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目前還沒有根治的手段和藥物,患者只能靠藥物和生活調理來控制病情,避免病情惡化以及出現其他併發症。因此,對糖尿病患者而言,日常生活有很多細節都需要注意,飲食更不能像普通人一樣隨心所欲。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病人需要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那麼,糖尿病人還能喝酒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糖尿病人這種情況不要喝酒——空腹情況

如果遇到一些無法推卸的場合,讓你不得不喝一杯的話,有些底線一定不要觸碰,比如空腹喝酒,過量飲酒等,一下幾點是糖尿病人一定要注意的情況:

1. 首先要預防低血糖的風險出現,可以先喫一些東西,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是避免低血糖症發生的有效方法;

2. 帶上血糖儀,一旦出現不適,一定要及時檢測;

3. 你的同伴一定要具備分辨低血糖症的症狀,他們懂得如何幫助你;

4. 有的糖尿病患者會攜帶胰高血糖素,可以在低血糖症時使用,但是如果血液中有酒精的存在,胰高血糖素就不起作用了,因此,一定要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

糖尿病患者喝酒可導致以下危害

大家都知道,酒精對身體健康沒有太大好處,對糖尿病病人而言,就更是這樣了。雖說酒精本身不會直接導致血糖升高,但糖尿病病人喝酒,仍可能帶來以下的危害:

損傷肝腎

酒精本身就會對身體各個臟器,特別是腎臟和肝臟帶來一定的損害,與此同時,糖尿病作爲一種代謝性疾病,本身就會影響肝腎功能,這時候再喝酒,無疑是雪上加霜。

導致血糖升高

喝酒本身雖然不會直接升高血糖,但大多數人在喝酒的時候都會喫一些下酒菜,這些下酒菜通常不太健康,如果含有碳水化合物,可能會導致血糖升高。

加重心腦血管負擔

臨牀試驗證明,糖尿病患者經常喝酒可導致高血脂,同時,飲酒可以引起血糖的波動,同時也會加重心腦血管病的負擔。

干擾降糖藥效果

糖尿病患者大多需要服用降糖藥來控制血糖水平,很多人也都知道,服藥時不宜飲酒。因此,如果糖尿病病人愛喝酒,酒精又是一種有機溶劑,容易與某些降糖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從而干擾降糖藥的藥效,甚至導致病情加重。

糖尿病患者就絕對不能喝酒嗎?

理論上說,糖尿病患者應該儘量不要喝酒,但這也並非絕對的,如果糖尿病病情不太嚴重,血糖能平穩控制,且沒有其他嚴重併發症,肝功能也沒有異常的情況,在一些特殊場合,適量喝酒也未嘗不可,但並不是什麼酒都能喝。

糖尿病患者如果要喝酒,酒類的選擇和分量都要嚴格控制,建議喝一點點的紅酒,其他酒類則不建議飲用,“糖尿病患者不能喝烈酒,高度數的白酒和洋酒肯定不能喝。啤酒由於會導致糖尿病病人尿酸進一步升高,因此也不能喝。如果非要喝酒,最好選擇紅酒,每天也只能喝一小杯,不可過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