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智白嗲们

《伦敦生活》第二季刚刚播出,就在豆瓣上拿下了9.5的高分。

演员阵容包括身兼该剧编导和女主的菲比·沃勒布里奇;

凭借《神探夏洛克》中“莫娘”一角儿知名的安德鲁·史考特;

刚刚在第91届奥斯卡凭借《宠儿》斩获最佳女主角的奥利维娅·科尔曼,她在剧中饰演女主那尖酸刻薄的教母后妈。

这部迷你英剧讲述了女主角和环绕她周围的四五个人的不堪琐事。黑色幽默打底,又丧又励志的剧情和另类女性人设融合的接近完美。

《伦敦生活》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也很丧:30多岁的菲比Fleabag,生活是365度的失败。女主菲比Fleabag这个名字可以翻译为“烂货”。

她似乎是用自毁的态度搞砸身边的一切,友情,亲情,爱情,可以说,有她出现的地方,就不会有安宁。在搞砸一切后,又不停地活泼自黑,硬生生的把自己活成了笑料,喜剧背后充满悲凉的底色。

女主菲比破罐子破摔的人生

菲比在伦敦经营一间生意惨淡的咖啡馆。脑回路清奇的她偏偏要在自家咖啡馆养宠物鼠,因此吓走了不少顾客。偶尔碰到好欺负的顾客,她会果断宰客。她的店很快就倒闭了。

她有个爱她的男朋友,因为男朋友酷爱分手后大扫除,菲比会在房子需要打扫时分手,然后在某个深夜装作喝醉酒,全裸出现在男朋友家门口求和好。这波骚操作估计只有她做得到了。

和男友上床时,她内心的OS是:

她很快失去了这位男友,感情生活更是一团麻,从一段不正常的关系,跳到另一段不正常的关系。“Looks cool.” 是她的标准答案,一个颓败到极致的人至少要看起来很酷。

面对检查乳腺癌的医生,她也能下得了手。

她无法拒绝男人的搭讪,酷爱毫无意义的性爱,用偷走别人心爱之物的方式报复对方。似乎,没有这些东西,空虚就会占领她。

吐槽、自黑是菲比的绝活,她时不时的对着戏剧中的第四堵墙和观众搭讪。言辞毒辣,让人猝不及防。

菲比和她姐姐的关系时好时坏,面对姐姐突如其来的拥抱,她的第一反应是姐姐要打她,场面极其尴尬。

发现姐夫不忠,告诉姐姐后,没有被相信,还被姐姐反击。

自己手头紧张,想问姐姐借钱,对着镜头侃侃而谈,对着姐姐却一个字都开不了口。

和姐姐坐在一起,被姐姐发现自己穿的上衣是她前几年“弄丢”的。

深夜菲比心情低落,跑到父亲家门口,想要反思自我,悔过自新:“我觉得我是一个贪婪、堕落、自私、冷漠、愤世嫉俗、低俗卑鄙、道德沦丧的女人,甚至不配自诩女权主义者。”

她剖析自我、重伤自己说了一大串,却只得到了父亲一句回答:你这是随你妈。菲比当时就崩溃了。

虽然生活一团糟,但她绝不会为了“正常”和“体面”生活而压抑自己真实的性格、喜好和欲望。

她老是能把身边人气得跳脚,是因为她拒绝承认他们努力营造的“正常”和“体面”,她就像一面照妖镜,一针见血地道出身边人看似正常的生活下的所有难堪,所以大家都齐心协力地讨厌她。

面对假装一本正经的英国中产阶级,她更是显得格格不入。

酒会拆穿姐夫骚扰自己的行径,但没人相信。

在继母的展览上闹场,被白莲花继母制服,黯然离场。她越是想要活出生活的真相,越是被周围的人拉入泥潭。

你看到的她放荡不羁却也处处充满睿智,她享受着自己的年轻,做爱做的事,睡想睡的人。但随着剧情的深入,你会发现,她生活在悲剧中,而悲剧正是她自己一手造成的。

虽然内心藏着巨大的悲伤,她也只是和陌生人说了句:“我只是想哭”。

在第一季的最后,我们知道了真相:菲比的生活之所以会失去方向,原来是因为,一次酒后乱性,她睡了闺蜜小波的男友。小波想挽回男友,结果却出车祸意外身亡。这件事成为了菲比挥之不去的梦魇。

