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光芒,此生不滅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シェンファ~莎花~ 賈鵬芳 - シェンムー 一章 橫須賀 オリジナルサウンドトラック

大清賢后鈕祜祿氏·綺雪

山雨將至,厲風滿樓(上)

在立皇子這件事上,清朝與其他朝代最大的不同,就在於“立賢不立嫡”,每個皇子都有資格競爭皇位。

也正因爲此,康熙年間發生了“九子奪嫡”事件。

雍正吸取了“九子奪嫡”的教訓,從他開始,建立了密建皇儲制度,從那以後,清朝的每一位皇帝都遵循這個規定,將自己所確立的皇位繼承人的聖旨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的匾額後面。

於是乾隆元年,乾隆便當着大臣們的面,命人將確定好太子人選的詔書藏到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

乾隆立的太子,是元后富察氏所出嫡子,永璉。

其實這個謎底,是在乾隆三年才揭開的。因爲那一年,永璉突患風寒,年僅九歲便夭折了。

年輕的乾隆皇帝悲痛至極,接連五天沒有臨朝,把密定諭旨公佈於衆,並以皇太子之禮爲永璉隆重舉喪。

清朝前四個皇帝都是妃子所生,沒有一個屬於嫡出,乾隆便決心從自己的兒子開始,由嫡出的皇子繼承皇位。而乾隆元后富察氏又爲乾隆深愛,夫妻二人鶼鰈情深,他們的孩子既是嫡出,又是恩愛的明證,於是乾隆一心想立富察皇后所出之子爲太子。

此後乾隆一直未立皇儲,直到乾隆十一年皇后富察氏生下他們的兒子永琮。

乾隆大喜過望,雖然乾隆此時已經有了好幾個兒子,但依然把承繼大統的希望寄託在永琮身上。

誰知永琮更加福薄命短,僅20個月便因天花夭折。

乾隆一度期待再能夠與富察皇后有子嗣,以承繼大統,無奈接連失去兩個兒子的富察皇后身體日漸衰弱,永琮夭折未到兩年,便在東巡路上薨逝了。

這帶給乾隆極大的打擊,甚至對於立儲之事心灰意冷——此後無論立誰爲太子,都不是最愛的女人所出了。

尤其是富察皇后薨逝之後,皇長子永璜與皇三子永璋因爲表現得不悲傷而被乾隆痛斥,氣頭上的乾隆暗示二人被取消立儲資格,永璜與永璋連驚帶嚇,並因爲失去立儲資格而鬱鬱寡歡,於兩三年後相繼去世了。對於此,乾隆亦是十分後悔與痛心。

之後乾隆對皇五子永琪十分看重,一度欲立他爲太子,可惜永琪雖然生性純良,聰慧過人,卻無福承繼大統,於25歲英年早逝。

幾個兒子相繼因爲太子之位而死,乾隆心中已經有了顧慮,他發現“太子”已然如同魔咒,只要他心念一動,便會有皇子死去,於是在立儲這件事上,乾隆已經不再敢想。

到了乾隆三十八年,乾隆已經六十三歲了。已過花甲之年的乾隆知道,立儲之事,再也不能迴避了。

彼時,尚在人間的皇子有六人。其中兩個過繼給了乾隆的兄弟,只有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和皇十七子永璘可供乾隆選擇。

皇八子生性散漫,且儀表欠佳——皇八子患有足疾,僅此一點,就不是乾隆心目中合適的太子人選。

皇十一子最致命的缺點是吝嗇,對自己的財產極爲看重,甚至爲了節省開支而帶領府中之人喝粥度日,不免成爲王公取笑的對象。

皇十七子當時雖然只有八歲,但卻舉止輕佻,不喜學業,“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乾隆對他也不抱以希望。

於是只剩下了皇十五子永琰(即後來的嘉慶皇帝,繼位後改名爲“”)。

事實上,永琰是一個非常普通的皇子,並無過人的才華,但是永琰性情溫和堅韌,心地仁慈,最大的優點,就是聽乾隆的話。縱觀所有皇子,顯然,永琰的性格特徵最適合做皇帝的接班人。

