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保健护理】身体这些地方疼痛?多是经脉不通!快学三个动作,给身体“通一通”

生活中,有人感觉浑身不适,但又没有明显的疾病症状,很可能是“经络不通”惹的祸。

快看看你有没有这些症状! 4个表现说明“经络不通”

1捏肉感觉痛

随手捏起身上的肉,如果有明显痛感,则表明经络不通。

这是因为,气血流通不畅,肌肉的柔韧性降低,对疼痛的敏感性也会增加。

2舌下色深暗

对着镜子,将舌尖翘起,若观察到舌下络脉色深暗,脉管怒张,是气血不通、瘀血停滞于脉管所致。

3过血不明显

用一只手攥住另一只手的手腕一分钟,然后突然松开,若有一股热流直冲手指尖的感觉,则说明经络是通畅的,反之则经络气血运行欠佳。

4平躺腹部凸出

健康人平躺,腹部应当是凹陷的,若平躺时腹部凸出,是气血经脉不通,水湿痰饮等瘀滞的表现,以胖人多见。 敲敲打打通经络

1敲手臂

2敲肩颈

3敲胸腹

4敲带脉

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因此,这些疼痛,也是经络不通哦! 老寒腿

一场雨一场寒,许多老寒腿朋友常有腿脚冰冷、麻木、酸痛的不适症状,尤其是下雨天,往往走几步路都很难受。

不妨学一个对缓解老寒腿疼痛很管用的动作:抱膝滚动。

方法很简单,仰卧在床上,弯曲膝盖,然后双手抱膝做前后来回滚动,就像不倒翁一样。

刚开始练习时可以量力而行,每次连续做3~5个动作即可,适应后可增加至每次10个,每天做2~3次。

这个动作时,腰部、髋关节、腿部的肌肉都会收缩,能促进腰、腿的血液循环,膝盖和脚的血流自然也会变顺畅。 腰肌劳损

最常见的腰痛原因就是腰肌劳损,原因是人们每天坐着不动,容易因气血凝滞而引起腰肌劳损,出现酸痛、僵硬、无力感等。

建议经常久坐的人群可以经常练习一个动作:俯身攀足。

具体方法是,坐在床上两腿伸直,两手前伸,尽量抓握脚掌(够不到脚时,抓握小腿也可以),而后勾紧脚尖,坚持几秒后放松,重复上述动作。

做这个动作可以帮助你调整、拉伸腰肌纤维,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肩周炎:甩胳膊画圈

肩周炎早期症状为经常性肩关节疼痛、活动不利、有僵硬感、局部畏寒、夜间疼痛明显,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臂放射。

肩周炎其实就是肩膀上的一块“冰”,把肩膀的血、气及各种营养物质都给冻住了,它们动不了,就只能被堵在那,想要不痛,就要把“冰”给化掉。

中医认为,动能生阳,人一运动起来,阳气就生发了,“冰”也会跟着化了。

专家建议,甩胳膊画圈可以从小圈开始,每天根据自己的情况画几十次,次数再多点都可以,量力而行即可。

正着画完倒着画,胳膊酸了、痛了停下来。这种方法很简单,无论是走路还是看电视的时候,都可以做。

温馨提示:以上动作仅有缓解作用,需量力而行。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可配合针灸、按摩、推拿、拔火罐等中医疗法。

来源:养生固本健康人生、生命时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