闺蜜出意外的场景

所以,她在用糟糕透顶的现实生活掩盖自己内心的负罪感,直到她陷入重度抑郁,一度想要自我了结。好在她明白,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这就是橡皮擦存在的原因。

菲比的伦敦生活充满着冷漠和阴郁的色调,更是道出了都市青年被生活击垮后的无声无息的崩溃。

你会发现大家稳的一匹的表面背后,都有一颗随时崩溃的心,至少每个人都不像表面上那么平稳,没有失控过的成年生活简直不值一提。

克莱尔是生活的合格宾客

如果说菲比代表着破罐子破摔,用性来掩饰成人世界的孤独和无奈的都市浪人,而她姐姐克莱尔则是个失败的女强人,维持看似体面的中产生活,死守着不爱自己的老公不肯放手。

生活墨守成规的程度惊人,就连面对别人为她准备的生日惊喜都要提前演练好情绪。

因此,对她来说流产不要紧,怀疑过婚姻不要紧,在人生抉择前左右摇摆也不要紧。只要能维持生活秩序。

家庭聚会时,她在卫生间流产了。

为了不惊扰家人,她坚决否决了菲比陪她去医院的要求,一屁股回到饭桌前坐下,端起酒杯一口闷。

为了把姐姐送去医院,锅多的数不清的菲比,干脆就把流产认领了。

克莱尔所谓顺从主流的价值观 “She's fine, she is absolutely fine.”甚至不如性感教父一句“I am fucking lonely!”来得自然和真实。但她是生活餐桌上合格的宾客,用应有的规则与礼貌来避重就轻。

成年人的内心世界在这部剧里被剖析的一览无余。你看到生活的真面目,但你无力改变什么,你只好随波逐流,这是克莱尔的悲剧,也是每个活在表面之人的悲剧。

她们各有各的丧,共通点就是在以各自的方式逃避现实。但还好但丧的内核是鼓励你接受自己的脆弱和不堪。

这将是个爱情故事

第二季的开场,菲比擦去满脸血迹,微笑面对摄像机,将第四面墙打破,做出保证:

“这将是个爱情故事。”

于是你知道,“墙”那边的那位朋友又回来了,准备好毫无保留地向我们分享她滑稽的人生。

如果说《伦敦生活》第一季的主题是认识自我,那么第二季的主题,是找到自己。

上一季完全和窝囊的父亲,造作的继母,冷谈的姐姐以及猥琐的姐夫失去联系后,女主因为父亲即将举行的新婚礼被再次卷入了一场惨不忍睹的家庭聚餐之中。

令人意外的是,曾经放浪荒诞的菲比变得很安分,她试图戒酒,拒绝约炮,不再无休止的想念死去的好友,不再纠结于姐夫的侵犯和姐姐的误会。

父亲问她为什么变了,她说只是觉得很多事没有那么重要了,it doesn’t matter 。感觉悲凉之余又理所应当。

她身边的性感神父,是这一季的耀眼男主。他喝酒、抽烟、听摇滚一样不少,插科打诨起来与菲比不相上下。

后来,菲比发现自己爱上了他,她问神父,如果你遇到喜欢的人怎么办?神父说,我会和她聊天喝酒,送她圣经。这些神父都对她做过。

她在教堂忏悔时,神父一声‘kneel’跪下,成为本季最动听的情话。

当女主跪下后,他看到她毫无保留的坦诚,同时他也跪下了。好像是在说:“来,让我陪你进入这个令人失望的世界”。对于我们这些凡人来讲,这才是“上帝显灵”的瞬间呀。

神父的出现使菲比的生活发生了质变。最终,神父还是选择了信仰。在最后一幕中,菲比摇着头,离开了镜头,最后一次打破了第四堵墙。爆哭!

