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段段普普通通的文字,這是一個個催人淚下的故事,這裏記錄着一個雙警家庭"戰疫"足跡。儘管他們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是,從他們樸實無華的語言,無怨無悔記述,卻反襯出了他們平凡中的偉大。

這一段段文字的主人是中牟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巡邏大隊案偵中隊副主任張浩寫下的。他的"抗疫"執勤地點是鄭開大道中牟與開封交界處。他的妻子趙勇梅,是開封市尉氏縣公安局的一名戶籍民警。疫情期間一直在單位備勤,並參與疫情排查工作,解決疫情期間民衆急需辦理的戶籍業務問題。讓我們一起通過閱讀這一段段文字,走進他們的心靈,領略他們作爲一名人民警察的胸懷和氣概。

(張浩在卡口上執勤)

2020年1月25日 初一 晴

今天初一,和妻子孩子在一起喫過早飯,說好的和妻子明日一起回孃家的,收拾完畢就帶着孩子們準備去超市置辦禮品。大兒子也吵着要明天去姥姥家,妻子在反覆的教兒子拜年祝福語,一家人難得的其樂融融。這時候接到單位的電話,因武漢爆發新冠肺炎,所有民警取消休假,全部返回工作崗位。不一會,妻子也接到了單位同樣的通知。我們夫妻相視一笑,回家的念頭只能打消。但最放心不下的是兩個年幼的孩子,大兒子不滿四歲,小二孩纔剛滿一歲。岳父岳母身體不好年事已高。我和妻子焦慮着,我們知道,都要去防疫第一線,妻子在開封市尉氏縣公安局,離中牟縣城還有一個小時的車程,兩個孩子該如何安置?

正在我和妻子思慮之際聽到了敲門聲,鄰居大姐帶着孩子來我家玩,當知道我和妻子都要返回工作崗位的時候,對我們說,你們放心的去吧,我們都放假了,孩子沒人照顧就放心地交給我們,你們服務大家,現在就讓我們也服務一下你們。現在疫情這麼嚴重,孩子送出去也不安全。聽到鄰居大姐的話,想人家也有孩子,怎麼好意思再把兩個孩子送過去,本想好意謝絕,卻在鄰居大姐堅持下答應了,我和妻子心裏滿滿的感動。

(卡口上的黨員突擊隊)

2020年1月26日 初二 小雪

天剛亮,我和妻子將熟睡的孩子叫起來,妻子在爲孩子們收拾東西,我去敲開了鄰居大姐的門,妻子將尿布、奶粉等物品交給鄰居大姐,並反覆交代後,四歲的大兒子乖乖的跟着鄰居大姐走了,還不忘對我們說:"爸爸、媽媽你們去打病毒吧,我和弟弟都會乖乖的。"小兒子卻拉着媽媽的手哭着要抱抱,大兒子拉着弟弟的手說:"弟弟乖,哥哥保護你,哥哥長大了也當警察,保護你,保護大家。"妻子瞬間淚目了,我用力握了握妻子的手,彼此安慰着轉身離開。

8點整,我冒着紛紛揚揚的小雪,準時趕到了我的執勤卡點,鄭開大道鄭州和開封的交界處,根據縣公安局和大隊的統一部署,我們負責對過往車輛人員進行登記、排查、量體溫、講解疫情的相關情況和政策、並對重點地區車輛人員進行勸返。就這樣,一身警服,一個口罩,便開始了一天緊張的工作,今天由於下雪,天氣很冷,鄭開大道又是往返鄭州和開封的主幹道,車流量格外的大。中午,趁着輪換喫飯的空隙,給妻子打了電話,得知妻子也開始了疫情排查工作,在相互提醒注意安全後,又投入到工作中……

(忠誠履職)

2020年1月27日 初三 晴

今天的工作依舊和昨天一樣,作爲雙警家庭的我們最怕過節,越過節越繁忙已經成爲了常態,上班六年來,很少回老家,越是節假日越不能鬆懈。本來領導特意安排讓我在家過一個春節,但是誰都沒想到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我老家是南陽的,和湖北接壤,從官方信息可以得知,家鄉已經成爲了河南的重災區,作爲兒子,也時刻爲父母擔心着。中午我懷着內疚的心情給父母撥通了電話:

"你們執勤冷不冷,晚上要穿厚點!"

"不冷,放心吧。"

"能喫上飯嗎?"

