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央氣象局在微博上發佈了一則雪景的抖音視頻——絨絨的大雪覆蓋了車頂,覆蓋了小路也覆蓋了森林,小車在冰雪的包圍中緩緩前行……引無數人爲之驚豔!

這是哪兒呢?評論很快給出了答案——

(圖:圖蟲@marco老豬)

(圖:圖蟲@影兒846)

莫爾道嘎地處大興安嶺北麓,隸屬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市管轄,與俄羅斯隔額爾古納河相望。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是我國最大的森林公園,處於呼倫貝爾草原和大興安嶺森林的過渡帶,所以在這裏能看到“半山草原半山樹”的獨特風光。曾數次被評爲“中國最令人嚮往的地方”,更有“南有西雙版納,北有莫爾道嘎。”的說法。

未來幾天的莫爾道嘎,依然會飄着小雪~

《夜宴》取景地

(圖:綠洲)

(圖:@ellian)

說起莫爾道嘎,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比較陌生,但許多影視劇早已經相中了這裏獨特的風光,選擇它作爲鴻篇鉅製的取景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由馮小剛指導,章子怡、葛優、吳彥祖、周迅主演的電影《夜宴》,當時搭建的一座橋樑因與這裏的風景渾然一體,在拍攝完成之後被保留在了景區之中,得名“夜宴橋”。

龍巖山

(圖:@將相之才)

莫爾道嘎”是蒙古語“駿馬出征”的意思。傳說成吉思汗在此狩獵,逐鹿直現在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範圍內的龍巖山頂時,四顧蒼茫,豪氣干雲,頓生統一蒙古之意,遂大喝一聲:“莫爾道嘎!”,莫爾道嘎也因此得名。

龍巖山海拔1000米,西坡橫臥着一條長200餘米的龍形巨巖,龍頭高聳,龍身蒼勁,龍身蒼勁,龍巖山因此得名。登上龍巖山頂不僅可以觀賞到壯闊的山景,莫爾道嘎鎮的風光也盡收眼底。(莫爾道嘎鎮就在森林公園內)龍巖山也是觀賞日出日落的絕佳地點,著名攝影家白海琦在國際攝影大賽上獲金獎的《升騰》就是在龍巖山拍攝。

偃松幽徑

(圖:@蓮花淨心不染)

雖然景點名字叫做"偃松幽徑",但它的面積高達1900多公頃,密度在林區也實屬罕見,曾有科考生態工作者贊此爲"興安奇景"。一團團,一簇簇讓人彷彿置身天然的盆景園,松香瀰漫,沁人心脾。

一目九嶺

(圖:@ellian)

(圖:@暗香yr)

九重山嶺如潑墨山水畫般在眼前展開,在陽光的照射下呈現出深深淺淺的輪廓,越遠越看不真切,“一目九嶺”因此而得名。山嵐氤氳,流光浮動,沉默的羣山都好像擁有了鮮活的生命,一、二、三、四、五……一不小心便數花了眼。

紅豆坡

(圖:@李毅軍)

莫爾道嘎紅豆坡的“紅豆”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紅豆,而是一種更接近藍莓的植物,低矮的小灌木常與青松與杜香共生,學名爲紅豆越橘,也被當地人稱爲興安紅豆。它的顆粒小巧,色澤紅潤,珊珊可愛。果實味道酸甜,可以釀酒,也可入藥。

白鹿島

(圖:圖蟲@有餘)

2007年,呼倫貝爾曾爲莫爾道嘎白鹿島發行過郵資信封,信封的背面這樣介紹:白鹿島在內蒙古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內,在激流河注入額爾古納河入河口上游處,有兩個修長小島相偎而臥,河水呈“S”形迴環於兩個小島之間,島上野花叢生,紅豆遍地,松黛樺橙,山光水色,美不勝收,這就是爲當地百姓講述着許多傳說的狼和白鹿島。統稱白鹿島。

(圖:@仁義禮智信)

景區裏還有一座蒼狼與白鹿的雕塑,傳說成吉思汗的祖先是奉天命而生的孛兒帖赤那和他的妻子豁埃馬闌勒,他們來到斡難河源頭的不兒罕合勒敦山紮營住下,開始繁衍生息。孛兒帖赤那和豁埃馬闌勒的意思就是“蒼狼”和“白鹿”。

鹿道·大壽松·搖錢樹

(圖:@仁義禮智信)

鹿道原本是一條狍鹿下山喝水而踩出的小徑,小徑上下各有一棵樹齡300年以上的樟子松,坡上的那棵高大挺拔,曾因雷擊而兩度枯榮,世人有感而稱之爲“大壽松”。坡下的那棵因樹上長着形如錢幣的巨大圓形松包而得名“搖錢樹”。按照過去的習俗,獵人和伐木工進山前都要帶着貢品來祭拜這兩棵“神樹”祈求山神保佑,這都寄託了人們對吉祥如意的美好願望。

森林公園小火車

除了自駕之外,國家森林公園裏的小火車也是遊覽莫爾道嘎的絕佳交通工具。以前,森林小火車是林區人民重要的交通運輸工具。現在,彼時運送木頭的小火車而今帶領着遊客深入森林公園腹地欣賞美景,窗外掠過每一秒的風景都能定格成美麗的油畫,每一個轉角都能遇見不同的驚喜。

(圖:@陳永宏)

線路全長9.83公里,沿途設置5個停車站點,遊客還能下車觀賞風景。冬季,小火車噴着白霧緩緩駛來,霧氣被拉成長長的一溜兒,樹上的積雪或霧凇相映成趣。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