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在不少基层干部看来,真正的压力,并非来自工作本身,而是那些名目繁多的报表资料、频率过高的考核检查、多头重复的文山会海、工作动辄就考核问责等等,这些已成为基层干部不能承受之重,为基层减负已刻不容缓,其目的是让广大基层干部能把主要精力用在工作上,把更多时间用在为老百姓服务上。这就要打通市县一级的“中梗阻”,让干部在思想上跟上基层减负步伐,开展轮岗交流,让市县一级的干部到基层中去,了解基层干部需要应对哪些具体的工作、了解基层干部的工作日常,进而明白基层减负“减什么”,这样才不为空喊口号而无从下手。

中央下文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明确向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等形式主义问题宣战,发出了为基层松绑减负的冲锋号!

“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基层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就是确保各项政策落地生根的“那根钉”。正因如此,基层工作琐事多、任务重,基层干部考核压力大已成不争的事实。然而,在不少基层干部看来,真正的压力,并非来自工作本身,而是那些名目繁多的报表资料、频率过高的考核检查、多头重复的文山会海、工作动辄就考核问责等等,这些已成为基层干部不能承受之重,为基层减负已刻不容缓,其目的是让广大基层干部能把主要精力用在工作上,把更多时间用在为老百姓服务上。

真正让基层干部的负担减下来,先要明白“减负减什么”?这就要打通市县一级的“中梗阻”,让干部在思想上跟上基层减负步伐,开展轮岗交流,让市县一级的干部到基层中去,了解基层干部需要应对哪些具体的工作、了解基层干部的工作日常,进而明白基层减负“减什么”,这样才不为空喊口号而无从下手。

真正让基层干部的负担减下来,各级各部门还要做到“高效”办公。作为基层干部,在承接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时,时常会碰到“一个通知要求前后改几回”,“一份报表反复报几遍”等低效办公现象。有些部门对自身定位仅停留在传达、下发的表面运转,照搬照抄上级政策文件,不考虑基层实际情况,只想把问题一股脑抛向基层,政令落实自然大打折扣。要想让减负真正在基层实行,只有减负链中每一环的干部都做到业务精通、术有专攻,才真正理顺运行机制。

真正让基层干部的负担减下来,所有的工作评比检查考核追责更要规范科学。近年来,评比检查过多,让基层干部疲于迎检。以至于在基层出现了“不怕工作累,就怕检查队”的声音。有些重点乡镇不间断地接待各种检查团,所有干部全部上阵都疲于应付。虽然上级机关和部门到基层例行工作检查,无可厚非。但基层干部却需要层层陪同,认真对待。因此,要制定科学的评比检查办法,因地制宜合理设置考核指标,谨慎设置“一票否决”事项,坚决杜绝多方检查、重复检查,让基层干部一身轻松搞工作。

在基层,为推动工作,并向相关部门交差的老办法一就是签订“责任书”,二就是督查问责,这样一来大有“不担当、甩责任”之嫌疑,看上去是在层层压实责任,实则层层不负责任,最终不仅难以推动工作落实,反倒助长了形式主义歪风。要运用好问责利器,坚持实事求是、精准有效,既要防止问责泛化、简单化,又要防止问责不力,除了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负责尽责外,更不能让“骨干力量”、“实干家”即流汗还流泪。

2019年基层减负,各地要上下联动,拿出硬措施、硬要求,以坚定的意志和坚决的行动加快推进落实,强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确保基层干部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基层减负不成功不集结。(广安区北辰街道王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