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在文旅行業“大鬧”一場過後,萬達是悄然離場,還是重整河山?

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1030日,一代宗師金庸與世長辭。留給世人的除了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的武俠世界,還有大鬧一場,悄然離去的人生感悟。大師遠去的前一晚,在文旅行業大鬧一場的萬達將原萬達文旅集團和13個文旅項目的設計、建設和管理公司作價62.81億元賣給融創,留下重整河山的伏筆後,悄然離場。

儘管融創與萬達的這場世紀併購迎來了終章,但是對於在文旅地產領域剛剛起步的融創來說,權利交接過後,如何避免超過500億的文旅資產變成燙手的山芋,不僅考驗着融創對於文旅項目的實際操盤能力,也將檢驗融創發力文旅版塊的決心。

靴子落地,世紀併購耗資501.25億元

1029日晚,融創中國(01918)的一紙公告讓融創與萬達圍繞文旅資源展開的世紀交易迎來了終章,在獨家爆料與官方闢謠之間盤旋了許久的靴子終於落地。至此,融創與萬達的世紀併購交易額最終揭曉,兩次交易共耗資501.25億元,相當於融創2017年全年淨利潤的近5倍,成爲目前爲止,中國房地產歷史上交易金額最高的一次併購交易。

根據融創中國發布的公告,融創中國此次與萬達集團達成的62.81億元的併購交易內容中包括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持有的成都萬達主題文化旅遊管理公司(萬達文化管理)75%的股權;萬達文化旅遊創意集團有限公司(萬達BVI文創)100%的股權。

此外,融創將13個文旅項目持有的物業建設總部及地方人員、萬達文旅院人員、萬達主題樂園總部及主題娛樂區域運營管理人員、萬達商業區域運營管理人員按照現狀進行全盤接收。此前交易中提到的品牌許可使用費將不再收取。

根據融創與萬達此前簽署的438.44億元的併購協議中,融創持有13個萬達城91%的股權,另負責房地產項目即銷售物業;萬達城的設計、建設,自持物業(文旅部分)的管理、運營,全部由萬達負責,融創未來20年支付萬達品牌許可費共計130億元。這也意味着,在不考慮其他成本的情況下,此次交易僅在品牌許可費方面,就讓融創省下超過60億元人民幣。

值得一提的是,融創與萬達此次達成的62.81億元的交易並非一次性付清。根據寫協議內容,支付將分5次進行,交易兩日內,融創已分三次向萬達支付32.81億元,其餘兩筆交易將分別在20191130日或之前以及202115日或之前完成。

合肥萬達城

不久的將來,身處哈爾濱、合肥、南昌等13個城市的人們將會看到,在那個熟悉或陌生的地方,曾經的萬達文旅城或將變成融創文旅城。根據協議,13個文旅項目涉及的部分商標、著作權等知識產權歸融創所有,其餘歸萬達所有的知識產權,萬達已授權融創無償繼續使用,融創將根據經營安排隨時更名。

萬達離場,離職高管指出原因所在

儘管萬達對於此次併購交易的官宣早於融創的公告,但是,這份官方聲明在萬達官網僅僅停留十餘分鐘即消失不見,還是讓人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捏了一把冷汗。畢竟,三年前綠城的毀約歷歷在目,投資樂視的失敗近在眼前。

正如今天所看到的一樣,劇情沒有發生反轉,這份萬達集團公告在融創的公告發布前再次出現在萬達集團的官網,位置至今未變。但是,在外界看來,聲明消失的幾分鐘或許仍存在雙方的利益博弈以及萬達的不甘。

萬達集團公告

萬達的不甘1029日發佈的《萬達集團公告》中也有所體現。萬達集團在公告中表示,萬達一直看好中國文化旅遊行業的發展前景,今後萬達將繼續投資文旅產業,保留文化旅遊產業的骨幹團隊,重組文旅規劃院、文旅建設中心和文旅管理公司。

作爲參與萬達文旅產業最早的一批人,看到今天萬達把文旅項目賣給融創,感到非常惋惜。一位前萬達文旅集團的離職高管在接受鳳凰網旅遊採訪時表示,萬達拋售文旅項目除了衆所周知的資金問題,還有三個深層次原因:

一是盈利模式,萬達的幾個文旅項目主要還是依賴房地產來對文旅項目做彌補;

二是商業模式,其文旅項目基本上依靠門票收入,其作爲旅遊項目還沒有單獨的、清晰的商業模式;

三是同質化,後來的萬達樂園,實事求是地說,還沒有實現鮮明的差異化競爭。

武漢萬達電影樂園

在這位原萬達文旅集團高管看來,萬達在文旅行業離場不退場的原因在於文化、體育、旅遊已經成爲主流的消費趨勢,憑藉在文旅行業積累的經驗,萬達在文旅市場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但是要抓住幾個重點:

一是要把項目做精做細,目前遊客對於旅遊體驗和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中產階級的消費,對精品越來越重視。所以應該用匠心打造每一個文旅項目,而不是一下子打造幾十個項目。

二是要形成產品的差異化和個性化。做文旅項目不能光靠投資引進高科技項目,而是要形成自己的IP,並基於IP開發適銷對路的衍生品,提高二次消費在總體收入中的佔比,這樣才能在客源和收入上獲得保障。

