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國文壇上,論吵架方面,男性文人當中,數魯迅先生的懟人功夫最爲了得。而至於女性方面,除了魯迅的學生蘇雪林趁老師屍骨未寒之際翻臉大罵外,其實還有一位言辭辛辣的才女不容忽視。她就是差點把張愛玲罵哭的潘柳黛。而令人直呼精彩的是,翻臉之前,潘柳黛與張愛玲也曾是一對要好的閨蜜。

不願委曲求全,懷孕也要離婚,她頑強拼搏半生,只爲撫養三個孩子

圖 | 潘柳黛

文采出衆,最愛自嘲

潘柳黛本名柳思瓊,她出生在北京一個殷實的滿族家庭。雖然家境富裕,但她的童年卻也有着不少失落。潘柳黛的父親是個典型的紈絝子弟,喫喝嫖賭樣樣都沾。母親是典型的大家閨秀,持家有道。雖多次對丈夫的惡習加以勸阻,卻收效甚微,兩人時不時就發生爭吵。由於潘柳黛長相像極了父親,潘柳黛的母親便時常將氣發泄到了她的身上。可以說潘柳黛的童年是沉浸在沒有母愛的世界裏的,以至於她在晚年就自嘲道:我是一個沒有充分得到過母愛的小妞。

爲了贏得母親的歡心,潘柳黛奮發圖強,博覽羣書,四大名著,外國名著,但凡能夠涉獵的,她都不會放過。16歲那年,她便在《新北京報》上發表小小說《中秋》。1940年,僅有20歲的潘柳黛便在南京《京報》做起了記者,並且一度擔任《京報信箱》和《現代家庭》兩個欄目的主筆,幫助別人解決情感問題,而才華橫溢的她也用自己的文采和言語征服了很多民衆。

1942年,經朋友介紹,潘柳黛進入上海《海報》任職報社記者。先後在上海、南京等地發表作品,名震一時。不久便在瀘上站穩腳跟,成爲上海文壇有名的女作家。

也許很多人聽到她的名字,會認爲她是個溫婉如玉的才女,然而現實的潘柳黛卻是個愛自嘲的女子。她並不算是美女,或者更加準確地說,由於比較肥胖,她長得有點像年畫娃娃。爲此朋友曾開玩笑說:“你的眉既不黛,腰又不柳,爲何叫柳黛呢?”沒想到潘柳黛卻自嘲道:“有人看見我名字,總以爲我一定是瘦比黃花的樣子,我說那是因爲他只看到柳枝,沒有看到柳樹的緣故。”

不願委曲求全,懷孕也要離婚,她頑強拼搏半生,只爲撫養三個孩子

毒舌才女結仇張愛玲

潘柳黛不僅是個自嘲高手,而且還是個毒舌皇后。關於她的毒舌體現,最著名的莫過於她與張愛玲的恩怨情仇。本來張愛玲與潘柳黛是十分要好的朋友,她們同爲上海四大才女。那時候張愛玲經常會邀請潘柳黛和蘇青到她家做客,並且每次潘柳黛到張愛玲家中,張愛玲必然會盛裝款待。

可是就是這樣的一對好友卻在日後宛如陌生人。當潘柳黛停留在香港的時候,有人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張愛玲。張愛玲聽聞後冷冰冰地說:“誰是潘柳黛,我不認識。”可想她們的關係後來有多僵,而這一切的變化都要從胡蘭成追求張愛玲說起。

不願委曲求全,懷孕也要離婚,她頑強拼搏半生,只爲撫養三個孩子

圖 | 張愛玲

當時胡蘭成爲了追求張愛玲,大肆渲染張愛玲的“貴族血統”,並說張愛玲的文章“橫看成嶺側成峯”。性格直率的潘柳黛知道後,便有點看不慣胡蘭成這種花言巧語,寫了文章《論胡蘭成論張愛玲》戲謔了一番。

她在文中說道:“胡蘭成說張愛玲有貴族血液——因爲她的祖父討的老婆是李鴻章的外孫女,她是李鴻章的重外孫女——其實這點關係就好像太平洋裏淹死一隻雞。上海人喫黃浦江的自來水,便自話自說是“喝雞湯”的距離一樣,八竿子打不着的一點親戚關係。”

對於張愛玲的貴族身份,潘柳黛還做了非常風趣幽默的諷刺:“以上海人腦筋之靈,行見不久將來,“貴族”二字,必可不脛而走。連餐館裏都不免會有“貴族豆腐”、“貴族排骨麪”之類出現。”

此篇文章一出,潘柳黛和張愛玲的關係頓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此絕交,不再往來,所以後來就有了張愛玲那一句“潘柳黛是誰,我不認識。”的話。

