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鍋說

42歲的袁泉,

如今已北漂31年。

觀衆只見她在娛樂圈出現又消失,

每次現身都冠以“翻紅”二字,

殊不知她早已在名利場外的話劇舞臺上,

深深紮根。

30歲入駐中國話劇百年名人堂,

36歲獲得中國話劇獎項大滿貫,

50歲以下的演員中這份成績無人能及。

她走上了一條鮮少有聚光燈和聲色犬馬的小徑,

那背影卻格外挺拔。

神隱了兩年多的袁泉,出山了。

電影《中國機長》票房已突破14億,伴隨着票房的飆升,袁泉代入感超強的演技也引發了觀衆的熱議。

《中國機長》票房破14億,這個女人火了:孤獨,是她最偉大的才華

這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再現了川航3U8633航班萬米高空迫降的險情。袁泉飾演航班中的乘務長,她穿着制服靜靜地站在人羣中,氣質就已經十分突出。

看完電影之後,#坐袁泉的航班讓人安心#的話題也被頂上熱搜,最讓人念念不忘的,是乘務長臨危不亂安撫乘客情緒的那場戲。

《中國機長》票房破14億,這個女人火了:孤獨,是她最偉大的才華

畢男(角色名稱)在劇烈顛簸的機艙內,面對一羣慌亂失控的乘客,冷靜而堅定地對大家說:“請相信我們的機長,我們一定會一起回去。請相信,我們的專業能力。”

那個停頓,傳遞出非一般的沉着與信心。哪怕頭髮已經凌亂,不得不戴上氧氣罩時,她的眼神依然沒有絲毫動搖。

有網友說,袁泉的溫柔裏似乎帶着一股力量,讓人覺得莫名的安心和踏實。

《中國機長》票房破14億,這個女人火了:孤獨,是她最偉大的才華

電影導演劉偉強接受採訪時稱,見完角色原型之後,立馬就定下了袁泉來演這個角色。

“袁泉的骨子裏帶着一種淡定。”

他的判斷沒有錯。

娛樂圈行走20餘年,她始終是淡漠、孤獨的模樣,唯有在談論演技的時候,會被人提及。

《中國機長》票房破14億,這個女人火了:孤獨,是她最偉大的才華

“樹林中有兩條路,而我選了那條較少人走的路。這就造成了所有人的差異。”

這是袁泉專輯《孤獨的花朵》中一段唸白式的歌詞。

而袁泉的人生,正是這段詞的真實寫照。沉浮於娛樂圈的名利場,她卻選擇了那條較少人走的路。

那份淡然,是她人生的底色。

看起來孤獨的路上,實際走出的,是自己的一片燦爛星空。

01

袁泉從小就是個安靜內斂的女孩兒,但是骨子裏卻有種從容不迫的篤定。

1988年,中國戲曲學院附中的老師到湖北選拔文藝尖子,袁泉因成績優異被一眼看中,破格錄取。

《中國機長》票房破14億,這個女人火了:孤獨,是她最偉大的才華

彼時她不過是個11歲的孩子,要獨自一人前往北京求學,家人捨不得,一致反對。

袁泉說她記得很清楚,當時她正在洗臉,父母問她:“你要想想清楚,你是不是真的想要去學京劇?”

年紀尚小的她,沒有絲毫關於生活與困境的憂慮,乾脆利落地說:“對啊,我真的想去。”

於是,父親力排衆議,全力支持她隻身赴北京學習。

出發的前一天晚上,父親做了一桌豐盛的飯菜爲袁泉餞行。席間,他沒有多餘的囑託,只是給她唸了一首送別詩:

袁門一脈平中奇,

泉聲千里情不離。

梨園七載苦學藝,

華夏百年頌美譽。

這是一首藏頭詩:袁泉梨華。父親用含蓄而內斂的方式表達了對女兒的愛和厚望。

袁泉或許是年齡最小的北漂一族。11歲的孩子,要獨自面對學業的壓力和成長的迷茫。她靠着279封家書熬過了那段辛苦的日子。

下星期又要扳腿了,我真害怕。基本功還是那樣,絲毫沒有進步。老師說我還不夠刻苦,我聽了心裏非常難受,因爲我覺得已經使出了自己最大的力量。不管怎樣我還是要更加刻苦,告訴你們,我的腿離頭只有豎着的兩根手指那麼遠了,我爭取在11月20日貼上。

