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醫路有我GENETI

作者:付強,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心血管外科

心腦血管疾病是我國成人死亡的首因,冬春交替季節,同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時期。血壓水平與心血管疾病發病和死亡風險之間存在密切的因果關係。

近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形勢嚴峻,老年人及有基礎疾病患者感染後病情較重。廣大高血壓患者既要防控疫情,也要注意血壓控制,保護好心腦血管。

1. 控制情緒,不必恐慌

良好的情緒有助於血壓的控制,不必要的恐慌可能會導致血壓的升高和不穩定。我們有充足的信心和把握打贏這場「防疫戰」。

2. 在家監測血壓

可以購買便攜式血壓計,每日在家量血壓,減少接觸感染的風險。

對初診高血壓或血壓不穩定的高血壓患者,建議每天早晨和晚上測量血壓,每次測 2~3 遍,取平均值;連續測量家庭血壓7天,取後6天血壓平均值。

血壓控制平穩且達標者,可每週自測 1~2 天血壓,早晚各1次;最好在早上起牀後,服降壓藥和早餐前,排尿後,固定時間自測坐位血壓。

家庭血壓監測的高血壓診斷標準:平均收縮壓 ≥ 135mmHg 和/或舒張壓 ≥ 85mmHg。

3. 非急重病情少去醫院

病情有輕重緩急,血壓控制尚可又無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少去醫院以免交叉感染。若出現血壓過低、難以控制的高血壓(收縮壓 ≥ 180mmHg 和/或舒張壓 ≥ 120mmHg)、劇烈頭痛伴有噁心嘔吐、視力障礙、急性胸悶胸痛或是危重不確定的情況,可以到醫院急診就醫!

4. 按時規律服藥

病友們千萬不能因爲身邊的藥即將用光,特殊時期出行不便又具有一定風險,就自行減藥甚至停藥。可到藥店或醫院普通門診及時配藥。

5. 生活管理

俗話說「每逢佳節胖三斤」,新春佳節再加上在家防疫,生活上難免會有些「放肆」。但請病友們還是不要忘記:要低鹽低脂、營養均衡、戒菸限酒、避免熬夜、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控制體重。

無法出門運動,在家進行簡單適量的拉伸運動和肌肉鍛鍊對控制血壓也有所幫助。

6. 保護自己是對自己、對社會的負責

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有效控制並最終戰勝疫情,但在抗擊病毒一線的醫護人員需要寶貴的休息時間,醫療防護物資也較爲短缺。在這特殊時期,保護好自己、節約醫療資源,就是對防控疫情最大的幫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