不願委曲求全,懷孕也要離婚,她頑強拼搏半生,只爲撫養三個孩子

圖 | 潘柳黛在上海

愛上窮教授

雖然潘柳黛以毒舌出名,但是在遇到心愛的人的時候,她亦顯露出女子柔情的一面。她愛上了有才華,又體貼的大學教授李延齡。陷入情網的潘柳黛發表了散文《熱帶蛇》,表達了她對李延齡深深的愛意——“最近,我被蛇咬了一口,原來十分健壯,一被蛇咬,便突然變得極其脆弱……明知道蛇是狡猾的,但我已經希望自己成爲一個最有能力的舞蛇人,我咬用我所有的智慧、耐心,來調理這在別人眼裏看來並不可愛的小動物。”後來,她還給自己起了外號“弄蛇的女人”,以示她對李延齡的愛意。

1944年7月,潘柳黛和李延齡在上海正式結婚。婚後他們度過了一段情意綿綿的時光,但這段時光卻沒有能夠永遠維持下去。正如潘柳黛的自喻那樣,“弄蛇的女人”與蛇相處,終有一天必會被蛇咬得傷痕累累。

婚後半年,李延齡背叛了婚姻,在潘柳黛已經懷有身孕的情況下和別的女人出軌。生性倔強的潘柳黛並沒有因爲懷孕而選擇委曲求全,她果斷和李延齡離婚,獨自生下孩子一人撫養。不僅如此,脫離婚姻的潘柳黛還獨自一人在香港闖出了名堂。她相繼出版了《明星小傳》、《退職夫人自傳》,在香港聲名鵲起。之後她更是躋身電影編劇行業,先後寫出了《歌女紅菱豔》、《冷暖人間》、《不了情》等劇本,尤其是《不了情》更是享譽亞洲。離婚後,她的人生過得更加精彩,小說、編劇、填詞、演戲樣樣精通。

不願委曲求全,懷孕也要離婚,她頑強拼搏半生,只爲撫養三個孩子

圖 | 潘柳黛作品

再婚蔣孝忠

在潘柳黛事業一帆風順的時候,她的愛情也迎來了人生的第二春。善解人意的蔣孝忠漸漸撫平了潘柳黛曾經受傷的心。他們在上海本就認識,如今又在香港重逢,彼此的心便逐漸靠近。1952年,潘柳黛和蔣孝忠走進婚姻的殿堂。婚後的他們很是恩愛,在潘柳黛忙於創作的時候,丈夫一直在身後默默地支持。然而,上天卻沒有眷顧他們。

1963年,蔣孝忠因患上腦炎不幸離開人世,他們結婚十年,相愛了十年。可是這樣的幸福卻是這樣短,很長一段時間裏,潘柳黛都無法走出丈夫離世的傷痛。

潘柳黛的骨子裏是堅強的,雖然她心中悲痛萬分,但她知道,自己不能夠被眼前的悲痛所擊垮。爲賺取三個孩子讀書上學的昂貴生活費,爲母則剛的潘柳黛再次開足馬力努力工作。老天對她不薄,之後的事業再次更上了一層樓。她擔任了《嘉禾電影》雜誌的主編,採訪明星,述說他們的故事。她甚至做起了情感導師,爲許多爲情所傷的人療傷,成爲他們心中的解語花。

不願委曲求全,懷孕也要離婚,她頑強拼搏半生,只爲撫養三個孩子

圖 | 1957年,早期潘柳黛一家全家福

愜意晚年,佳作連出

1988年,68歲的潘柳黛離開香港,隨兒子來到了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定居,在這個陌生的城市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在墨爾本,每天早晨,她都會出門買一份《星島日報》,瞭解澳洲和香港的見聞;她每週會固定去理髮、修指甲,永遠都保持着年輕人的活力;她會樂此不疲地參加老人會,和朋友打麻將……

1992年,已過古稀的潘柳黛仍然筆耕不輟,相繼出版了《5分鐘兩情相悅要訣》、《5分鐘女性擇優指引》、《解情結》。

2001年10月,潘柳黛因糖尿病發作,搶救無效而離開人世。

不願委曲求全,懷孕也要離婚,她頑強拼搏半生,只爲撫養三個孩子

圖 | 晚年在澳洲的潘柳黛

縱觀潘柳黛的一生,無論在感情或者言論上,都是一位非常強勢的女性。可也正因爲強勢,所以才堅強。在那個女人註定卑微的大時代,20歲就離家自力更生,靠着自己,走南闖北,於沒有任何人的幫助下闖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擺脫了時代下舊女性的宿命,這是許多人所不能企及的頑強拼搏。

文丨鹿無爲

圖片參考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