從11歲開始,袁泉每天的日程都離不開練功房。一面帶鏡子的牆,三面把杆,空間高闊,一側有落地窗。日復一日地練習,似乎不知疲倦。

她身材高挑,腿長在聯繫戲曲動作時反而成了她的短板,有些動作她要比別人花費更多的時間和汗水才能完成。

無論多艱難,她始終記得父親說過的話:“志當存高遠,從小就應該樹立遠大的目標,不要放棄學習。”

《中國機長》票房破14億,這個女人火了:孤獨,是她最偉大的才華

學了7年京劇,人人都以爲袁泉會在戲曲這條路上越走越遠,不成想,她轉身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成爲96屆中戲表演班的一名學生。

那時一次偶然間看到話劇《阮玲玉》,她對話劇舞臺的渴望就此被點燃。

當人生走到需要抉擇的岔路口,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心之所向的地方。

沒想到,這個改變命運的抉擇,竟打開了袁泉的熒幕之路。

帷幕徐徐拉開,星光終將閃耀。

02

袁泉讀中戲時所在的班級,是日後被奉爲神話的96班,那一屆的學生們不知道,後來的他們個個都成了演藝圈的中流砥柱。

《中國機長》票房破14億,這個女人火了:孤獨,是她最偉大的才華

袁泉憑着清新恬淡的氣質和混血般長相,和同屆的章子怡、秦海璐、梅婷、胡靜、曾黎、傅晶被並稱爲“七朵金花”。

但入學之初的那半年,在袁泉的記憶裏卻全是自卑與痛苦的回憶。體重一度達到一百二十多斤,身處在優秀的同學之中,她感受到來自四周的壓力。

《中國機長》票房破14億,這個女人火了:孤獨,是她最偉大的才華

性格安靜的她,默默地把這份痛苦藏匿起來,按時上課、堅持出晨功,當同學都跑出去拍廣告時,她安安靜靜地讀書、學習,做一個不合羣的乖學生。

她把努力交給了時間,而時間給了她最好的回答。

大二時,袁泉出演了人生的第一部電影——《春天的狂想》。憑藉着精湛的表演,她一舉拿下金雞獎最佳女配角。

《中國機長》票房破14億,這個女人火了:孤獨,是她最偉大的才華

導演滕文驥毫不掩飾對她的欣賞:“這個女孩不得了,將來一定會非常火!”

之後袁泉又出演了霍建起導演的《藍色愛情》。影片中,她微微一笑,美得讓人挪不開眼神,卻又害怕多看她一眼。清澈的雙眸中帶着一股深邃的魔力,曾讓多少男青年淪陷其中,無法自拔。

《中國機長》票房破14億,這個女人火了:孤獨,是她最偉大的才華

憑藉着這部影片,她又拿到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女演員。彼時,她大學尚未畢業。

2002年,袁泉和倪萍合作,出演《美麗的大腳》,影片中她剝掉文藝女青年的外殼,用演技塑造了一個下鄉支教的都市女青年,並再度獲得金雞獎最佳女配角。

《中國機長》票房破14億,這個女人火了:孤獨,是她最偉大的才華

她還是《小魚兒與花無缺》裏醫術高明的姑娘,那個你可以忘記江玉燕和鐵心蘭,卻唯獨不能忘記的愛恨無悔的蘇櫻。

2004年,27歲的袁泉徹底火了。出道5年,囊括三項演技大獎,電視劇又幫她打開了國民知名度。用現在的話來說,她是演技與流量兼備,這樣的優質演員,未來絕對不可估量。

