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義驚豔 走進鞏義 走進畫裏

    10月28日,風和日麗,從鞏義市新中鎮到小關鎮蝴蝶谷的“鞏義南山旅遊通道”上,不時可見各種私家車停在路邊,車裏的人或拿着手機自拍,或正在用專業相機對着漫山紅遍、層林盡染的連綿羣山拍照,一個個陶醉在美不勝收的風景裏。 

    來自鄭州市區的遊客王女士告訴記者,她和兩個閨蜜當天上午去鞏義市浮戲山雪花洞景區旅遊,下午準備去長壽山看紅葉,途經南山旅遊通道時,被車窗外的景色吸引了,“像走進畫裏一般,我和我的小夥伴都驚呆了,簡直不相信景區外面的風景也這麼漂亮!”王女士說,幾十裏的山路都是這麼美,說是“鄭州最美公路”絲毫不誇張。 

    鞏義市文物和旅遊局的工作人員小劉介紹,其他地方開山修路時,由於運送石頭的工作量太大,常常把開山產生的石頭就勢推到山坡下,造成植被破壞、裸露的石頭有礙觀瞻;現任鞏義市文物和旅遊局局長的秦文坦(當時在鞏義市政府辦工作,負責南山旅遊通道的部分協調工作)堅持不讓放坡,開山產生的石頭全部拉走,“最美公路”得以完美無瑕。 

    秋季本是河南山水景區的旅遊淡季,而在鞏義的長壽山、浮戲山雪花洞等景區,依然遊人如織。尤其是長壽山,近期遊客日接待量逾5萬人,“10月27日共接待14.6萬人,是今秋遊客量最大的一天”。長壽山景區負責人吳書濤說。 

    南山旅遊通道的秀美風光、長壽山景區的人氣火爆,只是靈秀鞏義的一個縮影。鞏義南依嵩嶽,北瀕黃河,“七山一水兩分田”的地貌特徵及自然山水的厚愛、歷史文化的眷顧,賦予了鞏義瑰麗多姿、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來到鞏義可以遊康百萬莊園、品石窟文化、吟詩聖佳句、賞長壽美景、覽雪花勝境、探慈雲祕境.……回眸一看皆驚豔。 

鞏義旅遊 項目帶動 產業轉型

    今年8月7日,全省旅遊業轉型發展工作推進會在鞏義召開。從人聲鼎沸的長壽山,到古樸自然的石居部落;從文化燦爛的偃月古城,再到蜚聲海內外的康百萬莊園,鞏義風景之美、產業轉型力度之大贏得全省旅遊系統代表的讚歎。 

    鞏義是中部地區的傳統工業強市,面對城市轉型發展的新要求,突破發展瓶頸、尋求轉型發展之路刻不容緩。在深入調研基礎上,鞏義市委書記袁三軍指出:“三產之中,最具帶動能力的是旅遊業。我們有歷史、有文化,又有地處鄭州、洛陽兩大城市之間的區位優勢,最有優勢、最有可能率先實現突破的也是旅遊業。”2016年9月,鞏義市提出“以旅遊業爲突破口帶動現代服務業提升”的發展戰略。 

    袁三軍在全省旅遊業轉型發展工作推進會作典型發言時介紹,該市圍繞“一心兩翼”的產業發展佈局,對全市旅遊資源進行整合,科學規劃佈局7大招商項目羣和24個專項招商項目,通過招商引資不斷增強旅遊業發展活力。 

    據瞭解,2017年以來,融創集團、正商集團、大唐西市集團、雅居樂等知名企業紛紛搶灘入駐鞏義。截至目前,全市文旅項目16個,總投資達1698億元。其中,融創集團投資450億元打造以佛禪文化展示、體驗、感悟爲核心的慈雲小鎮;大唐西市集團投資200億元,打造以中國豫商文化、絲路文化爲主線的中原絲路文化產業園;河南民安置地集團投資30億元,打造以旅遊度假、健康養生、文化娛樂、休閒農業爲一體的民安明月文化養生小鎮;亞新集團計劃投資300億元,以杜甫文化爲核心,打造集文化展示、文旅休閒、商務旅遊、特色體驗、康養度假等於一體的特色詩瓷小鎮…… 

    項目是文化旅遊產業的支撐,抓住了重大項目,就抓住了文化旅遊業發展的“牛鼻子”。一批大型文化產業項目在鞏義落地生根,正在成爲該市轉型發展的重要支撐,文旅產業已成爲鞏義投融資最爲活躍的領域。 

