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次,“爱国者”雷达系统可能会把飞行中的飞机当作来袭的导弹,并且由于电磁干扰造成了混乱,没有区分出飞机和导弹在雷达上的显示信号,造成误判。据悉,这是沙特军方使用“爱国者”导弹拦截也门哈东胡塞叛军向位于艾卜部的空军基地发射的数枚飞毛腿导弹。

客机降落中与导弹擦身而过,“爱国者”究竟还靠不靠谱?据外报道,当地时间2016年2月13日,FlyDubai一架波音737-800客机在沙特阿拉伯艾卜哈支线机场降落进近过程中,飞行员发现有两枚导弹从艾卜哈空军基地飞来。飞行员避让后,客机安全降落。据悉,这是沙特军方使用“爱国者”导弹拦截也门哈东胡塞叛军向位于艾卜部的空军基地发射的数枚飞毛腿导弹。虽然说是拦截导弹,但是怎么就能差点打到客机?沙特部署的“爱国者”还靠谱吗?

客机降落中与导弹擦身而过,“爱国者”究竟还靠不靠谱?说到“爱国者”,从首次试验到装备部队,直到今天已经过去了快40年,也早已从单一的导弹发展至一整套的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整套系统由交战控制站、地基雷达、发射装置组成,其中交战控制站是整套作战中枢神经系统,负责指挥、控制和通信以及火控。交战控制站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可以由计算机辅助进行目标识别和优先级排序,也可以由交战控制站和计算机完全自主控制整个作战。在雷达配备方面主要为AN/MPQ253G波段频率捷变相控阵雷达,它对来袭导弹进行预警和跟踪,还提供与飞行中的拦截弹的地空通信。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是拦截了,一个发射装置可携带填装16枚PAC23导弹的弹箱。PAC23导弹的弹头以“碰撞杀伤”方式取代过去的“碎片杀伤”方式,杀伤力更大。它在中程使用惯性制导飞向预定的拦截位置,并能在飞行中接收地基雷达的更新数据。在飞行的最后2秒,变为主动雷达终端导引头制导。

客机降落中与导弹擦身而过,“爱国者”究竟还靠不靠谱?应用实战中,该套防御系统表现也还不错,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爱国者导弹部队成功地击落数枚伊拉克发射的弹道导弹。但是正如文章前面提到的一样,“爱国者”真的把自家飞机打下来了,2003年3月22日,一个“爱国者”导弹连在伊拉克与科威特接壤的边境地区击落一架英军“旋风”式战斗机,机上两人死亡。2003年4月2日,两个“爱国者”导弹连均向指挥中心报告,探测到一枚来袭的伊拉克导弹,导弹迅速发射,紧接着美军的“大黄蜂”战机被打了下来,误伤一次接着一次。

客机降落中与导弹擦身而过,“爱国者”究竟还靠不靠谱?然而美剧却总把原因归咎于对方——英军战机上的敌我识别装置发生故障,不承认自身问题。事隔十多年,又差一点再次发生类似事件,这次又是为什么?首先,沙特士兵可能违反了导弹发射程序,发现目标没有确认就发射拦截导弹,没有注意到空中还有客机。其次,“爱国者”雷达系统可能会把飞行中的飞机当作来袭的导弹,并且由于电磁干扰造成了混乱,没有区分出飞机和导弹在雷达上的显示信号,造成误判。人为原因与系统自身的问题是差点造成这次灾难的根本原因。

关于可不可靠,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共发射47枚“飞毛腿”导弹,“爱国者”只拦截了不超过4枚,目标命中率仅为9%。此后,五角大楼斥资超过30亿美元改进“爱国者”系统,但究竟效果如何还不得而知,靠谱也只能画个未知数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