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米拉·卡巴金和喬恩·卡巴金

在印度,有一些人被稱爲在家修行者——這些男性和女性毫不動搖地堅持走靈性的道路,與此同時,他們決定建立家庭,而非生活在洞穴裏或靜修院中。

能夠看到生活中最美妙的時刻,以及最可怕的時刻。

<div><p class="ql-align-center"><br></p><p class="ql-align-center">我們在其中能看到最好的自己,也能看到最糟的自己;</p><p class="ql-align-center">能夠看到生活中最美妙的時刻,以及最可怕的時刻。</p><p class="ql-align-right">——米拉·卡巴金和喬恩·卡巴金</p><p>在印度,有一些人被稱爲在家修行者——這些男性和女性毫不動搖地堅持走靈性的道路,與此同時,他們決定建立家庭,而非生活在洞穴裏或靜修院中。他們選擇通過家庭和工作中的經歷,實現成長和發展,以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挑戰爲工具,實現自身蛻變。</p><p>很多人相信,心靈上的成長來自於每日冥想、正念隱居,以及靈光一現的頓悟。但實際上生活中一位最偉大的老師,正和你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即使這個人可能一直違反你定下的規矩,令你感到生氣。</p><p>育兒生活中,一切事情都切實出現在眼前,令人猝不及防。如果你的孩子把果汁打翻在新沙發上,要怎麼辦?如果長途開車去奶奶家的路上,孩子們沒完沒了地打鬧,怎樣控制自己不要發火?這些都屬於個人成長的高級課程。你會徹底崩潰,還是能夠保持冷靜,更深入地瞭解現實情況,做出理性的反應,而非完全憑着第一反應行事?</p><p>真正的靈性,並不在山頂洞穴中,而在你的眼前,擦鼻涕,再玩一遍遊戲,凌晨兩點安慰哭鬧的嬰兒。你的佛陀就在隔壁房間裏哭鬧。你要怎樣應對這種情形,其中蘊含着無限的點化和靈性。</p></div>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