無功無過,安全第一。

更何況,永琰是做了十年皇貴妃的無冕之後令妃之子。

於情於理,永琰都是太子的最佳人選。

因此乾隆終於在自己六十三歲時,把寫了永琰名字的詔書放在了“光明正大”的匾額之後。

乾隆三十九年,皇十五子永琰十五歲,乾隆將總管內務府大臣、副都統、承恩公和爾敬額之女喜塔臘氏賜冊爲永琰嫡福晉。

喜塔臘氏雖然出身於滿洲正白旗,但縱觀滿清各位皇后的出身,一般都是滿洲鑲黃旗的世家大族,相比之下,喜塔臘氏的家世實在是普通得很。

乾隆這樣做,自然是有着原因的。

因爲乾隆一直不立皇儲,百官便都對皇儲人選好奇,他們猜測的辦法,便是看乾隆給各個皇子配的福晉,福晉出身越好,這位皇子越有繼承大統的可能。

爲了不讓太子過早暴露,乾隆親自挑選了家世普通但人品尚佳的喜塔臘氏作爲皇十五子永琰的嫡福晉。

於是,家族背景與朝中政治並無關係的喜塔臘氏便成爲了永琰的嫡妻,並且她的兒子,成爲了大清唯一一個由嫡後所生的皇帝。

1

與永琰成婚時,喜塔臘氏也是十五歲。她比永琰大了42天。

喜塔臘氏相貌並不出衆,性情淳樸穩妥,永琰本人亦是平和溫順,成婚後與嫡福晉相敬如賓。

喜塔臘氏於乾隆三十九年嫁與永琰,因爲身體一直羸弱,直到乾隆四十五年,才生下她的第一個孩子。

期間,永琰府邸之中陸續有其他侍妾與格格(即親王府中的低階妾,與侍妾稱爲“庶福晉”,地位僅在奴婢之上)。作爲嫡福晉,喜塔臘氏從不心生嫉妒,言行妥帖,對永琰其他側室與侍妾倒也溫和寬容。

第一個爲永琰誕下子嗣的,是劉佳氏。

乾隆四十二年,劉佳氏入侍嘉親王府邸爲格格,乾隆四十四年,劉佳氏生下永琰長子,未及兩歲而殤。

乾隆四十五年,永琰府中另一位格格蘇爾完瓜爾佳氏生下永琰長女,未及三歲而殤。

乾隆四十五年,嫡福晉喜塔臘氏生下了永琰的第二個女兒;乾隆四十七年,生下永琰的第二個兒子綿寧。

喜塔臘氏的一兒一女皆福運並濟,皆長到成人,而綿寧,即是後來的道光皇帝。

話說當時在嘉親王府中,除了嫡福晉喜塔臘氏,最受永琰喜愛的,要屬劉佳氏了。

劉佳氏是拜唐阿劉福明之女。“拜唐阿”指清朝各衙門管事而無品級者,因此劉佳氏出身並不高,當初也是以格格的身份入府邸侍奉永琰的。

在衆侍妾之中,劉佳氏勝在容貌俏麗些,體態柔美些,永琰對她也會格外寵愛一些,於是她讓永琰嚐了初爲人父的滋味。

劉佳氏心中不是沒有想成爲永琰側福晉的期待的, 但當時乾隆已經認定永琰爲皇儲,雖然他親自爲永琰挑選的嫡福晉喜塔臘氏出身亦不高,但那是爲了掩蓋永琰的皇儲身份。而對於永琰的側福晉人先,乾隆則謹慎與挑剔多了。

