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北方部分地區開始飄雪,南方天氣慢慢變冷的時候,寒露就到了。寒露,顧名思義,因寒而冷,它也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的節氣,這個時候一般隸屬深秋,天氣由涼轉冷,我們知道,白露是剛剛入秋,天氣開始轉涼的標誌節氣,寒露與白露一字之差,也差出了一個溫度。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裏有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時,因爲天氣過於寒冷,清晨的露水也即將凝聚成霜了。寒露一般是公曆10月7日到9日之間,所以很可能與中秋甚至是重陽相重合,這就說明,在寒露時節,許多風俗活動會與這兩個節日的風俗活動相同,比如說,寒露時節就有喝菊花酒、菊花茶的習慣,恰巧,重陽節也有,不過,寒露時節喝喝菊花茶有養生的功效,天氣轉冷,人們的生活習慣也要隨之改變了。

秋分有“三候”,寒露也有三候,我國古代使用的“平氣法”是這樣劃分寒露的三候的:“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爲蛤;三候菊有黃華。”一是指大雁在此時大量南遷;二是指雀鳥不見了,但這時海邊會出現許多蛤蜊,因貝殼條紋與顏色和雀鳥很相似,所以古人想當然的認爲蛤蜊是雀鳥變得,所以二候是候雀鳥不見,海邊蛤蜊增多;三候自然是候菊花普遍開放了,這是深秋特有的美景,故寒露賞菊也自有一番情趣。

左河水在他的詩歌《寒露》中有說:“天高晝熱夜來涼,草木蕭疏梧落黃。日享菊香播小麥,夜喝梨貝養脾腸。”一首詩,短短二十八個字,卻是將寒露的節氣特色全都表現出來了,夜裏變涼,草木蕭疏,梧桐葉變黃而落,白日裏賞菊享受菊花帶來的清香,北方人民開始播種冬小麥了,天氣轉換中,人們開始養生,夜晚喝碗川貝燉雪梨,對脾腸也有諸多好處。深秋的寒露天,自然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不過,既然左河水提到了寒露養生,我們就一起看看寒露的養生方式吧。中國人的養生往往是食療,因此寒露的喫食就很講究了。寒露因爲天氣變冷,在自然界中,可以說是陰陽之氣的轉變,陽氣漸退,陰氣漸生,爲了確保陰陽平衡,人的生理活動自然也要適應自然界的變化,所以在寒露時節,人們應該根據個人的身體情況,多喫一些滋潤型的食物,可補脾胃,也可以養肺潤腸,更是可以防秋燥,治療咽乾口燥等症狀。

像這類的食物就以水果爲主最好了,像梨啊、柿子啊都很合適,當然蔬菜也是不可缺少的,胡蘿蔔、冬瓜、銀耳、海帶都有這種功效,像左河水詩中所說的川貝燉雪梨就更好了。寒露時節,早餐多喝些藥粥對身體就很好,而且早上來碗熱粥,胃裏也會感到非常舒服。秋燥在南方體現的更爲明顯,所以一到秋天,南方人就容易口乾舌燥,嚴重的還會大量脫髮,這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這個時候一定要保持室內的溼度,更要多補充水分,水果在這時就顯得必不可少了。

天氣轉變中,感冒會變得十分頻繁,老年人身體若不是很好,很容易引發各類疾病,所以這個時候有一個良好的作息習慣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充足的睡眠,保暖的衣服都能提高人的抵抗力,有些人只有經歷過感冒,才能真正感受到深秋真的來了,過不了多久就要進入冬季了,在季節的轉換中,或許親身體驗才最能直觀的感受溫度,感受每個季節的變化帶給人的與衆不同。

其實寒露時節才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豐收季,這時候,水果大量成熟,晚稻收割,北方的玉米也正值豐收時節,在豐收的喜悅之中,農民們又開始了冬小麥的播種,一邊是收穫,一邊是播種,都是令人愉悅的事情。農諺裏還說:“寒露時節人人忙,種麥、摘花、打豆場”,可見這是一個忙碌的季節,可只有忙碌了,人們纔能有更好的生活啊,這種體驗,或許農民們纔能有更直觀的感受吧!

“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涼風至時寒露到,菊花飄香添衣裳,這是一個很詩意的節氣,雖不免帶有一番荒涼之感,可卻正是深秋的特有之景,“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在季節的變換中,欣賞秋色,品味收穫,也播下希望,秋日漫漫,卻總能讓人沉迷其中,這大概就是深秋的魅力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