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場景爭奪升級:支付寶將投巨資拉攏上億碼商

作者 | 陶力,秦元舜

從網商到碼商,技術正在更進一步改造傳統交易的環節。

“移動支付在我市商貿領域覆蓋率超過90%,市區超過95%的商貿實體店均支持移動支付。”福州市商務局副調研員程學英在10月30日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福州地區使用支付寶的“碼商”已經接近百萬。伴隨着移動支付的普及,福州“碼商”羣體(使用二維碼的小商戶)也在逐漸壯大。

如今,在福州的大街小巷以及各色出租車上,都可以掃碼支付。爲此,福州政府也出臺了多項優惠政策,幫助這些小微企業解決網絡借貸中的痛點。此前,網商銀行已累計向福州中小微企業提供188億元貸款,服務了12.8萬借貸人。

在首屆天下碼商大會上,螞蟻金服宣佈,未來將爲1億小微經營者提供數字化經營工具;2018年底,多收多保將要覆蓋5000萬經營者,爲小微經營者報銷門診費用達5億。

一直以來,小微企業可謂是國民經濟的毛細血管,其數量龐大,行業分佈也十分廣泛。而支付寶、微信等掃碼支付,正是爲了進一步拓展線下場景,這一塊銀聯支付尚處於空白。只不過,平臺之間的競爭,也已經從單純的支付環節,擴展到了更加深層次的服務。

螞蟻金服董事長兼CEO井賢棟表示,小微經營者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和創新力,他將一張二維碼稱做“橋樑”,通過這張小小二維碼,小微經營者可以從營銷、貸款、理財、保險、賒賬進貨、經營分析等多方面分享數字經濟的紅利。

加速小微場景滲透

今年4月,福州市政府與阿里巴巴、螞蟻金服集團簽訂協議,將在新零售、新金融、移動支付等領域進行合作。正是因爲小微經營者的重要價值,阿里巴巴與螞蟻金服希望通過技術與金融能力,賦能小微企業與個人。

在當下的中國,不管是路邊的包子鋪,還是菜市場的小攤主,只要一張“二維碼”就能做生意。房租、水電、進貨資金週轉難,是困擾武漢碼商段思飛的經營難題,今年春節,她發現開店一年多的經營流水,讓她在支付寶上的“多收多貸”有了不少貸款額度,試着申請借了2萬,提交申請後一秒就到賬了。段思飛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多收多貸不只解了燃眉之急,更讓她學會了有意識地經營規劃。

這並非個例。央行發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中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佔全部市場主體的比重達90%,貢獻了全國80%以上的就業,70%以上的專利,60%以上的GDP與 50%以上的稅收。對於支付寶而言,得“碼商”者得天下並非戲言。

爲了吸引小微企業使用金融服務。今年5月,支付寶聯合生態夥伴推出了“碼商成長計劃”。“碼商”可以通過支付寶上的“多收多貸”服務獲得金融機構提供的貸款。與此同時,“碼商”還可以通過App上的“商家服務”,憑藉商家信用獲得免押金服務。

“我們對小微企業提供兩種金融服務,310是指小微經營者3分鐘在線申請借貸,1秒鐘系統信用審覈,批准並打款。0是全流程無人工干預。而212保險理賠叫‘多收多保’。小微經營者使用支付寶提供免費的門診醫療保障,這個服務2分鐘申請,一秒鐘審覈,2小時可以拿到理賠款。”井賢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

相比傳統金融服務,正是一系列的服務幫助支付寶籠絡了這些“碼商”。官方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多收多貸”的貸款用戶已經達300萬。700萬用戶通過支付寶“商家服務”進貨。而“多收多保”的門診費用報銷金服務,日參與用戶數均值達2萬。

艾媒諮詢集團CEO張毅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從眼下整個產業環境來看,小微企業面臨的融資與借貸的問題還是比較明顯。支付寶察覺到這一行業的痛點提供融資服務。另一方面,在阿里巴巴的體系中,能夠對企業主的購買行爲以及銷售情況數據進行測評,信用風險減少。“在阿里整個生態的風控能力下,螞蟻金服發力小微企業借貸服務,就具有了合適的契機。”

移動支付競爭升級

螞蟻金服發力借貸服務的另一方面,意在爲支付寶的移動支付增添場景。艾媒諮詢集團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移動支付用戶規模達5.62億人,較2016年增長21.6%。預計2018年移動支付用戶規模或達6.5億人。易觀諮詢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交易規模爲3.93萬億元,環比下降2.62%。

在線下場景增量放緩的同時,支付市場的玩家增多,競爭日趨激烈。據蘇寧相關人士透露,蘇寧小店也在加速佈局,門店數季度增長達300%。爲了支撐業務發展,蘇寧支付聯合蘇寧小店推出了支付立減等活動後,支付會員季增長量達260%。

另一巨頭騰訊也毫不鬆懈。今年7月,微信支付在集團內部升級爲“微信支付線”,僅次於最高的級別BG事業羣。與此同時,微信支付逐漸從一線城市擴寬到二三線城市,實現渠道下沉。

值得注意的是,移動支付的戰場逐漸演變成生態的對抗。“掃碼除了支付,還可以獲得多種服務。通過互聯網的橋樑,門店可以實現全渠道經營,我們目前有會員識別、生活號、支付寶上的小程序等功能,甚至可以打通阿里巴巴所有的入口端。”在井賢棟看來,支付寶的二維碼,不僅是移動支付的線下端口,更重要的是阿里巴巴的全渠道入口。

無獨有偶,微信支付同樣着力於生態賦能。目前開通的八大場景包括掃碼購、社交支付、生活繳費、無感支付、小程序乘車碼、自助點餐等。這些能力可應用於各類B端行業,通過騰訊系的生態賦能中小企業。然而,在貸款、信用、保險、經營數字化等深度服務上,微信支付仍然遜於支付寶。

張毅認爲,碼商大會的意義在於,支付寶能夠運用自身金融借貸方面的優勢,打開小微企業的線下支付場景入口。從整個市場看來,移動支付入口的競爭走向下半場,意味着更少的空間,更激烈的競爭。 微信的優勢集中在支付上,而金融服務則是支付寶佔據優勢。從國家政策的角度看,目前處於一個去槓桿的政策環境,政策相對趨緊。比較前幾年野蠻生長而言,無論是網絡金融產品還是移動支付行業,未來都需要更強的風險控制與自我管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