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轉眼又到了國慶假期的“終章”

七天長假說結束就結束了

心裏總還是有一點小難過的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這個假期您過得還舒坦嗎?

是出去看人山人海了

還是在家清閒呢?

想起前幾天看新聞報道

各大景點遊客扎堆

即使現在已經到了有些冷的秋季

但那一幅幅“人海圖”

着實給我看熱了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不管是出去玩也好

還是在家待着也罷

我得提醒您明兒就要上班了

該收心該“倒時差”的

快快行動起來!畢竟

“搬磚”不易,且搬且珍惜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話又說回來

雖然今天是國慶假期最後一天

但同時今天也是

咱們中國的傳統節日——

“重陽節”

若是我不說,您是不是都忘了

今天是九九重陽呢?

都說北京人的重陽有“三寶”

登高、賞菊、喫花糕

此話不假但是還不夠完善

既然說到這兒了

那今天我就和您好好說說

咱老北京的重陽節

究竟應該怎麼過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01

重陽的歷史來歷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重陽節中的“重陽”二字,其歷史來源來自我國五經之一的《易經》。

《易經》中把“九”定爲陽數,農曆的九月九日,因月、日都是陽數,兩“九”相重,故稱重陽。

又因“九”在個位數中是最大的數字,古人以“九”爲最高,比如老北京人形容前門樓子最高“九丈九”,再如李白詩“疑是銀河落九天”。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古人認爲“九”是象徵吉祥長久的“至數”,兩九相重,即是至數相遇,“至而又至”,又是兩陽相疊、“陽上加陽”,這樣,就被認爲這一天是非同一般難得相遇的吉日良辰,於是就把這一天定爲“重陽節”。

02

桓景重陽劍斬“瘟魔”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桓景劍斬瘟魔

咱們都知道,我國的傳統節日中大部分都與紀念某位重要人物有關,他們或是民族英雄或是對老百姓有特殊貢獻,所以纔會被人世代銘記,重陽節也不例外。

在舊時北京,一到重陽節這天,長輩們都會給小輩們講一個“桓景重陽節劍斬瘟魔”的故事,一來加深了孩子們對重陽節的理解與認識,二來也表現了咱北京人對重陽節的重視。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裏住着一個兇狠、恐怖,被稱爲“瘟魔”的怪物。

每次瘟魔出現,周圍的老百姓就要遭殃,幾乎每家都有人病倒甚至喪命,弄得這一帶人心惶惶,老百姓爲此愁眉不展。

其中有一個叫桓景的人,他的父母都在瘟魔的作惡下因病而死了,他自己也因此差點喪命。

從病魔中活過來的桓景決定去外地訪仙學藝,爲鄉親們除去瘟魔。於是他依依不捨地辭別了媳婦和年幼的兒子,踏上了學藝之路。

桓景到處尋師學道,尋遍了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探尋到東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位法力無邊的仙長。

桓景不怕路途的遙遠與艱險,找到了那位具有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被他的精神所打動,最終收桓景爲徒,並教他降妖劍術,又贈給他一把降妖寶劍。桓景廢寢忘食地苦練,終於練就了一身超凡的武藝。

某天,仙長給了桓景一包茱萸葉和一盅菊花酒,並密傳他辟邪用法。仙長將桓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爲惡,你已學成本領,理應回去爲民除害了。”於是,桓景便騎着仙鶴回家了。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九月初九的早晨,桓景回到了家鄉,他遵照仙長的囑咐將鄉親們帶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並且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和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準備工作。

中午時分,伴隨着幾聲怪叫,瘟魔衝出了汝河,可是它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一陣陣茱萸奇香與菊花酒氣,便立即止步,臉色驟變。

此時的桓景手握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將瘟魔刺死於劍下。

老百姓們爲了感謝桓景的大恩大德,也爲了紀念這個除掉惡魔、恢復安寧的日子,就把九月初九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年復一年地流傳了下來。

03

老北京的重陽節怎麼過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重陽節登高、敬老、賞菊、喫重陽糕是咱們熟知的重陽習俗,老北京人當然也遵從古習這麼一直過來着。

不過,比起普遍意義上的重陽習俗,咱老北京的一些特有習俗也從側面印證了咱對重陽節的重視。或許,有些您還不一定知道呢~

當然按照順序咱們都還是要一一說道一番。

01

重陽節登高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在《燕京歲時記》中有記載:“京師謂重陽爲九月九。每屆九月九日,則都人士提壺攜榼,出郭登高。南則在天寧寺、陶然亭、龍爪槐等處,北則荊門煙樹、清淨化城等處,遠則西山八剎等處。”

舊時北京,一到重陽節,大傢伙就帶着喫的喝的出城登高去。老北京人最愛去的登高處爲西山八大處、香山、五塔寺、北海、景山五亭、陶然亭等地,在登山的過程中,玩到高興時,人們還會吟詩作賦、喫烤肉。

02

重陽節賽馬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對於這個習俗您肯定沒怎麼聽過,因爲現在這個習俗早已消失不存在了。

但是在舊時京城,在阜成門外三里許的釣魚臺,每年重陽節,身處京城的少年們都會在此處賽馬遊樂,舊俗稱爲“望海樓”。

當然這不是瞎說,在《燕京歲時記》中有記載:“釣魚臺在阜成門外三里許,有行宮一所,南向。每屆重陽,長安少年多於此處賽馬,俗稱曰望海樓。”

詩意又浪漫,可惜咱們現代人是見不着了。

03

重陽節喫花糕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中秋才過近重陽,又見花糕各處忙。”對於老北京人來說,沒有花糕的重陽節是不完整的。也因此在重陽節這天喫花糕也成了必不可少的習俗之一。

