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次,“愛國者”雷達系統可能會把飛行中的飛機當作來襲的導彈,並且由於電磁干擾造成了混亂,沒有區分出飛機和導彈在雷達上的顯示信號,造成誤判。據悉,這是沙特軍方使用“愛國者”導彈攔截也門哈東胡塞叛軍向位於艾卜部的空軍基地發射的數枚飛毛腿導彈。

客機降落中與導彈擦身而過,“愛國者”究竟還靠不靠譜?據外報道,當地時間2016年2月13日,FlyDubai一架波音737-800客機在沙特阿拉伯艾卜哈支線機場降落進近過程中,飛行員發現有兩枚導彈從艾卜哈空軍基地飛來。飛行員避讓後,客機安全降落。據悉,這是沙特軍方使用“愛國者”導彈攔截也門哈東胡塞叛軍向位於艾卜部的空軍基地發射的數枚飛毛腿導彈。雖然說是攔截導彈,但是怎麼就能差點打到客機?沙特部署的“愛國者”還靠譜嗎?

客機降落中與導彈擦身而過,“愛國者”究竟還靠不靠譜?說到“愛國者”,從首次試驗到裝備部隊,直到今天已經過去了快40年,也早已從單一的導彈發展至一整套的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整套系統由交戰控制站、地基雷達、發射裝置組成,其中交戰控制站是整套作戰中樞神經系統,負責指揮、控制和通信以及火控。交戰控制站採用人機交互的方式,可以由計算機輔助進行目標識別和優先級排序,也可以由交戰控制站和計算機完全自主控制整個作戰。在雷達配備方面主要爲AN/MPQ253G波段頻率捷變相控陣雷達,它對來襲導彈進行預警和跟蹤,還提供與飛行中的攔截彈的地空通信。在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就是攔截了,一個發射裝置可攜帶填裝16枚PAC23導彈的彈箱。PAC23導彈的彈頭以“碰撞殺傷”方式取代過去的“碎片殺傷”方式,殺傷力更大。它在中程使用慣性制導飛向預定的攔截位置,並能在飛行中接收地基雷達的更新數據。在飛行的最後2秒,變爲主動雷達終端導引頭制導。

客機降落中與導彈擦身而過,“愛國者”究竟還靠不靠譜?應用實戰中,該套防禦系統表現也還不錯,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愛國者導彈部隊成功地擊落數枚伊拉克發射的彈道導彈。但是正如文章前面提到的一樣,“愛國者”真的把自家飛機打下來了,2003年3月22日,一個“愛國者”導彈連在伊拉克與科威特接壤的邊境地區擊落一架英軍“旋風”式戰鬥機,機上兩人死亡。2003年4月2日,兩個“愛國者”導彈連均向指揮中心報告,探測到一枚來襲的伊拉克導彈,導彈迅速發射,緊接着美軍的“大黃蜂”戰機被打了下來,誤傷一次接着一次。

客機降落中與導彈擦身而過,“愛國者”究竟還靠不靠譜?然而美劇卻總把原因歸咎於對方——英軍戰機上的敵我識別裝置發生故障,不承認自身問題。事隔十多年,又差一點再次發生類似事件,這次又是爲什麼?首先,沙特士兵可能違反了導彈發射程序,發現目標沒有確認就發射攔截導彈,沒有注意到空中還有客機。其次,“愛國者”雷達系統可能會把飛行中的飛機當作來襲的導彈,並且由於電磁干擾造成了混亂,沒有區分出飛機和導彈在雷達上的顯示信號,造成誤判。人爲原因與系統自身的問題是差點造成這次災難的根本原因。

關於可不可靠,海灣戰爭期間,伊拉克共發射47枚“飛毛腿”導彈,“愛國者”只攔截了不超過4枚,目標命中率僅爲9%。此後,五角大樓斥資超過30億美元改進“愛國者”系統,但究竟效果如何還不得而知,靠譜也只能畫個未知數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