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什麼東西最快?假期過得最快。

01

這兩天,#上班第一天#的話題,已經妥妥安排上了熱搜,點進去隨便看了看,怎麼評論個個都在想着花式辭職?

“節後上班第一天,我就想辭職了”

還有“上班如上墳”,“別問,再問自殺”等等很喪的回覆。

“節後上班第一天,我就想辭職了”

今天,年度大型鉅製災難片《上班》已經在全國各大城市上演了,老家的桂芳、翠花、秀英、大強、二餅們,又將回到大城市裏變成Linda、Maggie、Vivian、Michael、Jason。

網絡上有個熱詞叫“節後綜合徵”。

意指是人們在經歷假期之後,出現的各種生理或心理的不適。比如在節後的兩三天裏感覺厭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效率低。

甚至有不明原因的噁心,眩暈,腸道反應,精神性厭食,焦慮,神經衰弱等。

大概也只有在沒有領導、沒有父母、沒有同事的陌生社交軟件裏,我們才能卸下面具,肆無忌憚地寫寫心情,吐槽一下不盡人意的生活,痛痛快快地做回自己。

“節後上班第一天,我就想辭職了”

忘記了這已經是第多少天,沒有睡足7個小時。

早上叫醒我的從來都不是生物鐘,而是叮叮噹噹的鬧鐘,在生活所迫下被迫起牀。臉上濃重的黑眼圈,是我經濟能承受範圍之內的化妝品遠遠遮蓋不住的。

潦草地喫過早餐,穿上前幾天打折新買回來的高跟鞋,再訕訕的脫下換上一雙平底鞋。

如果你也見識過早晨7點半的地鐵站,相信你會更理解“生活艱難”這四個字。

人流量巨大的地鐵站,每個人都牟足了勁地朝裏面擠,再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跑進公司上班打卡。

“節後上班第一天,我就想辭職了”

假期好快啊,能不能再多三天......

工作好艱難好無趣啊,髮量越來越少了......

什麼時候工資能漲漲......

什麼時候能實現車釐子自由......

別抱怨了,班還是要上的,讓我們用積極的態度面對吧!

02

說起節後綜合症,首當其中的就是上班恐懼症了。具體表現爲:有心無力、焦躁不安、對各種工作文件產生厭煩甚至恐懼的情緒。此時,內心不斷充斥着一個聲音:我想1年200天爲祖國慶生……

人一旦徹底進入放飛自我狀態就很難受得住,會本能地抗拒回到快節奏的工作狀態。能躺着就不坐着、能坐着絕不站着,懶懶散散打不起精神,說的就是你吧!

“節後上班第一天,我就想辭職了”

此時,建議大家牢記“我愛工作,工作使我快樂”。

上班前3天,爲了擺脫上班恐懼症,可以優先安排一些計劃性、交流性質的工作,給到一個緩衝調整的時期。

若是你做完上述一系列流程之後依舊內心煩躁,那麼請你查詢一下自己的銀行卡餘額、未還的花唄、未還的信用卡金額、包裏的錢……這樣就會收斂很多,畢竟只有暴富才能安慰我們幼小成熟的心靈。

國慶期間,胡喫海喝自然免不了,每逢佳節胖三斤不是開玩笑的!大魚大肉、各種零食、夜宵成了節日標配。

然而,一通胡喫海塞暴飲暴食後,到了上班纔開始覺得肚脹不舒服,胃部隱隱作痛,衣服褲子也緊了不少……

如今假期結束,“進補”也告一段落,之後要注意調整飲食結構,保持健康。

“節後上班第一天,我就想辭職了”

開工這幾天可以喫些蔬菜水果,也可以大量喝白開水,多喫粗纖維和綠色蔬菜,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幫助胃腸道恢復健康。

比如,收假前喝一碗養胃粥,促進腸胃蠕動;保證每天進食大量蔬菜和水果,幫助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同時也要注重優質脂肪的攝入,比如優質的肉類等等。儘量減少糖份的攝入。還可適當喫一些健胃消食片或山楂片,儘量喫清淡一點的飯菜,讓已經“不堪重負”的胃腸得到休息。

有些人國慶放假宅在家裏,白天一覺睡到中午,晚上要熬到兩三點才肯入睡。與之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到了上班還是調節不過來。晚上不睡、白天不起,上班時間沒精打采,晚上精神抖擻。