“花糕”又稱菊花糕、重陽糕。喫花糕源於“登高”的“高”,因爲花糕的“糕”字與“高”同音,象徵“步步高昇”之意,所以重陽節喫花糕也是爲了求個吉利。

重陽花糕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重陽花糕

舊時老北京花糕種類繁多,一類是餑餑鋪裏賣的烤制好的酥餅糕點,如糟子糕、桃酥、碗糕、蛋糕、薩其馬等。

一類是四合院裏主婦們、農村婦女用黃白米麪蒸的金銀蜂糕,糕上碼有花生仁、杏仁、松子仁、核桃仁、瓜子仁五仁。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還有的是用油脂和麪的蒸糕;將米粉染成五色的五色糕;還有的糕中夾鋪着棗、糖、葡萄乾、果脯,或在糕上撒些肉絲、雞鴨肉絲,再貼上“吉祥”或“福壽祿禧”字樣,並插上五彩花旗。

當然,花糕和中秋節的月餅一樣,除了家人自己喫外,大傢伙也會買來送親友,與親戚們一同分享這美味的糕點。

04

重陽節賞菊、飲菊花酒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九花者,菊花也。”在舊京都,菊花也被稱爲“九花”。

每到重陽的時候,京都的富貴人家們都會在自家的院子裏放置擺菊花的架子,然後擺上數百盆的菊花來觀賞。

遠遠望去數百盆的菊花像山一樣,所以也有種說法爲“九花山子”。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賞菊、飲菊花酒是老北京人過重陽節的另一項重要風俗。

這是因爲菊花乃秋之驕子,其色豔麗,富於神韻,其品堅貞,經霜不凋,深得人們喜愛,尤以文人墨客爲甚。

邊賞菊,邊飲菊花酒,邊吟詩作賦實在是滋潤。

而這重陽節飲菊花酒的習俗最早起源於東晉大詩人陶淵明,正如他那句千古名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潛對菊的喜愛可是出了名的,因此後人效仿他,遂有了重陽賞菊的風俗。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老北京人賞菊常去的地方是天寧寺、景山公園、北海公園、中山公園的唐花塢等地。

天寧寺位居舊京近郊廣安門外,地勢較高,可登臨遠眺京城,舊時這裏的殿宇雖已破舊,但古樹參天植物花卉繁茂,花團似錦,尤以多姿貌美的菊花繁多而聞名古城,成爲金秋登高賞菊遊樂的好地方。

晚清詩人李靜山的《增補都門雜詠》曾有詩曰:“天寧寺裏好樓臺,每到深秋菊又開,贏得傾城車馬動,看花猶帶玉人來。”

05

重陽節插茱萸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打小咱們都會背那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詩。體會詩人王維對家鄉的那種思念之情。

殊不知在舊時的北京“遍插茱萸”也是曾經的重陽風俗之一。

“茱萸”全稱吳茱萸,也稱越椒,是一種芸香科植物,它具有散寒止痛、溫中止瀉、開鬱殺蟲的功效。古代還有“吳仙丹”和“辟邪翁”之稱。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老北京人認爲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禍消災,於是人們會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是磨碎後放在香袋裏,還有插在頭上的(即插茱萸)。

除了佩戴茱萸外,有些人家也會頭戴菊花,其目的都是爲了避禍消災,祈求平安。

到了清代,北京人過重陽節還有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用以“解除兇穢,以招吉祥”。

06

重陽節的良鄉酒與糟蟹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重陽節除了以喝菊花酒爲主外,其實舊京都的人們還喜愛喝“良鄉酒”。用良鄉酒配以糟蟹食用,那味道真是甘美無窮。

所謂“良鄉酒者,本產於良鄉(現北京房山區良鄉鎮),近京師亦能造之。其味清醇,飲之舒暢……”

糟蟹麼咱從立秋就開始說起了,所以這兒也就不給您再多贅述。

其實除了良鄉酒和糟蟹以外,舊京都的人們還會在重陽節這日喫“鴨兒廣”(一種梨)、柿子、山裏紅等,可謂是花樣繁多。

07

重陽節的風箏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重陽節這天,老北京人還有放風箏的風俗。秋高氣爽的日子,藉着秋風,各種各樣的風箏在空中翱翔飄蕩,別提多美了。

而且放風箏這樣的活動老少皆宜,深受老北京人的喜愛。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也正是一位資深的風箏愛好者。相傳曹雪芹不但是扎制風箏的行家——人稱“曹氏風箏”,他還非常喜愛放飛風箏。

有一年重陽節時他就曾在宣武門外太湖湖面上有過精彩的風箏放飛表演,贏得百姓們的喝彩。

08

重陽節要歸寧父母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除了以上外,其實舊時京都的重陽節還講究“歸寧父母”一俗。

“歸寧父母”指的是,父母會在九月初九天明時迎接女兒回孃家,並且取片糕搭在女兒額頭上,一邊搭一邊還祝福女兒:“願兒百事俱高”。

凡有出嫁女兒者,都備名酒、糕點、水果去接女兒回家。

所以重陽節又稱爲“女兒節”。這個風俗至今仍在北京郊區一些地方流傳着。

重陽習俗真不少

不過,習俗雖多最重要的

還是在咱們的那一份心意上

都說重陽節要敬老愛老

不如在假期最後一天

陪着父母一起去

登高、賞菊、喫花糕吧~

您說呢?

北京人的重陽節有“三寶”:登高、賞菊、喫花糕

圖源:網絡、攝圖網

《燕京歲時記》、傳統文化雜談、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