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東北二人轉“四大名旦”之一的她,在90年代初,名氣可不亞於潘長江,作爲首位將二人轉藝術引進央視春晚的演員之一,她不僅演藝出彩,長相也是非常的靚麗,在當時可以非常受觀衆的喜愛。

她在1993年在央視春晚的舞臺表演小品《老拜年》,當年這個小品也許反響一般,現在回看卻極爲經典。

在1996年,她又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和潘長江一同搭檔演唱的那小品《過河》,可是獲得超高的反響。因爲這次表演,她和潘長江都因此走紅,特別是她長相俊俏、清新可人。當時有位作家還這樣評價她,她即使站在舞臺上不動,都有人愛看,確實太過靚麗了。

然而就是這麼一位擁有如此實力,當年如此紅火,甚至可以更爲紅火的閻淑萍卻沒能像宋丹丹、潘長江那樣一直活躍大屏幕,成爲大明星。

春晚小品演出走紅後,她依舊迴歸於她的二人轉表演

閻淑萍她1963年生於黑龍江,1979年考入黑龍江龍江藝術團,1983年開始,在黑龍江開啓了二人轉表演,多次匯演都獲得很不錯的成績。

第二年,她調入吉林省民間藝術團,那幾年裏她參加了很多二人轉表演,像《豬八戒拱地》、《三調芭蕉扇》等二人轉表演,都獲得很好的名次。所以說在80年代中期,閻淑萍的名氣就響亮東北三省,當年在東北地區,其名氣還真不小於宋丹丹和潘長江。

到了90年代,隨着閻淑萍名氣的增長,她也開始被邀請參加央視的表演,和趙潘長江都有過搭檔演出。特別是和潘長江搭檔演出的《過河》,很快讓觀衆熟知。

然而,這位當年在央視走紅的二人轉演員閻淑萍,她卻沒有藉着走紅時的名氣乘勢在小品和影視劇中擴展自己的戲路。

也許低調的閻淑萍是真的熱愛二人轉表演吧,走紅後她又回到了吉林民間藝術團,專注於她的二人轉表演。不過,在90年代和本世紀初,二人轉表演還是很喫香的,1999年,閻淑萍還被評爲二人轉“四大名旦”之首。還曾獲得北京國際曲藝節最高獎——“牡丹獎”。

由此可見,閻淑萍在二人轉曲藝方面確實頗有成就,這也許也是她一直鍾情於二人轉表演的緣故吧。

隨着二人轉的慢慢“沒落”,沒有轉型的閻淑萍就這樣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這個時候,閻淑萍並沒有想着轉型,讓自己的戲路更加寬廣些,所以閻淑萍受到的關注度也就越來越少了。

曾經有人在採訪中說到閻淑萍時,就說到如果當年閻淑萍轉型到小品、影視劇發展,那麼她的名氣也許不亞於現在的宋丹丹。確實如此,有表演天賦,又有長相的她,優勢比宋丹丹還要強啊。

當然,潘長江名氣也不差,喜劇戲劇拍攝無數,多年登上春晚舞臺,也有喜劇表演藝術家的桂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