事實上,當人體正常的生物鐘被打亂,神經系統就會紊亂。白天暈頭耷腦,夜裏精神抖擻,失眠、頭暈接踵而來。

“節後上班第一天,我就想辭職了”

這裏,建議大家睡前最好不要玩手機,不要讓大腦高度興奮,可以聽聽輕音樂靜心,若是控制不住自己“罪惡的魔爪”,那麼就請上牀之前把手機放得遠遠的吧。

在高度興奮、高度熱鬧的節假日過後,一個人又迴歸到平靜的、日常的生活,回到工作崗位,從家人、小夥伴的陪伴中脫離,獨自一人面對接下來的工作生活,確實容易產生心理落差、鬱鬱寡歡。

一個人在外最重要的是戰勝孤獨感,如果不想陷入傷春悲秋的循環,就要給自己做好心理疏導。

“節後上班第一天,我就想辭職了”

比如,除了工作之餘給爸媽打電話外,還可以和小夥伴微信上頻繁互動;制定一個壯志滿懷的小目標,找到奮鬥的意義,讓自己迅速投入工作狀態;適當進行有氧運動也能有效抗焦慮;擴大交集圈。

03

另外,節後工作“堆積如山”的情況並不鮮見,我們每個職場人可能都會或多或少遭遇到這個尷尬的處境。

1、假期時間過長,日常工作堆積

拿國慶假期舉例,七天的假期就會佔整個月份的四分之一,那麼上班之後就會有¼月的工作量摞在辦公桌上。每項都是日常必做工作,無法忽略任何一個。

2、節後馬上面臨工作任務的deadline

有很多工作是有時間節點的,這些節點很多都是在月初,比如說財務報表的結算或是向政府部門上報數據等。每逢節假日,節點會向後延遲,最常見的就是節點只會延遲到節後的一兩天。這麼短的時間要去完美解決任務deadline,是非常棘手的一件事情。

3、“節前拖延症”造成工作堆積

“節前拖延症”其實是造成節後工作堆積的最大因素。很多人都會對未來工作量有所預知,但會更傾向於選擇“視而不見”,近乎本能的去選擇拖延工作。節前拖延,節中放鬆,節後就得面對了。

那麼,如何輕鬆應對“堆積如山”的工作呢?

1、運用時間管理定律,不讓自己變成“陀螺”

艾森豪威爾的時間管理四象限原則非常直白且有效,它告訴我們如何從一頭亂麻的工作中找到頭緒,而它的宗旨就是說:任何事情都有輕重緩急。在完成以上重要且緊急的工作之後,可以篩選出以下三種工作:

a、重要且不緊急;b、緊急且不重要;c、既不重要也不緊急。

按照a、b、c梳理開所有的工作,然後按照順序去完成。請相信,每完成一項都會讓你覺得輕鬆不少,甚至會有如釋重負的感覺。

2、善於與部門同事溝通,學會“借力”更省力

節後的工作量大不是個別現象,同部門的同事當然也都處於應對各項繁雜工作的境況中。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各自爲戰,其實是比較消耗整個團隊“戰力”的表現。如果能夠“互相借力”,工作效率是可以大大提高的。

在忙成“陀螺”的同時,不斷在腦海裏思考如何快速脫離這種混亂的處境。他想到自己手頭還有一個表格需要做,如果用之前的工作方法,可能一個上午都無法做完。他急中生智的請教了同部門的“Excel大神”,大神用了一個運算函數完美的解決了他的問題,工作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十倍。與此同時,小林也向大神提供了自己剛剛向合作公司詢問獲得的數據,給同事的工作也提供了支撐。

3、吸取教訓,提前預警節後工作

在順利度過節後工作堆積的幾天後,我們需要通過帕金森定律總結一下自身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方法。

帕金森定律說:太多時間反而會讓你消磨時間。如果我們能夠在短時間內高效的完成多項工作,那麼以後也應該適當的給自己創造緊張的工作氛圍,擠出的時間就可以用於自我提升。

節假日是職場人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工作的“喘息日”,假期盡情放鬆無可厚非,但做好節前工作結尾以及節後工作預警也同樣重要。畢竟工作一樣不能少做,節前藏起來沒做的,節後也要統統要補回來。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