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冷了,火鍋成了人們喫飯聚餐的首選。然而,最近網上流傳着這樣的說法,火鍋湯煮的時間越長,湯里亞硝酸鹽的濃度就越高,喝久煮的火鍋湯會中毒。這是真的嗎?一起隨着主播瞭解事情真相吧~

亞硝酸鹽主要來自涮火鍋時加入的蔬菜類食材,比如菠菜、莧菜、甜菜根、白蘿蔔、生菜等,在還原細菌或蔬菜內源性硝酸鹽還原酶的作用下,硝酸鹽會轉化爲亞硝酸鹽,進入火鍋湯。

在加工肉類中作爲食品添加劑使用的亞硝酸鹽,也會在涮煮過程中進入火鍋湯。但火鍋湯裏的亞硝酸鹽含量並沒有傳說的那麼多,大家沒必要有太多的顧慮。

亞硝酸鹽攝入量達200毫克以上就有可能引起急性中毒,讓人體內的血紅蛋白失去輸氧能力,導致組織缺氧。

實驗顯示,如果要引起亞硝酸鹽中毒,需要人一次性喝2000升火鍋湯,相當於三四個浴缸的容量。而一般人喫火鍋,等到喫完的時候基本已經很飽了,很少喝湯,就算喝湯也就一小碗,很難達到引發亞硝酸鹽中毒的量。

不過,雖然久煮的火鍋湯不能令人急性中毒,但並不意味着不會給人體帶來不良作用。相對於火鍋湯中的亞硝酸鹽,湯中的嘌呤才更應引起人們的重視。因爲動物內臟、牛羊肉、海鮮等嘌呤含量較高,涮煮時會不斷溶到火鍋湯中積累,而過量的嘌呤會對痛風、關節炎、血尿酸高、高血壓等人羣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有這些疾病的人千萬不要喝久煮的火鍋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