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童聲裏的中國”再添碩果!《青銅葵花》獲紫金藝術節新創劇目“特別獎”

10月27日,通州傾力打造的大型兒童劇《青銅葵花》獲“2018江蘇紫金文化藝術節”新創劇目“特別獎”。本屆藝術節匯演新創劇目21部,《青銅葵花》是唯一獲此獎項的兒童劇。該劇是目前正在全省火熱巡演、好評如歌的新品,也是南通市通州區“童聲裏的中國”少兒藝術創研活動基地繼《田夢兒》獲省“五個一工程獎”之後打造的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高度融合的少兒藝術精品。

該劇製作人張鋒代表劇組領獎,他說:

“《青銅葵花》頗具戲劇表現力,戲好看、歌好聽、故事很動人。青銅和葵花遭遇的一連串苦難構成一個個懸念,足夠吸引觀衆。這兩個孩子在苦難中的堅強抗爭和成長,構建出全劇的舞臺行動,情感和性格的豐富爲人物刻畫提供了最大的原動力。目前,在全省巡演每天三場,場場爆滿,感動一片。‘苦難中的美麗’主題,對當今幸福生活的孩子,具有深刻的教育價值。”

關於《青銅葵花》

該劇由“童聲裏的中國”少兒藝術創研活動基地名人工作室專家、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曹文軒親筆授權改編,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明辦出品,“童聲裏的中國”少兒藝術創研活動基地、江蘇省少年兒童文化促進會承製,常州市金壇華羅庚藝術團演出。

該劇演繹了一個感動人心的故事:一個可愛的小女孩葵花洪水獲救後被收養,和農村啞巴男孩青銅成了兄妹,互相呵護,共同成長。他們一起經歷了貧窮的生活,也經歷了“苦難中的美麗”。全劇擷取原著中收養、讓學、活着、離別等動人片段,希望今天的孩子能體會到面對艱難和挫折的態度,汲取在逆境中奮發向上的勇氣和力量。原著作者曹文軒在觀看演出後表示,非常感謝將這部長篇小說很有主見地、很有藝術水準地演繹。能讓這臺劇走多遠,就讓它走多遠。

全省公益巡演ing

兒童劇《青銅葵花》全省公益巡演共安排300場,自10月10日在通州啓動以來,始終緊鑼密鼓地進行着,已經跨越南通、啓東、海安、如東、鹽城、建湖等多個市縣,已演出100多場,受益12萬餘人。巡演所到之處,受到當地學生、老師、家長和社會各界的熱烈追捧,引發強烈共鳴和一致好評。

近日,該劇走進原著作者曹文軒家鄉“油麻地”,精彩呈現。演出以“油麻地”爲背景,場地擠滿了來自本村的男女老少。“哥哥,你光腳冷不冷……”當感動人心的情節在油麻地一幕幕展開時,不僅讓現場觀衆直觀地感受到劇中的場景與氛圍,也擊中了他們內心的情感共鳴。看到青銅把僅有的上學機會讓給了葵花,爲了葵花自己賣了腳上的蘆花鞋,光腳走回家時,現場的觀衆們眼眶滿含淚水。後來當青銅發瘋一般地追趕返城的葵花,面對葵花的突然出現,最終喊出了“葵花”的名字。故事深深打動了油麻地的觀衆,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感動的淚水。一位現場的小觀衆表示:“在自己的家鄉看到這麼好看有有教育意義的兒童劇,讓我覺得自豪同時也是一種激勵,我要像青銅哥哥一樣去呵護和關愛身邊的人,傳承我們油麻地人樸實善良的可貴品質,愛家鄉、愛自然,愛他人,即懂得收穫、感悟愛,又學會回報、付出愛。”

觀後感

在南通巡演時,通州區興仁小學校長顧建鋒觀劇後感慨不已,甚至幾度哽咽,他說:“演員爲孩子們生動還原了曹教授原著中青銅和葵花的形象,大愛無言的劇情感人至深、發人深思,是送給全校師生最好的禮物!”

南京工業大學教授張曉說:“本以爲是兒童劇,不會有多少思想深度,沒想到這部兒童劇卻達到了很高的思想深度。我幾次都被感動得不由自主地流淚了。享受了這麼好的音樂劇,故事雖簡單,寓意卻深刻!歌聲很曼妙,演員甚敬業。劇情高潮時情不自禁淚流,雖說滿臉是淚,卻依然有笑容,這就是此劇最具感染力之處。雖窮,雖苦,但舞臺畫面,演員表演,歌詞臺詞及音樂處處洋溢着樂觀情緒,每個人都快樂地過着每一天,快樂地成長。

南京市白雲園小學華千尋同學說:“看完《青銅葵花》這本書,又觀賞了據此改編的兒童劇,我對裏邊的人物有了更立體的認識,總感覺他們從書裏走了出來。聰穎、堅強又懂事的葵花讓我喜歡,善良、正義又貼心的青銅讓我感動。他們不是親兄妹,卻勝似親兄妹。尤其最後一幕青銅終於開口用生澀的聲音喊出‘葵花’的時候,我忍不住淚水充滿了眼眶,真情終究可以讓奇蹟發生!”

據悉,本屆藝術節從2018年9月29日持續至10月27日,凸顯“紫金”品牌,秉承“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主題。藝術節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是對近年來江蘇文藝工作創新發展成果的集中檢閱和展示。新創舞臺刷目會演、優秀舞臺劇目參演、外邀劇目展演、音樂會、大學生戲劇展演等各類演出50多場。根據藝術節評獎方案,專家評審團從21部新創劇目中評選出“優秀劇目獎”“特別獎”和“優秀表演獎”;以各設區市羣文廣場演出爲主要依據評出“優秀組織獎”。同時,評選出2018“江蘇最美文藝志願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