鞏義速度 快馬加鞭 只爭朝夕

    2017年以來,鞏義文旅項目建設如火如荼,鞏義旅遊在全省異軍突起。長壽山風情古鎮、偃月古城、石居部落相繼開業迎賓,融創慈雲小鎮、正商西山小鎮、雅居樂四方來賀喜慶小鎮等項目破土動工,浮戲山綜合開發、長壽山旅遊綜合開發等項目紮實推進,爲鞏義旅遊業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推動其成爲全省旅遊產業發展的標杆。 

    鞏義旅遊的工作效率之高、項目推進速度之快,讓不少業內人士咂舌,被《大河報》記者盛讚爲“鞏義速度”,這一提法隨之引起業內廣泛認同。 

    竹林鎮爲落實鞏義市旅遊突破的戰略目標,實現共同富裕,在長壽山景區開發建設風情古鎮。風情古鎮佔地面積120畝,內有特色古街14條,店面、店鋪500多間,但整體建成用時僅僅133天。在這133個日日夜夜中,竹林鎮領導幹部和羣衆風雨無阻,夜以繼日、連續奮戰,用“小雨不停、大雨搭棚”“白+黑”“5+2”的實幹精神,搶點運行,按期完工,實現了風情古鎮按計劃開業運營的目標。 

    據鞏義市委書記袁三軍介紹,2018年,鞏義市遊客接待量計劃達到15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翻一番,達到50億元,進一步叫響鞏義品牌、進一步加快“鞏義速度”。 

鞏義老秦 敬業擔當 榜樣力量

    “遠學江浙,近學竹林,身邊學老秦”,這是鞏義市去年提出來的三個學習標杆。 

    2016年9月,鞏義市委、市政府開始實行“四項重點工作、四項保障工作和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督導督查考覈”爲主要內容的“4+4+2”重點工作推進機制和“主攻二產、突破三產、優化一產”的整體思路,掀起了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的熱潮。 

    在加快實施“4+4+2”機制的進程中,一大批勇於擔當、銳意進取的優秀幹部脫穎而出。被大家親切稱之爲“鞏義老秦”的鞏義市文物和旅遊局局長秦文坦就是其中的代表,2017年4月,鞏義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聯合下發文件,要求全市學習“鞏義老秦”。 

    “鞏義老秦”有多個標籤:“工作狂”“拼命三郎”“鞏義旅遊代言人”……推介會、出差中、講課時,不管工作中還是生活中,老秦一定不會忘記宣傳鞏義旅遊。他開通了“靈秀鞏義”和“厚重鞏義”兩個公衆號,通過新媒體宣傳鞏義文化旅遊;時間允許時,老秦會親自操刀,文采飛揚地推介鞏義旅遊資源。在老秦的帶領下,加班加點工作如今成了鞏義旅遊人的常態。 

    “鞏義老秦”現已發展成爲鞏義市的一個羣體、一種精神。指導建設長壽山風情古鎮的竹林鎮黨委常務副書記閆龍濤、涉村鎮北莊村支部書記楊小周、描繪慈雲小鎮美好藍圖的大峪溝鎮黨委書記劉亞濤等層出不窮的“鞏義老秦”,帶領鞏義旅遊在高速發展的快車道上奔馳。 

    鞏義實踐 靈秀鞏義 美在全域

    空中俯瞰鞏義,1041平方公里土地,猶如大鵬展翅。鞏義按照大旅遊、大產業的理念,提出“一心兩翼”的旅遊產業發展佈局——“一心”是城市休閒服務中心。“兩翼”是北部河洛文化翼和南部山區生態休閒發展翼。 

鞏義市副市長劉軍傑介紹,目前,鞏義山地度假、文化體驗、鄉村休憩、旅遊演藝、健康養生、戶外運動等旅遊業態不斷豐富,一大批文旅度假項目相繼落地,有的已經風生水起。過去“藏在深山人未識”的清山秀水,如今吸引來越來越多的遊客,宜居、宜業、宜遊的鞏義展示出強勁的發展動力。

    鞏義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賀傳偉認爲,鞏義目前處於發展全域旅遊的最佳時期,鞏義將加快推動旅遊產業發展壯大,以“全域旅遊”帶動“全域鞏義”發展。 

    據瞭解,鞏義市目前正在進行美麗鄉村的建設佈局,投資53.9億元的“綠水工程”已經開工,還計劃打造十大博物館和三大遺址公園,投資34.9億元的“青山工程”已列入計劃……把美麗鞏義打造成全域旅遊的精品,探索“美麗中國”在鞏義的實踐路徑,從而不斷滿足人民羣衆對幸福生活的追求,鞏義市的一個個“小目標”正在快速變成現實!

(本文來源於:河南旅遊政務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