三是要有清晰的盈利模式。要把文旅做大,就不能過於依賴地產,而是要有自己的造血功能,形成良性循環,才能把產業做大。

融創接盤,權宜之計下的新問題

在業內人士看來,比起萬達的不甘,融創在接盤萬達13個文旅項目一年後,將原萬達文旅集團及旗下的輕資產版塊收入囊中或許僅僅是一個權宜之計。在磨合期結束後,被融創收編的原萬達文旅集團高層或面臨一輪洗牌。

除此之外,原萬達文旅集團高管向鳳凰網旅遊表示,融創接盤後,萬達文旅城此前的問題不會馬上消除,同時還要面臨項目的更新維護等一系列新問題。除了硬件外,包括盈利模式、產品和服務細節也是融創需要重點考慮的。

孫宏斌

景鑑智庫創始人、首席分析師周鳴岐在接受鳳凰網旅遊採訪時稱:文旅地產密不可分,融創在接盤13個萬達文旅城後可以得到其地產板塊的可觀收益,但地產和文旅是無法切割的整體項目,如果文旅板塊經營不佳,就會成爲持續失血的傷口,而且做好文旅也是當初拿地時對地方政府的承諾。

周鳴岐表示,萬達文旅城的高投入與其在業內的口碑和影響力不成正比,這反映出萬達文旅的管理團隊本身存在一些問題,這也促使融創此次收購,完全拿回運營管理權。但融創自身缺乏文旅地產運管團隊,十餘個大體量項目需要規模化的運營管理團隊,所以選擇收購原萬達文旅集團的整套團隊是必然之舉,但只是權宜之計,最終還是要根據自身需求打造適合的團隊。預計接盤之後,或許是半年內,原先的運管團隊高層或將有一輪調整。

中國主題公園研究院院長林煥傑向鳳凰網旅遊表示,在此輪交易完成後,融創對於萬達文旅的輕、重資產整合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整合的過程也是去萬達化的過程,除了改變萬達文旅城一廂情願做項目的風格,還要對已經建好的項目進行提升、正在開發的項目進行調整。林煥傑說。

在林煥傑看來,融創對於萬達文旅資源的梳理需要從三方面着手:一是要改變甚至顛覆萬達對文旅項目原有的管理體制,採取更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二是高薪聘請專業人才,三是要提升萬達文旅項目的品質,讓文旅項目更接地氣。

樂視+萬達,能否成爲中國版的“迪士尼”?

在二次接盤萬達旗下的文旅資產前,今年9月,融創以7.73億元的底價,通過司法拍賣的途徑拿下了樂視控股持有的新樂視智家和樂視影業,樂視創始人賈躍亭從這兩家公司徹底出局。在此之前,樂視影業已於今年3月更名爲樂創文娛,並與融創成立合資公司,進軍文旅實景業務。

目前,融創已經掌握了從影視內容製作生產(樂視影業)到可以用於內容投放的大屏終端(樂視致新)的內容生態鏈,加之通過兩次資本運作拿下的13個萬達文旅城和運營管理團隊。一條串聯文旅生態體系的鏈條初步形成。

迪士尼

對比迪士尼現有的(網絡媒體、主題樂園、影視娛樂、消費者產品)四大業務板塊,除了受體制問題無法拿到的網絡媒體資源,以及尚待開發的消費者產品業務外,融創已經憑藉資本運作在主題公園和影視娛樂方面掌握了基礎紮實的硬件資源,但是,能讓文旅項目保持持久生命力的文化IP,往往不是有錢就能解決的。

IP的打造需要人才更需要時間,而要讓在萬達城中佔比不足兩成的文旅用地形成一個市場的標杆或典型也是難上加難。今年年初,因環保督查問題,融創日月灣填海項目被叫停。這也預示着,旅遊搭臺,地產唱戲的模式在市場驅動下已遭遇嚴重考驗。今年8月,融創文旅集團在海南掛牌成立,根據融創中國行政總裁汪孟德介紹,文旅集團與地產集團分開,獨立運營。

儘管如此,根據融創中國此前發佈的公告,融創文旅集團的長遠目標是致力於成爲中國最具行業競爭力的文旅地產運營商,成爲公司未來新的增長點。由此可見,孫宏斌的文旅夢中仍有“地產的底色,但是卻沒有趕超迪士尼的身影。融創文旅集團能否成爲中國版的迪士尼,不妨拭目以待。

覺得不錯,請點贊

轉發吧!有愛就要說出來~~

版權聲明

本文由鳳凰網旅遊原創發佈

部分圖片源於網絡

轉載請聯繫後臺,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想勾搭主頁君,可以加我們私人號:

生活家LIFE+

ID:   lifeofwealth2015

我們還爲你準備了更多目的地實用指南

回覆以下關鍵詞獲取:

國內:西藏 | 北京 | 港澳 | 臺灣 | 川渝 | 湖南 | 雲南 | 江浙 | 東北 |內蒙古 | 新疆

| 福建 | 西沙 | 甘肅

國外:日本 | 英國 | 美國 | 法國 | 德國 | 新西蘭 | 俄羅斯 | 東歐 | 中東 | 非洲 | 歐洲 | 大洋洲 | 南亞 | 韓國 | 朝鮮 | 南美 | 東南亞 | 以色列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