"能,伙食好着呢!"

"孩子呢?"

"孩子媳婦在家帶着呢,都好好的。"

在反覆囑咐注意安全後,父母掛斷了電話,而我的心裏卻有說不出的滋味,我已經到了而立之年,也爲人父母了,但是在父母面前,我們始終是孩子,父母一把年紀,卻還在擔心和掛念着我們,看着在路燈下凍的不斷跺腳的同事,看着喫完沒來得及收拾的泡麪,想想一樣在單位備勤的妻子和寄託在鄰居家的孩子……我能做的,只是讓他們多一點安心,少一點擔心。

(簡單的工作餐)

2020年1月28日 初四 晴

疫情比想象中嚴重,擴散迅速,數據更新不斷增加,我們工作也越來越忙,每天盤查上千輛車,並需要對所有人員進行測量溫度,詢問居住及旅行史,並一一做好登記,雖然辛苦,但是,在工作中,有羣衆對我們說你們辛苦了、有羣衆問我們怎麼喫飯、有羣衆非要送給我們口罩、有孩子隔着車窗叫我們警察叔叔,這一切,對我們而言,得到肯定,就是最大的鼓舞。這些天來,沒有一個人抱怨,沒有一個人退縮,因爲我們知道,疫情面前,我們不能退!

(和家人視頻截圖)

2020年2月8日 正月十五 晴

今天是元宵節,本應該抽空陪妻子和孩子到街上看看花燈,煮一鍋湯圓,喫在嘴裏,甜在心裏,然而由於疫情肆虐,還是堅守在執勤崗上。不過今天中午忙裏偷閒和孩子視頻一下,當視頻打開,孩子的第一句話就說:"爸爸,我想媽媽你們兩個了..."孩子還用那稚嫩的話語說:"爸爸你要帶好口罩,病毒是個大壞蛋,你和媽媽你們兩個把病毒打敗了,你們就能回來了。"儘管兒子是這樣說,但是兒子在視頻裏哭着叫爸爸!爸爸!這個時候我的心裏真可謂是五味俱全。

掛斷視頻後,我給妻子發了信息,你晚上抽空早點回去,看看孩子們吧。妻子說,多羨慕別的夫妻啊,能夠一起喫飯聊天,能夠一起逗逗孩子,哪怕是會因爲意見不合爭吵幾句我都願意。我知道妻子在抱怨,可是妻子的訴說卻是事實。妻子說她多希望自己不是警察啊,不是警察就不會那麼的認同和理解這份工作。妻子明白雙警家庭就是雙倍的責任和擔當,我們義無反顧!看着妻子的朋友圈多了一條動態,:"不嫁,警察是我的,我是人民;嫁了,警察是人民的,不是我的。像我們這樣的雙警家庭,誰又是誰的?

(張浩的妻子在工作)

2020年2月21日 正月二十八 晴

肆虐的疫情終於開始收斂了,從官方報告的消息,確診病例已經十幾天接連下降了,用現在流行的話說,陽光總在風雨後,我們可以相信,寒冷的春天即將過去,萬花芬芳的春天就要來到。

今天有一點空到家拿一下換洗的衣服。從執勤卡點到家已經深夜了,看着已經睡下的妻兒,作爲丈夫,作爲父親,或許我不夠稱職,甚至說是充滿愧疚,我也不止一次在問自己,選擇這一份職業後悔嗎?甚至有朋友問我和妻子都在疫情一線怕過沒有,我想這個答案很簡單,看看年過半百,57歲身有疾病依舊在一線帶病堅持工作的中隊長王長安、想一想爲了孩子能見一見自己的爸爸,連夜給在一線執勤的丈夫梁紅凱送夜宵的妻子,再看看身爲獨生子且未婚的古國都和胡衛強,他們,都和我並肩在一線,都和我在承擔一樣的風險。或許,他們就是最好的答案。

(生活中的張浩夫婦)

編後話:當記者採訪張浩時,儘管這位出生於1990年的年輕人在日記裏洋洋灑灑,面對記者的詢問,他卻不善言語,但最後他還是說出了幾句發自內心的話。他說:"從報考警校那一刻起,我就知道,身着警服,肩扛使命,現在我只能說:疫情不退,警察不退,我要做最美的逆行者,這不是口號,我們夫妻二人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動去踐行,彼此鼓勵,相互扶持。"

(中牟縣交警大隊宣傳科:胡云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