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成果發佈,磐石市入圍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10月8日,2019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成果發佈,延吉市再次上榜“四個全國百強”榜單,榮膺“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68位。

最新消息!2019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課題成果發佈啦!包括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等榜單。

小城市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是實現全面小康的戰略支點。截至2018年底,中國大陸共有中小城市(廣義範圍,包括含鄉鎮的市轄區)2809個,中小城市直接影響和輻射的區域,行政區面積達934萬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的97.3%;總人口達11.81億,佔全國總人口的84.66%;經濟總量達76.43萬億元,佔全國經濟總量的84.89%。

研究報告從綜合實力、綠色發展、投資潛力、科技創新、新型城鎮化質量五個維度系統、全面顯示我國中小城市發展狀況。總體而言,中小城市發展呈現出幾大特點——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爲70.5,東部地區先發優勢明顯;中小城市綠色發展指數爲61.7,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持續發力;中小城市科技創新指數爲58.5,創新成效不顯著,創新能力仍比較弱。

一起來看看吉林省在各個衡量維度上的表現吧。

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我省延吉和梅河口兩市入圍

綜合實力研究指標體系,立足踐行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從現代經濟發展、社會民生改善、生態環境建設、城鄉融合發展和政府服務效率等五個方面進行研究。

在“2019年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榜單中,排名前五位的分別是:江蘇崑山市、江蘇江陰市、江蘇張家港市、江蘇常熟市、湖南長沙縣。我省延吉和梅河口兩市入圍。

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 我省延吉、梅河口、通化縣三地入圍

綠色發展研究指標體系包括四個方面:資源節約、綠色生活、污染治理和生態建設。2019年,中國中小城市綠色發展指數達到了61.7。分區域看,東部地區綠色發展指數仍然遙遙領先,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綠色發展指數也有所上升。從領域看,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持續發力。

在發佈的“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榜單中,江蘇崑山市、江蘇太倉市等江蘇五個縣市包攬了前五名。我省延吉、梅河口、通化縣三地入圍。

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

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我省磐石市和梅河口市兩地入圍

投資潛力研究側重於對蘊涵在區域這一綜合體中的投資環境的營造和投資機會的發掘,努力引導區域發展方向,並對投資者決策提出建議。投資潛力研究指標體系包含五個方面:人口和勞動力、基礎設施、交通區位、生態環境和營商環境。

2019年,中小城市投資潛力進一步改善,投資潛力指數達到82.4,提高了0.1。對投資潛力提升貢獻最大的是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改善。分區域看,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投資潛力分別爲84.3、83.2、79.9和79.8。在這一榜單中我省磐石市和通化縣兩地入圍。

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 我省延吉市和通化縣兩地入圍

科技創新評價力圖對創新環境、創新服務、創新融資、創新主體、創新成效等進行系統評估。但是囿於數據可得性和可比性,課題組將結合創新資源和發展基礎,重點評估中小城市的“雙創”平臺建設、研發潛力、科技創新活力和科技創新成效等四個方面的情況。

2019年,中小城市科技創新指數爲58.5,儘管縱向來看仍然在進步,創新指數有所提升,但與大城市相比,創新能力較弱、創新成效不顯著等問題仍然比較明顯。

分區域看,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的中小城市科技創新指數分別爲65.8、56.4、52.5和52.2。東部地區中小城市的科創能力以加快速度提升的同時,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中小城市的科創能力則基本處於徘徊狀態,區域之間創新發展差距進一步拉大。在這一名單中我省延吉市和通化縣兩地入圍。

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

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 我省延吉和梅河口兩市入圍

2019年,中小城市的總體城鎮化質量指數爲46.2,比上年提高0.5。近年來中小城市在基本公共服務、基礎設施、資源環境等方面都取得較大進步,推動城鎮化質量持續提升。本年度推動城鎮化質量指數提升的最重要動力是基本公共服務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近年來中小城市發展分化現象越來越明顯。區位良好、經濟發展較快的中小城市,尤其位於城市羣中、與中心城市距離較近的城市,人口規模呈現持續增長的勢頭。與此同時,人口減少的縣市數量也在快速增加,大約三分之一的縣市都面臨較大的人口減少的壓力。客觀上看,制約中小城市城鎮化質量的因素也在不斷凸顯,隨着國家對地方債的整治,可能會對中小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帶來一定衝擊。

在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名單中,我省延吉和梅河口兩市入圍。

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我省7鎮入圍

榜單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千強鎮”、全國重點鎮、各省發展態勢較好的鎮等爲基本評價對象。考慮到建制鎮數據可得性和可比性,我們選取了地區生產總值、城鄉居民收入、鄉鎮稅收收入三個指標進行綜合比較,計算了建制鎮的綜合得分,評選出排名前1000位的建制鎮。我省公主嶺市范家屯鎮等7鎮入圍。

