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家有,李吉奎。

林家有,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從事中國近代史研究。著有《孫中山振興中華思想研究》等。參與編撰《孫中山思想全集》、《孫中山年譜長編》、《孫中山全集續編》。

李吉奎,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從事中國近代史研究,著有《孫中山與日本》等,參與編撰《孫中山思想全集》、《孫中山年譜長編》、《孫中山全集續編》。

宋美齡對於自己的婚事,曾有過明確的說明。據載,1939年3月,她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表示:“她和蔣介石的婚姻完全是她自己的主張,並且是她自己一一說服了母親、大姐和哥哥宋子文,取得了他們的支持。她爲何愛上蔣介石? 她說:最根本的原因,是她自幼崇拜英雄。她多次聽到孫中山誇獎蔣介石,說他是個了不起的人才。1922年,宋美齡在孫中山家裏,第一次遇見蔣介石,感到他確實是個英雄人物”。“這項婚姻自始至終是我自己作主,自己主動的,與我阿姐何干? 可笑的事還多,別人還造謠說,和我結了婚,才走英美路線,更是天大笑話”。“還有更大的笑話哩! 說是上海青幫頭領杜月笙掌握了委員長;又說,我哥哥保羅(宋子文)不同意我的婚姻,杜月笙一威嚇,他就屈服了! 你想想,杜月笙再了不起,不過是上海的一個幫會頭領,

蔣委員長統領百萬大軍,還對付不了一個幫會頭領? 還要受他的指使? 你們去看看,杜月笙見到委員長何等慕順,何等獻殷勤”。蔣介石確實不是平庸之輩。從1922年到1927年,僅僅是短暫五年時間,蔣介石的地位便發生了神話般的變化。

陳炯明

1922年6月16日,陳炯明部在廣州發動兵變,孫中山在“永豐”艦上指揮軍隊平叛,堅持一個多月時間。6月23日日孫中山遷上“永豐”艦,25日蔣介石從上海起程赴粵,29日抵廣州直奔“永豐”艦見孫中山②。蔣介石在孫中山遇難時,千里來救援,孫中山萬分感激,因此對蔣介石給予重用。1923年8月,孫中山決定派蔣介石率領“孫逸仙博士代表團”前往蘇聯考察軍事,“目的在與蘇俄共黨高層幹部接觸,儘可能對蘇俄作廣泛的瞭解”。考察團成員包括沈定一(中共黨員)、張太雷(中共黨員)和王登雲。

代表團在上海與共產國際駐華代表馬林祕密會談後攜帶馬林給當時蘇俄領導人列寧、托洛茨基和齊契林(當時勞農政府外交總長)誠摯的推薦函,於8月16日由上海啓程,25日從滿洲里越過中蘇邊境,經過大約兩週的旅程抵達莫斯科。代表團在蘇活動爲期三個月。其間蔣介石廣泛地與蘇共的黨、政、軍領導人會晤,訪問了許多地方,對蘇聯的黨務、軍事和政治進行了考察。

孫中山和其他志同道合者

通過考察,蔣介石雖然欽佩蘇聯的建設意願與活力,但另一方面又使他產生對孫中山聯俄、聯共政策的懷疑。尤其是蘇方圖佔外蒙古及對孫中山積極設計的“西北軍事計劃”毫無興趣,刺激特別深刻。故他日後回顧說:“我考察蘇俄歸來後的結果,是使我冷靜下來,我深信和斷定本黨聯俄、容共的政策,雖可有助對抗西方殖民主義於一時,但在我們革命奮鬥的過程中決不能達到國家獨立自由的目的;更感覺蘇俄所謂‘世界革命’的策略與目的,比西方殖民主義,對於東方民族獨立運動,更是危險與具有威脅性。”蔣介石回國後便反對孫中山的聯俄政策。

1924年1月24日,孫中山派蔣介石爲廣州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長。2月21日,蔣介石具稟孫中山,並呈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堅辭籌建陸軍軍官學校的工作,離粵歸鄉。幾經孫中山函電催促,堅不準辭,並派戴季陶等赴浙江奉化轉達准許蔣介石不聞政、專辦學校的要求,蔣才於4月14日起程重返廣州接受陸軍軍官學校校長職。21日蔣到廣州即見孫中山,26日蒞黃埔,入軍校視事。蔣介石豈是不欲與聞黨政之人? 當時他即強烈要求孫召胡漢民、許崇智返粵,以胡取代楊庶堪任廣東省長,許總粵軍,並罷禁菸督辦楊西巖職。果然如願,蔣本人也被任爲粵軍總司令部參謀長。孫中山決策聯俄後,廣東形勢發展很快。

黃埔軍校

1924年舉行的中國國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蔣介石僅是列席會議。他從這年夏天開始,以黃軍校校長的身份辦校、練兵(校軍、教導團),參加鎮壓商團和兩次東征,鎮壓楊希閔、劉震寰滇桂叛軍。在1926年“三二○中山艦事件”後,他成爲廣東革命政府黨、政、軍的實際掌權人。

《宋美齡傳》,中華書局2018年版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馬巧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