到蘆葦塘掏鳥蛋,以及冬季下雪後,在院子裏用木棍支起一個盆來捉麻雀。關於鷹,大概沒有機會肉眼觀察到。

但鷹和人一樣,都是上帝創造的,應該有類似的機理。

洗澡、脫毛、理髮,可以讓人精神煥發,但不能讓人返老還童。

中國有個成語「削髮明志」。換個髮型,對外宣告「我要改變」。但內心怎麼樣,只有自己知道。

肉體的更新必須從內開始。重病的人,可以通過換肝、換腎,來延長生命。屬靈生命的更新,首先要把耶穌基督接到心裏。

4、

鷹的重生,是傳說,還是流言?

在微信誕生之前的 2011年 1月 1日,果殼網就曾對此發表過闢謠文章。

果殼謠言粉碎員找到了這個傳說的英文版本,題目是 Rebirth of the eagle(eagle的重生)。請注意,將 eagle翻譯成「鷹」並不確切,正確的譯法是「雕」。雕和鷹兩類鳥都屬於鷹科(Accipitridae),但是雕屬於鵟亞科(Buteoninae)(鵟,讀音kuáng),鷹則屬於鷹亞科(Accipitrinae)。這麼說來,這個故事裏的「鷹」,其實並不是鷹。

那就改成「雕的重生」吧。接下來我們繼續發問,雕是不是壽命最長的鳥呢?

不是。

野生的白頭海雕最長壽記錄是21年零11個月,人工馴養的能活到48年。無論如何,雕都活不到70歲。

而野生的黑背信天翁有活到59歲的,動物園飼養的安第斯神鷲能活到80歲。

那麼,重生的這一套自虐式行爲到底可不可行呢?

實際上鳥類在繁殖期經常脫換羽毛。而爪尖則是角質的,跟我們的指甲一樣。指甲掉了,也可以再長出來。

那麼喙又如何呢?鳥喙屬於頭骨的一部分,和頭骨相連。鳥喙的表面覆蓋着一層指甲一樣的角質,下面則是敏感軟弱的組織,類似人指甲底下的「活肉」,再下面就是骨頭。如果有東西穿透了這層角質,鳥類也會感覺非常疼痛。如果雕真的把喙敲掉,就相當於我們把上下頜砸掉,連骨頭帶肉,血光四飛。太可怕了!雕哪兒來的意志力?

另外,在「重生」的五個月中,不是爪子沒長出來,就是嘴沒長好,要不然就是羽毛不全沒法飛。不能捕食,雕喫什麼呢?

五個月不喫飯,烏龜還能扛得住,鳥類可是新陳代謝很快的動物,必定餓死。

所以,鷹的重生,或者雕的重生,只是個傳說,根本就不可能。

5、

那麼,聖經上說的「如鷹返老還童」該怎麼解釋呢?

要理解一句話的意思,要放在具體的語境中。

「如鷹返老還童」出自聖經中的詩篇103篇,加上前面幾行,漢語和合本聖經完整的表述爲:

他救贖你的命脫離死亡,以仁愛和慈悲爲你的冠冕。他用美物使你所願的得以知足,以致你如鷹返老還童。

ESV版本的聖經是這樣:

這是大衛的詩,其中的「他」指耶和華。耶和華賜給「你」恩惠,讓「你」返老還童,像鷹一樣有力。

返老還童的是「你」,而不是鷹。

在去年發佈此文之後,有讀者這樣留言:

我們在這裏的解釋或猜想也許是錯誤的。如果你知道正確答案,請在文末留言告訴大家。

但我可以確定的是,聖經已經流傳千百年,「鷹的重生」大概只是最近十幾年流行的。一句傳揚千年的經文,不可能直到最近十幾年才找到正確的解釋,它又不是預言。

6、

在其他網絡平臺,時常也能見到非基督徒對此謠言的質疑。

慶幸的是,在我們的讀者當中,明白人還是很多的。

從「鷹的重生」,我們得到什麼教訓呢?

一,閱讀數大的文章並不一定是對的。謊言比真理更容易傳播,要明辨是非,要有判斷力。不要隨波逐流去轉發那些挑動你情緒的文章,更不要輕易將其作爲論據。

二,當你要轉發一篇文章時,請用1秒鐘時間思考一下,這篇文章是不是僅僅滿足了你「眼目的情慾、肉體的情慾和今生的驕傲」?如果是,就不要轉發,包括你現在看到的這一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