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與清遠市區接壤,南與肇慶市大旺高新區毗鄰,西與四會市的逕口鎮交界,疫情期間,南山鎮如何守好三水“北大門”?南山鎮農村區域較多,大多數村民分散居住,農村防疫該怎麼戰?怎樣打?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南山鎮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全力守好三水“北大門”,做實做細“鎮-村(居)-村民小組-戶”四級宣傳機制,實現防疫知識全覆蓋,同時推動黨員化身“五大員”,構築羣防羣治的嚴密防線,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外防內控,守好三水北大門

“從哪裏來的?”“目的地是哪裏?”“近期有沒有去過或接觸疫區人員?”連日來,位於南山鎮S118廣封線三水區蕉坑執勤點執勤點民警黃景文都會不厭其煩地對來往車輛人員進行“靈魂三問”,並對車上的人員測量體溫。

南山鎮黨員對過往市民進行測溫。

黃景文告訴記者, 過去的一個月以來,他每天站在這個卡口工作長達8個小時,而且要接觸來自各地不同的人羣。 前段時間的寒風冷雨,對他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

“夜晚最低氣溫爲5度左右。”穿了3、4件衣服他才感覺到暖和一點。即使如此,黃景文還是每天堅持準時到崗。“我們是城市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無論如何,工作必須做細做足,這樣才能及時發現是否有發熱的市民,及時報告,守好這一道關卡。”他說。

南山鎮地處佛山市最北端,北與清遠市區接壤,南與肇慶市大旺高新區毗鄰,西與四會市的逕口鎮交界,不少車輛都會通過南山進入三水乃至佛山,是防控疫情輸入的一道重要防線。如何才能嚴防死守,不給病毒進入留一絲縫隙?對此,南山鎮因地制宜,落實黨組織領導下的三級防護網格體系,精準科學設置一張密不透風的疫情防控網。

疫情發生後,南山鎮在鎮內各主要道路出入口設置聯合檢查防疫站5個,在各村(居)、城鎮社區等人口進出關鍵位置設檢查點153個,組織主動請戰的黨員166名分批值守,實行逢車必查、逢人必檢,築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

對內,南山鎮則根據地域和行業劃分爲16個網格,其中地域網格14個(涵蓋“一村四居”),行業網格2個(涵蓋企業和教育),在直聯的基礎上,實行包片負責制,班子成員、村(居)書記等黨員領導爲第一責任人。

同時,南山鎮各村民小組實行“一戶一檔”包乾制度,村幹部與網格員每日幫助居家隔離人員買菜,將生活所需送上門,協助衛生門口進行觀察監控,及時與隔離人員通過電話、微信等形式交流,進行心理疏導。針對轄區外來種養殖戶較多的情況,各村民小組的網格員深入田間地頭排查登記,密切關注重點人羣的返村情況。

南山鎮黨員對市場進行檢查。

如今,多措並舉下,南山的邊界築起一道道鋼鐵防線,全鎮數千個小網格織起一張強大的防護網,入網入格入家庭,網內情況一目瞭然,真正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室、不漏一人”,確保疫情防控全覆蓋、無死角。

線上線下,築牢農村防疫網

“這場戰疫沒有局外人!呆在家不要外出,保護的是你自己!是對全家人負責!”“今天沒有外出,沒有發燒等症狀”……連日來,在南山鎮各個社區、村居的村組微信羣、黨員微信羣裏,每天與疫情防控有關的信息響個不停,從宣傳教育、交流心得到諮詢情況、報健康表,這些大大小小的羣,對於提高鎮村疫情防控工作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南山鎮黨員在居民樓張貼防疫知識海報。

農村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點地區、薄弱環節,防是重中之重。作爲典型的農業大鎮,南山鎮鎮內農村區域較多,大部分人口分散居住,村與村甚至戶與戶之間居住相對較遠。如何才能打破地域限制,及時將信息有效傳遞到每個村民手中?