然而,在名利的金字塔上,袁泉不帶一絲留戀地抽身離去。

大紅之後,人們幾年之間沒有在熒幕上看到她的出現。而話劇舞臺上,留下了她日復一日排練、演出的身影。

《中國機長》票房破14億,這個女人火了:孤獨,是她最偉大的才華

“舞臺纔是我的畢生所愛,每天除了讀書上課,我想24小時住在劇院。”袁泉對自己的選擇,從未動搖。

她活得清醒而自知,慾望很少但很強烈,話劇是她此生不能拋卻的信念。

這條路上鮮有霓虹閃爍、鮮有鑽營奔競,它是演藝圈中一條少有人走的路,看似有些形單影隻的孤獨,但樂在其中的人,此生無悔。

03

相比於電影和電視劇,話劇的需要投入的精力更多,獲得的曝光度和收入卻低很多。

一場話劇,幾個小時的表演要一氣呵成。臺詞、走位、情緒要求逐一到位,沒有NG的機會,沒有修正的可能。表演難度係數非常高,對演員的體力也是一種極大的考驗。

《中國機長》票房破14億,這個女人火了:孤獨,是她最偉大的才華

袁泉清瘦的身形,似乎很難扛起話劇的重壓。而她卻一場一場地堅持下來了。她似乎是天生爲舞臺而生的人。

十二歲上臺唱《霸王別姬》,袁泉唱哭了。很難說是角色感動了她,還是扮演角色的她感動了自我。

那一瞬間,她體會到了舞臺的美妙。

《中國機長》票房破14億,這個女人火了:孤獨,是她最偉大的才華

舞臺下等待排練的袁泉,喜歡坐在角落裏,看別人表演,有一種“我不存在”的企圖。

而舞臺之上,袁泉哪怕折斷骨頭,付出生命,也要站在上面。

演出《趙氏孤兒》時,袁泉不慎從舞臺跌落,鎖骨骨折。休養兩年之後,她帶着六根鋼釘一根鋼條釘好的鎖骨,重返舞臺。

《中國機長》票房破14億,這個女人火了:孤獨,是她最偉大的才華

她的第一部話劇,是與劉燁合演的《琥珀》。香港首演時三天內預售達到3000張,創下香港話劇的銷售紀錄。

2006年,她出演《暗戀桃花源》,開場時她坐在鞦韆上,眉目低垂地說出開場詞:“好安靜啊,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安靜的上海。”

她只開口這一句,便讓當年的“雲之凡”扮演者林青霞淚灑臺下。

生活中的袁泉,沉默多過熱鬧;舞臺上的袁泉,百變多過單一。

她是純潔的雲之凡,她是獨立的簡愛,她是堅韌的家珍,她是深情的白蛇。

《中國機長》票房破14億,這個女人火了:孤獨,是她最偉大的才華

有人評價她的演技,說了這樣一句話:

“有些人,演了幾百個角色,卻只是演了自己。

袁泉是,演了幾百種自己,幻化成不同角色。”

分不清是角色賦予了她力量,還是她賦予了角色以信念。幾百場演出,她傾盡所有地去詮釋着舞臺上的角色。

這份付出,讓她幾乎囊括了話劇節全部的獎項。

2007年,年僅30歲的袁泉入選“中國話劇百年名人堂”,成爲中國話劇史上最年輕的名人堂成員。

《中國機長》票房破14億,這個女人火了:孤獨,是她最偉大的才華

2013年,憑藉《簡·愛》獲得中國戲劇表演界的最高榮譽梅花獎。

自此,她成爲中國戲劇界梅花獎、學院獎、金獅獎大滿貫得主。

對於這些榮譽,袁泉依舊看淡:“專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業,令我很快樂,也很滿足。”

熱愛太沉重,喜歡剛剛好。

她說,她是一個守着戲找上門來的演員,遇到喜歡的角色纔去演。而偏偏,吸引她的角色都出現在話劇裏。

“選擇讓我心動的角色,就像孩子按自己偏愛的口味選擇棒棒糖一樣,僅此而已。”