爱情只是她找到自己的一种方式,她开始在一段感情中成长,从紧绷的,退缩的,害怕欲望的状态,逐渐转化到去体会、接纳和平衡。

她开始和现实和解,和解的方式不再像第一季那样以自毁的方式逃避现实。

对每个人来说,生活中必将会面对分离、恐惧、拒绝、冷漠、粗暴、忽视与一切的不尽如人意,《伦敦生活》展示全新的女性自我相处的方式

她们满身缺点,无法成为‘解决一切问题’大女主,她们也不需要完美童话。她们知道,生活如此,我会心碎,但我不再崩溃。一边骂着草泥马的生活,一边为生活举杯。我接受并继续携带着我的不完美,坦然地活着。

剧中的女loser是现实中的赢家

剧中的女loser是现实的赢家,女主菲比也是这部剧的编剧,凭借此剧她获得了英国电视学院奖喜剧类女主角。

《伦敦生活》带有很强的个人属性。全剧故事的灵感源于,一次被朋友逼迫的十分钟脱口秀表演中。

这次又黄又暴力的表演意外获得成功之后,她又把脱口秀改编成了舞台剧在爱丁堡进行公演,并最终登上了伦敦的舞台。

她的成长经历和剧中的女主很相似,她本人也曾度过一段糟糕的生活。她8岁时就想要当演员,17岁时进入皇家戏剧学院。

她在学习过程中,慢慢意识到自己并不会表演,极度缺乏自信,很想要取悦别人。

从学校毕业后,她待业了两年,没钱,乱窜,意志消沉,还愤世嫉俗。随着年龄的增大,她担心自己失去性吸引力。她在《伦敦生活》中也有着相似的担忧。

正是她在现实中有过很多失败、自我否定、堕落的时刻,菲比的《伦敦生活》才会充满了那些丧丧的阴暗,这部剧才能稳、狠、准的戳中了千禧一代的迷茫和脆弱

菲比说,“在生而为女人的荣光之中,必定暗藏着一些阴暗的困难.”

勇敢正视女性的脆弱和敏感,菲比对两性、对友谊、对家庭的反思和探索,使她成为当下备受瞩目的女性编剧之一。

我们等待第二季《伦敦生活》回归期间,菲比还交出了另一份闪闪亮的成绩单:横扫各大奖的《杀死伊芙》。

故事讲述的是,英国军情五处的情报人员Eve与一个心理变态的年轻女杀手Villanelle之间诡异的罗曼故事。

《杀死伊芙》海报

原著小说里,Villanelle 和Eve年龄都在接近30岁, 菲比大胆地进行了改写:邪恶的Villanelle 是20出头的美少女,老辣的Eve是一个40+的中年女性。

二月份《纽约时报》的采访里,作者这么形容她:“ Waller-Bridge小姐就像一个‘一人乐队’,她总是从身体里发出一些奇怪的、全新的音效。”

菲比的声音

这部剧中,菲比除了嘲讽自己外,还嘲讽婚姻、嘲讽父权、嘲讽女权、嘲讽当代艺术。《伦敦生活》和HBO出品的美剧《都市女孩》相似,两部片子都具有鲜明的女权色彩,同样由年少成名的女星编写并演出。

但二者却有着诸多不同。同样是想探讨今天这个时代女性身份的焦虑,《都市女孩》选择的方式是大声诉说。

相比之下,《伦敦生活》更侧重的是生活中的那些沉默。这些沉默可能是被动的压迫,也可能是主动的逃避。

剧里菲比的爸爸帮她和姐姐报名参加一个“女权”训练营。训练的内容要求学员们不讲一句话,只是冥想和劳作。

菲比代表的女性或许不可能成为“一个时代的声音”,但也要努力变成“时代的一个声音”,当然她也尊重每个人保持沉默的权力。

YOU MAY ALSO LIKE

- 内容原创,图片来自网络,转载请联系公众号 -

责任编辑:陈泰山 / 编辑:Nina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