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七年(1868)二月,原本在陕西运动的西捻军为了策应救援东捻军,摆脱了左宗棠部的追击和清军地方部队围堵,一路向东。先是徘徊在河南与直隶边境,不久就由内黄渡过漳河,进入直隶,接着兵分两路,逼向京畿。清廷惊恐万分,将围剿捻军的各路大帅左宗棠、李鸿章、官文(直督)、李鹤年(豫抚)等人官职一撸到底,要求他们戴罪立功,即刻率军北上勤王。

其时,刚镇压完东捻军的李鸿章正在济宁过新年。罢免官职的圣旨是黎明时分到达的,接完旨后李鸿章倒头便睡。直至日上三竿,管家进来报说得到消息的淮军诸将已聚集在议事厅,群情激愤,请二老爷出面安抚。

李鸿章甫一露面,性急的淮军大将郭松林便愤愤说:“不如咱们提兵北上,直捣京师,先取他家江山,省得总是这般窝囊!”其他将领皆冷着脸,显然没有反对的意思。

李鸿章乍闻此言惊骇欲死,沉着脸训斥郭松林说:“子美,勿作此无君无父之言,倘若外泄,将置我们淮军于何地?”接着自言自语:“左公放贼出山,殃及鄙人”,然后目光立即转向心腹爱将潘鼎新,问:“琴轩,你常有高见,不妨替大家拿个主意,如何为君父解忧?”

潘鼎新点点头,说:“请中堂允我先行挥师北上勤王!”随后的几天李鸿章都在惊恐不安中度过,生怕清廷对他有进一步处罚,以至于每听到快马急寄高喊“致李宫保”的驿信时,都以为是缇骑来抓他进京,直到潘鼎新派人回报说淮军已经到达京师附近,一切尽在掌握,这才松了一口气。

西捻军经过湘淮军连番打击后,始终无法形成有效反击,唯有到处游窜作战,收效甚微,颓势已现。清廷为了激励前方将帅,特意拿了个“协办大学士”作为赏格。

晚清名义上的中枢机构——内阁,有大学士两殿两阁四人以及协办大学士两人,大学士出缺则由协办替补。能做到大学士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位极人臣,也唯有大学士出任军机大臣才是真宰相。因此,赏格不可谓不高。

李鸿章作为主剿捻军大臣,自是最有机会获此殊荣的,因此不愿其他诸路清军分功,便使出最后王牌,邀请刘铭传出山。刘铭传不仅会打仗,也是淮军公认的第一大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如果刘铭传不出,即使剿灭了西捻军,李鸿章也无法过分渲染淮军战功,否则有人只消用轻轻一句“连刘铭传都没有出战,即能收功,西捻不过如此”,那么淮军的功劳便会大打折扣。

尽管李鸿章一再邀请,呆在安徽老家的刘铭传都不愿再次出山。当初,镇压东捻军时刘铭传战功最高,但最后只得了个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因而心灰意冷,坚决求去。

为了让刘铭传听话,李鸿章三管齐下:请老师曾国藩写信劝导;请清廷下旨征召;最后,他派心腹告诉刘铭传,如果出山,大功告成后无论如何保他一个五等爵位。

刘铭传终于动心了,这年五月初,患有痛风无法骑马只能坐在轿子上的刘铭传终于到达前线。不久,西捻军被围堵在运河以东,沧州以南的狭窄地带,西有运河,南有黄河,都有大海,陷入了绝地。六月底,西捻军彻底覆灭,首领张宗禹跳进徒骇河自杀。

清廷在七月初得到捷报,当即传旨奖赏诸路将帅。李鸿章以湖广总督得授协办大学士,同时与左宗棠一起晋升太子太保。一战功成的刘铭传果真得了个五等爵位之末等——男爵,也算进入贵族行列,有了长期饭票。

有人欢喜有人忧。与弹冠相庆的淮军相比,左宗棠则极为愤怒,他为部下打抱不平,尤其是原属老湘营、后来被曾国藩借出的刘松山。刘松山是左宗棠最为得力的大将,西捻军自陕西向东就是被他一路追击而来,只是他的运气没有刘铭传好。

由于西捻军首领张宗禹投河自杀,但是并没有找到尸体。因此左宗棠扬言张宗禹必须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否则就不算大功告成。同时,他上奏折给清廷说:

臣尝私论曾国藩素称知人。晚得刘松山,尤征卓识。刘松山由皖豫转战各省,曾国藩常足其军食以相待。解饷至一百数十万两之多,让其一心办贼,无忧缺乏。用能保垂危之秦,就不支之晋,速卫京畿,以步当马,为天下先。即此次巨寇荡平,平心而言,何尝非刘松山之力?臣以此服曾国藩知人之明,谋国之忠,实非臣所能及!

左宗棠的奏折并不是为了讨好曾国藩,而是借曾国藩来揄扬刘松山,拔高刘松山是为了把李鸿章的淮军压下去,刘松山是自己的部下,相当于兜了个圈做自我表扬。同时,淮由湘出,抬出曾国藩做挡箭牌,无论自己怎么说,淮军都得给面子。

曾国藩自然看出左宗棠的小心思,也怀疑他的动机,因此写信给老朋友、左宗棠的亲家郭嵩焘讨论说:左帅为刘寿卿(刘松山字寿卿)表功,谬及鄙人。论者谓其伸秦师而抑淮勇,究不知其意云何也?

刘松山后来在金积堡战死,左宗棠悲痛万分,命他的侄子刘锦堂继续带领老湘营,无论平定西北还是收复新疆,这支部队都是绝对主力,兵员虽经过无数次增募,依然对外称呼“老湘营”而未改。

最后略说永远支持李鸿章的潘鼎新。中法战争中,潘鼎新以湖南巡抚而带兵出战,由于听从李鸿章的建议,认为最终结果会以和议而告终。因此在战场采取出工不出力的策略,清廷以贻误军机罪将他革职。据说,潘鼎新罢官时,有一妇人为其丈夫殉情而亡,顿时有感而发,为此写了副挽联:你看他末路英雄,大半偷生旦夕;天许尔多情夫妇,再结来世姻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