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5年到消化科工作至今,有30個年頭了。這期間我給十幾萬名患者做過胃鏡,見過形形色色的患者,很多患者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隨着經驗的增加,對於胃炎的診斷與治療也總結了一些規律和看法,下面就給大家進行總結。

一、胃疼、反酸、脹氣是哪裏出毛病了?

通過胃鏡觀察和患者的症狀進行對比發現:

1.80%的胃疼是由於胃黏膜破損,胃酸食物刺激創口導致的,特別是燒灼疼和隱痛,另外還有部分患者是脹氣導致的脹痛以及少數因腫瘤導致的疼痛;

2.胃脹、噯氣是因爲胃蠕動緩慢,不能及時排空導致的食物異常發酵,如果噯氣中帶有酸腐氣味,則有器質性病變的可能;

3.陣發性反酸多是神經功能失調引起的,治療應以暫時服用抑酸藥物和日常調理爲主,持續性反酸則是胃壁細胞分泌紊亂引起的,需要額外進行修復性治療。

二、胃炎是怎麼來的?

很多人把胃炎的起因歸結爲飲食不當或菌毒感染,可是爲什麼一起喫飯的人有的人會發病,有的人卻沒事,同樣是攜帶幽門螺桿菌的人也是有的人發病,有的人卻完全沒症狀?原因就在於以下幾點:

1.遺傳因素:胃腸功能的強弱跟遺傳有很大的關係,例如歐美人對高蛋白、高脂、高糖及生冷食物的消化能力就比亞洲人強;家族中有過惡性胃腸疾病患者的人患病率也更高;身體中針對於各類食物的消化酶的分泌也因人而異,沒辦法,先天不足就要後天養護了。

2.胃黏膜的抵禦能力決定你在幽門螺桿菌面前的反應,所謂“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如果你本身防禦力就低,一旦不注意,弄傷了胃黏膜,細菌就會趁虛而入,大量繁殖,這時候再不及時的使用衛樂舒對抗菌來殺菌,提高抵抗力,接下來就是一系列的潰瘍、惡化等着你。

三、胃炎究竟怎麼治?

胃病很複雜,胃藥有上百種,胡亂找藥喫,對症的幾率相當於中彩票,沒效果是小事,有些藥弄錯了很危險,比如結腸潰瘍的人一旦喫了治胃痛的抗膽鹼類藥物可能會危及生命。

即使對症下藥,

化學類藥物也只能解決短期問題,如暫時抑酸、排空、止痛,想徹底康復還要看胃黏膜的自愈力給不給力。有的人的胃天生就弱,遇到傷害就一蹶不振,喫多少藥都沒用。

長期的實踐證明多補充衛樂舒類的益生菌對慢性胃炎幽門螺桿菌的人基本上都有很大的幫助,緩解胃部問題都能很好的解決。根據自己的胃部問題缺陷,做一些相應的服用調整,同時瞭解自己的胃怕什麼,第一時間遠離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