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家有,李吉奎。

林家有,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著有《孙中山振兴中华思想研究》等。参与编撰《孙中山思想全集》、《孙中山年谱长编》、《孙中山全集续编》。

李吉奎,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著有《孙中山与日本》等,参与编撰《孙中山思想全集》、《孙中山年谱长编》、《孙中山全集续编》。

宋美龄对于自己的婚事,曾有过明确的说明。据载,1939年3月,她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表示:“她和蒋介石的婚姻完全是她自己的主张,并且是她自己一一说服了母亲、大姐和哥哥宋子文,取得了他们的支持。她为何爱上蒋介石? 她说:最根本的原因,是她自幼崇拜英雄。她多次听到孙中山夸奖蒋介石,说他是个了不起的人才。1922年,宋美龄在孙中山家里,第一次遇见蒋介石,感到他确实是个英雄人物”。“这项婚姻自始至终是我自己作主,自己主动的,与我阿姐何干? 可笑的事还多,别人还造谣说,和我结了婚,才走英美路线,更是天大笑话”。“还有更大的笑话哩! 说是上海青帮头领杜月笙掌握了委员长;又说,我哥哥保罗(宋子文)不同意我的婚姻,杜月笙一威吓,他就屈服了! 你想想,杜月笙再了不起,不过是上海的一个帮会头领,

蒋委员长统领百万大军,还对付不了一个帮会头领? 还要受他的指使? 你们去看看,杜月笙见到委员长何等慕顺,何等献殷勤”。蒋介石确实不是平庸之辈。从1922年到1927年,仅仅是短暂五年时间,蒋介石的地位便发生了神话般的变化。

陈炯明

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部在广州发动兵变,孙中山在“永丰”舰上指挥军队平叛,坚持一个多月时间。6月23日日孙中山迁上“永丰”舰,25日蒋介石从上海起程赴粤,29日抵广州直奔“永丰”舰见孙中山②。蒋介石在孙中山遇难时,千里来救援,孙中山万分感激,因此对蒋介石给予重用。1923年8月,孙中山决定派蒋介石率领“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前往苏联考察军事,“目的在与苏俄共党高层干部接触,尽可能对苏俄作广泛的了解”。考察团成员包括沈定一(中共党员)、张太雷(中共党员)和王登云。

代表团在上海与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秘密会谈后携带马林给当时苏俄领导人列宁、托洛茨基和齐契林(当时劳农政府外交总长)诚挚的推荐函,于8月16日由上海启程,25日从满洲里越过中苏边境,经过大约两周的旅程抵达莫斯科。代表团在苏活动为期三个月。其间蒋介石广泛地与苏共的党、政、军领导人会晤,访问了许多地方,对苏联的党务、军事和政治进行了考察。

孙中山和其他志同道合者

通过考察,蒋介石虽然钦佩苏联的建设意愿与活力,但另一方面又使他产生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政策的怀疑。尤其是苏方图占外蒙古及对孙中山积极设计的“西北军事计划”毫无兴趣,刺激特别深刻。故他日后回顾说:“我考察苏俄归来后的结果,是使我冷静下来,我深信和断定本党联俄、容共的政策,虽可有助对抗西方殖民主义于一时,但在我们革命奋斗的过程中决不能达到国家独立自由的目的;更感觉苏俄所谓‘世界革命’的策略与目的,比西方殖民主义,对于东方民族独立运动,更是危险与具有威胁性。”蒋介石回国后便反对孙中山的联俄政策。

1924年1月24日,孙中山派蒋介石为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长。2月21日,蒋介石具禀孙中山,并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坚辞筹建陆军军官学校的工作,离粤归乡。几经孙中山函电催促,坚不准辞,并派戴季陶等赴浙江奉化转达准许蒋介石不闻政、专办学校的要求,蒋才于4月14日起程重返广州接受陆军军官学校校长职。21日蒋到广州即见孙中山,26日莅黄埔,入军校视事。蒋介石岂是不欲与闻党政之人? 当时他即强烈要求孙召胡汉民、许崇智返粤,以胡取代杨庶堪任广东省长,许总粤军,并罢禁烟督办杨西岩职。果然如愿,蒋本人也被任为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孙中山决策联俄后,广东形势发展很快。

黄埔军校

1924年举行的中国国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蒋介石仅是列席会议。他从这年夏天开始,以黄军校校长的身份办校、练兵(校军、教导团),参加镇压商团和两次东征,镇压杨希闵、刘震寰滇桂叛军。在1926年“三二○中山舰事件”后,他成为广东革命政府党、政、军的实际掌权人。

《宋美龄传》,中华书局2018年版

编辑: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马巧玲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