袁泉憑藉着“一己私心”選擇角色,卻恰好活成了觀衆眼中“執着”“堅守”的模樣。

她如一個獨行的修道之人,守着自己的一寸方圓,劃出了一道與衆不同的人生軌跡。

04

袁泉說,孤獨其實很強大,它讓你既不會奢望也不會依賴。

事業上如是,愛情上亦是如此。

2009年,相愛十年的袁泉和夏雨結婚了。他們回到母校拍攝了一套素雅隨性的婚紗照。

《中國機長》票房破14億,這個女人火了:孤獨,是她最偉大的才華

袁泉一襲白色長裙,夏雨身穿白襯衣,一對璧人,無需任何多餘累贅的裝飾,袁泉連頭飾也沒戴。牽着手在校園裏遊蕩,彷彿又回到十年前的青春記憶裏。

他們的愛情被網友奉爲天作之合,從校園走向白紗,他們一直是人們心中的金童玉女。兩人姓名似乎命中註定要聯結在一起,那麼工整登對。

《中國機長》票房破14億,這個女人火了:孤獨,是她最偉大的才華

一段長跑十年的感情,並不容易。感情沒有一帆風順,兩人曾因種種原因分手,袁泉談及這段感情也從不故作瀟灑,她說自己和夏雨,貴在堅持。

“我們在一起未必100%好,有時只有30%的好。可是,每當這種時候,我就會提醒自己,我們可能到了一個瓶頸期了,這時候不是要放棄,而是更要看重以前珍貴的東西,再往前走一走積極面對,可能就豁然開朗了。”

正如夏雨所說的那句話:“最好的辦法不是要找個100%的人,而是兩個人加起來爭取達到100%。”

《中國機長》票房破14億,這個女人火了:孤獨,是她最偉大的才華

孤獨、脆弱的感受,是人性中必然存在的。而學會與孤獨共處,是我們一輩子要學習的命題。

廖一梅有一個關於愛情的論述:“愛情,即使是一件悲哀的事,也是所有悲哀的事中,最美好的。”

袁泉覺得,這句話很悲觀,但是很美。

“活在這世上,每個人生命裏總有一樣東西,讓你的生命貴重如同珍寶。”

看透愛情的可悲,才能更加懂得愛情的珍貴。袁泉懷揣着一份清醒的孤獨,在結婚生子的煙火洗禮中,獨自出塵不染。

《中國機長》票房破14億,這個女人火了:孤獨,是她最偉大的才華

有人多年前曾在798的兒童美術機構看到她送女兒去上課。近兩個小時的課程,她和其他的家長一樣坐在沙發上等。

不同的是,她每次都看自己帶來的書,從不玩手機聊天。她看書的時候很專注,很安靜,讓旁人都不忍打擾。

一個孤獨的人,最知道的是如何與自己相處。

她可以守着一份並不是滿分的愛情直到白頭,也可以在瑣碎的生活裏保持着內心的清冷與獨立。

05

亦舒說過:“做人凡事要靜。靜靜地來,靜靜地去,靜靜努力,靜靜收穫,切記喧譁。”

這句充滿氣韻的話,是對袁泉一生最好的註解。

在演完《我的前半生》後,不少人說袁泉太瘦,顴骨高,皺紋多,言下之意她的年齡大了,長相已經不夠飽滿。

她的回答是:“契訶夫的一些話劇,必須是要四十歲以後的臉才能演。”

你眼中看到的是衰老,而我眼中看到的是人生。

《中國機長》票房破14億,這個女人火了:孤獨,是她最偉大的才華

黃渤稱她爲:“這是時代最好的女演員之一。”

韓寒說:“遇上一個好演員,就是希望有幾萬尺的膠片永不停機。”

她的實力,擔得起專業人士的讚美,也撐得起觀衆雷鳴般的掌聲。

她做人低調,做事踏實,就像《木槿花》那首歌的獨白:

“沖繩有很多隨處可見的花朵,顏色都非常地絢爛,非常地純粹,但是並不做作。木槿花的意義在於:溫柔的堅持。所以當我看到這朵花的時候心裏會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感動。”

她的身上,有一種溫柔的堅持,叫做信念感,那是她對事業和生活最純粹的樣子。

生命可以無關乎金錢與地位,可以遠離名利與喧囂,而把目光聚焦在叫做“愛”的選擇上。

這樣的人看起來很傻,走在一條人煙稀少的路上,似乎有些孤立無援。

但不是每個人都懂得,孤獨不可恥,假裝很合羣纔是真的悲哀。

袁泉的孤獨,是她此生最了不起的才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