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居城市的人總是擔心,如果回到鄉村生活一段時間,人會不會容易感到無聊寂寞?其實,在鄉村的生活也許纔是我們一直期待的理想生活,告別了擁擠、繁忙、喧囂的都市,漫步在夢境般的稻田花海、奇蹟般的層層梯田,感受着明媚的陽光灑在身上,是如此純粹。我們可以用無窮的想象力和足夠多的時間去發掘鄉村一切的美。

永春縣錦鬥鎮長坑村就是這樣一處美麗鄉村,千年古剎、百年古堡、百米瀑布、梯田果園,還有長年累月勞作在田間地頭的農人,共同組成了長坑的風土人情。這些如畫般的鄉村景象,讓長坑村時刻煥發新的生命力,也讓到訪的遊客流連忘返。

秋上丘峯巖

重陽,自古有登高之俗,一則望遠思親,一則凌峯觀景。這天中午,我跟隨同事老李,一起驅車去往了他的老家——錦鬥鎮長坑村的丘峯巖。我之前就去過錦鬥,去的都是烏髻巖,一直以爲烏髻巖就是錦鬥最高的山。剛學會微信的老李最近一直在朋友圈發有關丘峯巖的鏈接,我閱讀後才知道海拔1178米的丘峯巖纔是錦鬥第一高峯,再加上丘峯巖周邊那些曾經被毀的巖寺和久未修繕的古堡也正在重建。於是,我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前往長坑村的探祕之旅。

車子沿盤山公路蜿蜒而上,崇山峻嶺間草木扶疏,蒼松翠柏修竹掩映,雖是深秋,放眼仍是一片鬱鬱蔥蔥,百步九回,好不容易到了丘峯巖的山腳下。

一下車,一股清涼之氣隨山風撲面而來。參天古木掩映之下,一座青石琉璃瓦的廟宇恢弘大氣地立於眼前,在正午陽光的普照之下熠熠生輝。走進寶殿一看,這裏供奉的是當地人世代信仰的神明,聽村裏人說:“這座丘峯巖可是千年古剎,曾經有99位高僧在此,香火不斷。”

立於巖寺前,你會發現大殿後有一座削尖的山峯插入雲端,老李介紹說“這叫百子尖,與天湖巖九十九峯遙相呼應。”由於它有正峯和副峯之分,因此又稱“雙尖”。細看果真如此,一高一低兩個山脈曲線柔和地拱在藍天白雲之下,滿山的黛綠,滿眼的蒼翠。抬眼望去,山勢俊俏,巍峨挺拔,不愧“小華山”之稱。

無限風光在險峯,要領略丘峯巖的美景就得繼續往上爬。於是我和老李開始了奮力的爬山征程。由於景區尚未完全開發,上主峯的路還是以前山民們用腳踩、用鋤頭挖開的山路(目前已有水泥路直通丘峯巖寺)。老李說,這讓他想起了小時候經常隨父母上山撿柴割芼的場景。

越往上路越陡,草木橫斜遮擋住了攀爬的路,我們拾撿起一根樹枝,像當年紅軍長征跋山涉險般艱難而行。據說,閩西南遊擊隊曾在這裏發展壯大,所以長坑村也是革命老區村,有着深厚的“紅色基因”。

終於,我們到達了山頂!連綿起伏的羣山,錯落有致的村落盡在腳下,雖沒有想象中的視線開闊,暢覽無阻,但是原生態更爲天生麗質,超凡脫俗。

沿路返回巖寺,在廟祝那裏喝了幾盞高山泉茶,甘香醇厚,沁人肺腑。廟祝說可惜天色不早,不然帶我們環山繞一圈。因爲在長坑,除了有蘆柑園和枇杷園之外,還有一處私藏的茶園,這實在是讓人驚喜不已!

在這個初秋,我登上了丘峯巖,收穫了秋色之美,發現了鄉村之美!(劉春耀/文)

長坑村旅遊小貼士——

除了丘峯巖和丘峯巖寺,長坑村還有許多美景等待遊客們前來探祕!

1.長安古堡

長安堡,位於錦鬥鎮長坑村下堀。始建於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長方形二層樓式木石結構,佔地面積800多平方米。內設四個廳,正廳坐東向西。樓高10餘米,牆壁佈滿竹筒槍眼,四面大門均設有防火、防盜和禦敵設施。爲家族聚居的大型防禦性封閉性民居建築,在很長的一段歷史裏,起着保護家園抵禦外敵的作用。

長安堡是永春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土堡,比永定土樓振成樓早了143年。它高大巍峨,易守難攻,其建築結構至今仍然令人歎爲觀止。

2. 石拱橋(始建於明朝)

3. 大帽寨(始建於明朝)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