新聞多看見點兒

延吉榮膺四個全國百強縣市

10月8日,2019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成果發佈,延吉市再次上榜“四個全國百強”榜單,榮膺“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68位;“2019年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第49位;“2019年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第66位; “2019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第54位。有力彰顯了延吉市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取得的豐碩成果。

近年來,延吉市緊緊圍繞全力打造經濟更加繁榮、城市更加文明、民族更加團結、城鄉居民生活更加美好的美麗延吉目標,積極探索新時代縣域發展新模式,全面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面提升了城市綜合實力。2019年上半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2.7%,比全省增速高出0.7個百分點。1至8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5%;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8%;接待境內外遊客850萬人次,同比增長10.62%,旅遊綜合收入217.6億元,同比增長11.5%,旅遊經濟指標位居全州第一。

延吉市始終以綠色轉型發展爲主線,2018年,全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9.5%,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39天,空氣質量達標率92.8%。延吉市榮獲“全國生態環境質量優級縣域”稱號,延吉高新區躋身國家低碳工業園區試點。

作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延吉市把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以創新衍生新供給、催生新動能,加快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強化高質量發展動能。目前,全市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高新技術創業中心、國家級“衆創空間”等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全市專利申請與授權量多年來始終位居全省縣市榜首。

自2015年首次參評“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以來,延吉市連續5年晉級,2015年位居第61位,2016年位居第60位,2017年位居第59位,2018年位居第55位,2019年位居第54位,延吉市逐步成爲全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排頭兵。2018年,延吉市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86.03%,位居我省縣市榜首,入選“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城市”。

梅河口市上榜“四個全國百強”榜單 幸福城裏看幸福

2019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成果發佈,梅河口市上榜“四個全國百強”榜單。

位於吉林省東南部的梅河口市,是一座蒸蒸日上、冉冉升起的“新星”城市。在推進高質量發展進程中,作爲擴權強縣改革試點市的梅河口,處處彰顯着奮進與激情。

“體育旅遊精品目的地”“國家衛生城”“全國文明城”“全國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城市”“全國十佳美麗中國·最美城鎮”“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等金名片,一次次刷新着大衆對這座城市的認知,在這裏誕生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的城市故事。

在梅河口還有佔地面積48.3萬平方米的梅河口生態花海,分爲三個片區。花海修建了環路、廁所、休閒座椅、觀景臺等公共服務設施,在花卉產業園區中心地帶放置了精緻優美、風格各異的立體花壇栽植吊蘭牽牛、大花海棠、鼠尾草等花卉,在每個路口的兩側,每相隔十米放置三米高的小風車和花海交相輝映,這裏已經成爲梅河口新晉的網紅打卡點。

2018年,梅河口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80億元,增長7.5%,增速居我省第一位。“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都說幸福感是最難界定的,而梅河口增加羣衆的獲得感和滿意度讓人看得見、摸得着,不僅實現了經濟跨越式的發展,更贏得了百姓的口碑。

通化縣上榜“兩個全國百強”榜單 綠色發展和科技創新百強縣市

2019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成果發佈,通化縣入圍綠色發展和科技創新百強縣市。

通化縣位於吉林省西南部,地處長白山區渾江中游。東與白山市交界,西與遼寧省新賓縣和桓仁縣毗鄰,南與集安市接壤,北與柳河縣相連。幅員面積3726.5平方公里,地貌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稱。

通化縣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經過縣城建設與改造,一座特色鮮明、功能完善、品位高雅的山清水秀園林城市已初具規模,2003年,被命名爲省級衛生縣城。2004年,被命名爲東北三省及內蒙古自治區第一個、全國第十八個國家級衛生縣城和我省第一個省級園林縣城。

磐石市入圍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2019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成果發佈,磐石市入圍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磐石市磐石市位於吉林省東南部,地處松遼平原向長白山過度地帶,屬於丘陵半山區,由於所處地理位置和大氣環流的影響,決定了我市氣候爲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東接樺甸市,西鄰梅河口市、東豐、伊通縣,南界輝南縣,北與雙陽區、永吉縣接壤,隸屬於吉林省吉林市的縣級市。硅灰石儲量2600萬噸,佔中國儲量的四分之一;石墨儲量 500 萬噸,是中國三大石墨產地之一;是中國十大非金屬礦業開發基地之一和吉林省非金屬礦產品開發基地。

你的家鄉上榜了嗎?快來轉發打call吧!

製表:王小東 編輯:王樂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