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善于识人,尤其是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眼睛来识人。他在接见下属的时候,会很注意观察这人的眼睛,凡是神色安定的,他都会给予好的评语。对于那些目光游以、清青白的,他都认为不能赋予重任,这也就是"邪正看鼻眼"

淮军建立之初,李鸿章带了是哪了三个人去拜见曾国藩,恰好曾国藩饭后散步。待他回来,李鸿章请求传见那三个人。曾国藩说不必了,李鸿章很吃惊地文为什么。曾国藩解释道,第一个人不敢仰视,必定是一个谨慎细微、老成厚重的人,可任一般官职;第二个人当面恭敬,正视不乱,背地里左顾右盼,必定是阴奉阳违之人,不可重用;另外一个人始终挺拔而立,目光凌然,是一位大将之才。后来,曾国藩预言的那位大将之材,便是日后立下赫赫战功并官职台湾巡抚额淮军将领刘铭传。

为何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眼神就能识别这个人呢?一个人的"神"主要集中在人的两只眼睛里,人们常常用双目炯炯有神来描述一个人的精力旺盛、机敏干练。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欲、痛等各种感受欲望,甚至智愚忠奸都会从眼睛中流露出来。神与眼睛的关系就像光与太阳。神通过眼睛外现,犹如光从太阳里放射出来普照万物,所以曾国藩说:"一身精神,具乎两目。"心由所动,眼神都会流露出变化。眼神是心灵之窗,心灵是眼神之源。即使一瞬即逝的眼神,也会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向。

其实眼睛也有其独特的语言,以下是人们通过对眼睛长期的研究得出来的一个结论:

1、一个人感到愉悦、欣赏时,她的眼瞳会扩大到平常的4-5倍。

2、若生气、讨厌、心情消极时,眼瞳会收缩的很小。

3、眼瞳没有多大变化,表示他对所看到的漠不关心或感到无聊。

4、沮丧懊恼会使人耷拉眼皮,与人交谈半闭双眼是情况的表现。

5、两人交谈时,眼睛稳定很少转动,说明他态度诚恳;目光游移闪烁,他可能暗藏打算。

成熟的人一定要善于控制自己,即使不喜欢对方,也不要轻易做出轻视、鄙视的眼神。相反,你的眼神要展现一种落落大方、亲和友善的风度,然自己更受尊重和欢迎。如何才能做到自己的眼神显得落落大方、亲善友善,大家可以学习下这5条眼睛的礼仪:1.注视的时间最好是谈话的时间的三分之二,避免出现死死盯视对方的行为。2、注视对方的部位主要是对方的眼睛和唇部。3、眼睛转动的范围要适度。4、对长辈、上级目光略向上。5、将视线适当转换下,让对方适当放松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