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武漢市交通運輸委員會聯合湖北機場集團有限公司舉行“武漢民航發展政策發佈會”,湖北機場集團與南方、東方及國航簽署了《武漢機場省內干支結合跨航司中轉服務合作備忘錄》,共同宣佈武漢中轉業務進入了“高品質”發展的“新時代”。

近年來,武漢市交委及湖北機場集團認真落實省市政府關於儘快建成“中部國際航空門戶樞紐”的指示精神,推動武漢民航事業加快發展。2016年,武漢機場客流量成功突破2000萬人次大關,邁入全國大型機場行列,2017年8月31日,武漢機場順利實現T3轉場,機場客流量達到2312.94萬人次,同比增長11.4%,其中國際客流量達262.6萬人次,連續5年位居中部第一。

今年三季度,武漢機場客貨運量增長明顯加快,特別是國際及地區貨郵吞吐量增長勢頭迅猛,同比增速達224.5%。截止9月份,武漢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1830.2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5.94萬噸,運輸起降13.91萬架次,分別同比增長5.6%、17%、1.6%。三季度以來,武漢機場新開了武漢到毛里求斯路易港、胡志明、列日、首爾4條國際航線,總通航點達到132個,其中國際及地區通航點達52個,主要飛往倫敦、巴黎、莫斯科、聖彼得堡、羅馬、舊金山、悉尼、毛里求斯、迪拜等27個國家和地區,航線網絡實現了五大洲全覆蓋。

2018年冬航季,武漢民航日均計劃起降558架次,同比增幅達到5%,遠超中部其他機場。10月27日,武漢機場將迎來南航2架B787寬體客機駐場,拉開了寬體機運營的序幕。武漢民航已徹底擺脫了上半年的低迷發展狀況,呈現出蒸蒸日上,蓄勢待發的良好景象。

下一步,湖北機場集團將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按照《武漢市綜合交通體系三年攻堅實施方案(2018-2020年)》要求,構建連接順暢、功能完善的武漢天河機場中轉服務體系。主要舉措:

1、打破東航、南航、國航等各航空公司之間的壁壘,對中轉流程進行會面梳理和簡化,形成T3中轉服務統一規範和標準。聯合各在漢航空之間(含外航)成立“武漢天河機場中轉服務聯盟”。

2、積極協調各單位在漢展開“7*24”小時常態化通關服務。

3、在“空空”中轉方面,積極尋求聯檢單位支持,協助南航、東航爭取海關總署正式批覆,在武漢至舊金山、莫斯科、迪拜、倫敦、羅馬、悉尼等洲際航線上開展“通程航班”業務。

4、以湖北襄陽、恩施、十堰及神農架航線爲試點,打造“精品中轉服務”。

5、根據中轉流程改造方案,完成國內轉國際、國際轉國內、國際轉國際的設施設備改造項目。

6、提升中轉信息化水平,升級完善中轉服務系統,爲中轉旅客提供中轉指引、中轉增值服務預定等相關服務。完善中轉配套設施,不斷縮短MCT時間,爲廣大旅客提供“急轉”等特色服務。

7、發揮機場平臺功能,整合旅行社、酒店、景區資源,打造“中轉產業全鏈”爲旅客提供免費或優惠的中轉休息、購物、住宿等增值服務。

(中國交通廣播記者 張春林 宗銳 通訊員 李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