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南山鎮建立的“鎮-村(居)-村民小組-戶”四級宣傳機制。在該機制下,線上通過微信羣向羣衆“喊話”,線下則以“大喇叭”、派發防疫宣傳資料等方式,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開展宣傳活動,向羣衆滲透防疫防控相關知識。

“我們利用微信羣傳播速度快、受衆人羣廣的特點,在村、組、戶逐級建小羣,通過大羣帶小羣的方式,將疫情防控要求、宣傳內容第一時間覆蓋到各村的父老鄉親。”南山鎮六和村委會黨委書記鍾偉強笑道,用微信羣轉發通知,追蹤外來人員、外來車輛,普及防控知識,比打電話、入戶宣講還快。對於不會使用微信的村民,則以入戶宣講、“大聲公”宣傳等形式進行補充,讓防疫宣傳沒有死角。

“天天在家一刷微信,防控知識都瞭然於心了。知道防控工作很辛苦,我們都會好好呆在家裏,不給別人添亂。”六和村村民李先生說,以前由於村子地處偏僻、信息閉塞,對疫情不瞭解。如今,在微信羣、“大聲公”每日的宣傳下,他感受到防疫力量就在身邊。

南山鎮黨員在居民樓張貼防疫知識海報 、宣傳標語。

截止目前,南山鎮基本上實現微信羣全覆蓋,防疫宣傳的聲音傳遍鎮裏每個角落,新冠肺炎的防護常識深入人心。不少村民對這次疫情有了科學的認識,特別是意識到戴口罩、勤洗手等做好個人衛生的重要性,主動向家人、朋友宣傳,支持防控工作。

黨員當“五大員”,打通防疫“末梢”

“現在是特殊時期,非本村人員不得入村,請你回去吧,這段時間記得少串門,自己注意個人衛生,你好,我好,大家好。”從2月3日開始,每天早上8時,不少東和社區下寨村的村民都可以看到,73歲的老黨員李國新站在下寨村村口,向來者細心詢問,並測量體溫。

南山鎮黨員爲市民測量體溫。

除了守住村口,李國新還到村裏派傳單,將防疫知識傳到全村每個角落。每到一戶,他總是會耐心地囑咐幾句,引導羣衆積極配合工作。一天下來,李國新記不清自己說了多少遍宣傳口號、發放了多少防疫宣傳單、走了多少路。“作爲一名黨員,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必須挺身而出纔對得起我胸前佩戴的這枚黨徽!”說到自己的舉動,李國新是這樣認爲。

南山鎮黨員將《給南山市民朋友們的一封信》做成公告放在路邊。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只有黨員首先站出來、敢於衝上去,把羣衆帶動起來、凝聚起來、組織起來,才能緊緊依靠人民羣衆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正因如此,南山鎮注意發揮黨組織的核心作用,第一時間組織調動全鎮各級黨組織以及廣大黨員幹部參與到疫情防控中,推動黨員化身“五大員”。

“所謂‘五大員’,是指一線防控‘守卡員’、全面拉網‘排查員’,社區內控‘監測員’、疫情科普‘宣傳員’和企業復工‘安全員’。”南山鎮相關負責人表示,疫情防控涉及社會各個層面,只有讓黨員們因地制宜、對症下藥,才能保證疫情防控精準到位,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做好防疫工作。

如今,在南山鎮的每個角落,幾乎都能看到一批挺身而出、英勇奮鬥的黨員代表:熱心樓長曾紅玲每天都主動在小區內站崗,並對住戶進行隨訪,做好網格排查工作;南山媳婦杜琴主動成爲羣衆“守門員”,接下了從早上8時到晚上8時的值守任務;六和社區黨員李瑞玲細心服務居家隔離人員,每天幫助他們買菜,及時向羣衆科普疫情知識,並做好心理輔導......

在這股共克時艱的力量下,南山整個社會治理的“末梢神經”變得更敏感、更暢通。據統計,全鎮黨員幹部完成對城鎮社區1500戶的入戶登記工作,並對全鎮295間出租屋進行了地毯式排查,共清查出流動人員242人,其中重點疫區人員51名,根據實際情況,對51名人員進行了分類隔離,解決了可能的傳染隱患。南山鎮黨員幹部累計進農村、社區等開展宣傳宣講10529人次,佈置懸掛防控疫情橫幅440條,派發防控疫情宣傳單23117張,有效打通疫情防控的神經“末梢”。

文/佛山日報記者鄭澤聰 通訊員徐政偉、陳雪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