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龍貓

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是日本自“大隅”級兩棲攻擊艦後,研製的第二款全通甲板軍艦,也是日本海自第一款全通甲板的直升機驅逐艦。日向級直升機航母(日本稱“直升機驅逐艦”)是用於替換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的兩艘老式“榛名”級直升機驅逐艦而研發的新一代直升機驅逐艦。

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主力分爲4個護衛羣,從1980年代開始,日本建設的四個海上自衛羣平均裝備8艘主力驅逐艦和8架艦載直升機,因此也被稱爲“八八艦隊”,進入新世紀之後,由於先進的“金剛”級宙斯盾驅逐艦的相繼服役,日本的“八八艦隊”也逐步演變爲“九十艦隊”意思是九艘驅逐艦、十架艦載直升機。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日本這四支“九十艦隊”是整個新世紀中,除航母戰鬥羣外,實力最爲強大的水面艦艇戰鬥羣。與之相對的,傳統海洋強國英國,其總兵力僅有6艘驅逐艦、13艘護衛艦,剩下德國、意大利等國的海軍甚至連驅逐艦都沒有,艦隊核心主力僅爲“護衛艦”。

不過,野心勃勃的日本海上自衛隊並未就此善罷甘休,舊日本海軍的“聯合艦隊”就像一道咒語一樣,僅僅圍繞着新日本海自,所以,在獲得四支“九十艦隊”的強大戰鬥力之後,日本海自依然大步向前,研製並裝備了“16DDH”也就是如今廣爲人知的“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說“日向”是直升機驅逐艦,是因爲日向級目前以直升機爲主力作戰單位,並未裝備艦載固定翼戰鬥機,同時,日向級又沒有兩棲攻擊艦常見的塢艙設計,是一款突出以裝備直升機爲主的軍艦,所以只能單獨列出來,劃其爲“直升機驅逐艦”。

細看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雖然掛着“16DDH”的名義,但是其標準排水量高達1.35萬噸,滿載排水量更超過1.7萬噸,噸位上已經超過了當年意大利“加里波第”號輕型航母,同時由於噸位巨大,因此該艦甲板長197米,艦寬達33米,並設置了4個直升機起降點,可以同時起降4架SH-60海鷹直升機,具備很強的反潛巡邏和作戰能力,並且,其機庫最多可容納11架多用途直升機,作戰能力遠超過其前輩“榛名”級和“白根”級直升機驅逐艦。

自日向服役以來,由於其寬大的直通甲板設計,“改裝航母”的說法就不絕於耳。從理論上說,日向級確實具備搭載美製F-35B型戰鬥機的能力。因爲美國的F-35系列第四代戰鬥機本身就是以三個子型號同時研製的,其中F-35A型是美國空軍型,主要用於替換F-15和F-16戰鬥機;而F-35C型則是海軍型,主要用於和F/A-18E/F形成高低搭配作戰模式;最爲獨特的是F-35B型,該機是F-35家族中唯一的垂直/短距起降型號,主要用於替換美國海軍陸戰隊的AV-8B型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也是目前世界最先進的艦載機。正因爲F-35B型戰鬥機具備垂直/短距起降能力,因此其具備直接在“日向”號直升機母艦上部署的潛在能力。

依照日向號197米長的甲板計算,完全可以滿足F-35B戰鬥機短距滑跑起飛的需要,同時,有F-35B戰鬥機可以實現垂直降落,因此,日向級直升機母艦無需任何改裝,就可以直接搭載F-35B戰鬥機!也許有人會問:垂直起降戰鬥機在垂直降落時,尾噴管噴出的高溫氣體會烘烤航母甲板,如果沒有降溫系統,那麼航母甲板無法承受高溫烘烤。這裏要說的是,F-35作爲第四代戰鬥機,其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有效降低紅外特徵的需要,因此,F-35B實際使用綜合降溫措置,其尾噴管噴出的燃氣溫度不超過800℃,而且,F-35B的降落時間僅有一分多鐘,所以日向級的甲板即使不做任何處理,也能正常起降F-35B型戰鬥機。

但是,能夠正常起降,並不等於在日向級上部署F-35B就能形成戰鬥力。這是因爲日向級作爲日本的第一代全通甲板直升機驅逐艦,其噸位僅有1.35萬噸,滿載排水量也僅有1.7萬噸,噸位的限制導致日向級的機庫面積極其有限,在裝備可以充分摺疊旋翼的直升機時,僅能容納11架,改爲大尺寸的F-35B型戰鬥機,最多僅能容納6架!而算上甲板部署,在滿載狀態下,日向級也僅能裝備8-10架F-35B型戰鬥機,儘管F-35B作爲四代戰鬥機具備極強的作戰能力,但是單機再強悍也無法彌補其數量上的絕對劣勢!

而且,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無法起降固定翼預警飛機,而日本又沒有預警直升機,所以,F-35B戰鬥機即使強行裝上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也不過是鄰國遠程反艦導彈的合適靶標。要論改裝能力,還是排水量2.6萬噸的出雲級直升機母艦更適合改裝輕型航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