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們都知道在今天的世界上有一個聯合國,他是由各個國家共同組成,由各個國家派遣委員組成,通過聯合投票處理國際事務的一個聯合國組織。

我們不知道的是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也曾出面組建了一個聯合國,但是這個聯合國不叫聯合國,他也可以說是和聯合國相似的一個政治同盟,那就是中國唐朝唐太宗時期的天可汗制度。

當時,北方少數民族和西方各個民族都尊稱唐太宗爲天可汗。這個制度制度和聯合國制度是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但是天可汗制度的作用也有別於聯合國,是周邊高級政治體的共同首領,或者說整個阿爾泰語系對民族首領的尊稱,大概最早出現是在公元四世紀,鮮卑族部落最早用於稱呼部落酋長。

貞觀四年,北方有四個少數民族的首領將這個稱號獻給了李世民,大唐皇帝李世民爲天可汗,就是說他不僅是大唐的天子,也是少數民族共同的或者說共同尊敬的首領,當然很多可能覺得這個天可汗他只是一種尊稱,沒有實際權力。

如果這麼想就錯了,天可汗領導的這個體系他是一個非常完整的,而且有效的政治體系,對國內李世民用皇帝的稱號來行使權利,而對於少數民族用天可汗的身份來管轄,在天可汗領導下個少數民族保持着自己的風俗習慣,同時又接受唐帝國的領導。

可以說,這是一種民族自治制度,唐天子在擔任天可汗期間他要做的事情是什麼呢?主要有兩點,一是他要維繫各個民族之間的和平,如果拿兩個民族出現糾紛要打仗或者幹嘛的話,天可汗要進行仲裁,判斷誰對誰錯,也就是說,他能夠有效地保護一些比較弱小的民族不受比較大的部落的欺負,因爲沒有人敢反對天可汗,他們必須聽聽大唐的,也不敢違背天可汗的話。

另一個方面也就是說,在李世民統治期間,少數民族他們爲了表示對大唐的敬畏,每當一個新的首領誕生的時候,他們都會派使者到長安去請求李世民的冊封以獲得大唐天子的認可,當大唐帝國要發生戰事或者發生內亂的時候天可汗有權#大唐軍隊調遣諸國軍隊。可以說,指揮西域諸國的軍隊的權力,這一切並不是存在紙面上的。安史之亂的時候,諸國便派來軍隊隨大唐軍隊平叛,爲祖國的統一是做出了貢獻的。

天可汗制度的出現,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各個王朝統治中出現的第一個具有世界性規模的政治聯盟,各個諸侯國共遵大唐將唐朝的實力推向了最高峯,也讓中國的威望在世界上推向了最高峯。

而這個聯盟能夠維繫的主要原因就是大唐有着強悍的國力也因爲大唐的存在,各個藩屬國相互制約,同時有一幫軍隊聽從唐朝他的調遣,也爲大唐節約了很多的軍費。

有時候我就會常常的思考,我們當今這個聯合國的制度。五大國否決權的情況存在,很多問題不能達成一致,這是聯合國一個很大的弊端,正是因爲我們有不同的私利,所以公說公有理婆娑頗有裏各自組團,所以很多問題很難成行。

但是天可汗制度存在一個超強勢力,所以底下這個國家能夠和平共處能夠保持共同發展步伐,所以很多時候更高效一些,我都在想這兩種制度,到底誰對誰錯,哪個更好?

其實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如果沒有一個超強勢力的存在,是不足以鎮壓各個國家的私慾,所以。我們要朝前看,不斷地摸索出真正適合這個世界前進的方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