以劉佳氏的出身,乾隆從未把她作爲永琰側福晉的人選考慮過。

因此雖然永琰幾位侍妾與格格先後爲他生兒育女,但沒有一位有福氣成爲永琰的側福晉。側福晉的位置卻是一直空缺的。

乾隆五十一年,經乾隆指婚,出身名門的完顏氏與永琰成婚,成爲永琰的側福晉。只可惜這位側福晉無命消福,沒過多久便去世了。於是永琰的側福晉之位又空缺下來。

直到乾隆五十五年,經過選秀,乾隆又親自爲永琰指婚了一位側福晉——鈕祜祿·綺雪。

2

鈕祜祿·綺雪是禮部尚書、三等承恩公恭阿拉之女。

作爲直接被指婚的側福晉,出身鑲黃旗滿洲的鈕祜祿·綺雪的家世雖然並不能跟一等世家相比,但好歹也是中等官宦人家,並且屬於弘毅公府的支系,因此家世出身是高於永琰嫡福晉喜塔臘氏的。

選她作爲未來皇帝的側福晉,乾隆是有着自己打算的。

首先,喜塔臘氏在乾隆四十九年生下永琰的第四個女兒後,身體便一直未能調養好,加之又於乾隆五十年小產,身體便愈發虛弱,乾隆心中對此有所隱憂:喜塔臘氏雖然爲人穩妥不爭,是未來皇后的合適人選,但依她的身體狀況來看,未來並不可卜。

其次,本來基於這種情況,乾隆爲永琰指婚出身名門的完顏氏爲側福晉,誰知此女早早西去了,因此再爲永琰指婚一位側福晉,也是勢在必行。

於是鈕祜祿氏·綺雪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爲完顏氏的繼任,甚至作爲嫡福晉的繼任,成爲了永琰的側福晉。

在位數十年,經歷風月場數十年,乾隆的眼光無疑是敏銳與準確的。

鈕祜祿氏·綺雪雖然比永琰小了十六歲,成爲側福晉時只有17歲,她的大氣與和媚卻已然在府中所有女人之上,頗有一股四兩拔千斤之感,用“玉葉金柯”來形容,最爲貼切不過了。

府中其他女子,包括嫡福晉喜塔臘氏,自從綺雪進府之後,便都掩在其光芒之下了。

喜塔臘氏心中明白,這位側福晉雖然在自己這位正妻之下,但身份也是平妻,是上了皇家玉蝶的皇家媳婦,更何況府中只有綺雪這一位側福晉,出身又高於自己,因此綺雪在府中的實質身份,與自己並不相差多少。

綺雪是聰慧之人,喜塔臘氏考慮到的,她又怎能沒有考慮到?

自己出身稍好如何?自己年輕如何?自己容貌端莊又如何?想要在府中立足,必須有符合自己地位的樣子。

因此對於嫡福晉,綺雪敬重有嘉,成婚第二天便去向嫡福晉請安。

初見之下,喜塔臘氏確實眼前一亮。

這位側福晉,言談舉止皆是大家風範,謙遜有禮,進退有節,目光和煦明朗,喜塔臘氏不免於暗中讚歎起乾隆帝的眼光來了,識人如此,不免令人心服口服。

相比之下,雖然喜塔臘氏身着正裝,憔悴之色卻難以掩藏,綺雪不免對福晉的身體狀況擔憂起來了:“福晉面色很差,怕是操勞過多,妹妹叨擾這許多時間,甚是愧疚。”

喜塔臘氏笑道:“這又礙什麼事,妹妹大喜之事,姐姐因爲身體的緣故,沒能親自過去道賀,還請妹妹別挑理纔是。”

綺雪說道:“福晉這話妹妹真真不敢當,這府中姐姐身份地位爲首重,理當妹妹親自來請安。姐姐身子這樣弱,妹妹心中確實擔憂。”

“說來也不是什麼大事,”喜塔臘氏說,“只是我脾胃較弱,睡眠欠安,不過也一直將養着,妹妹不要掛心。”

綺雪突然想起了什麼似的,說道:“我進府時,母親怕我換了環境不習慣,特意給我帶了名醫世家制成的枕香木,如果姐姐不嫌棄,妹妹送給姐姐可好?”

那枕香木百年吸收大地精華,自有靈氣及強烈磁場,自古便被世人視爲解穢流芳、驅蟲辟邪的聖物。枕香也是芳香健胃的驅氣之藥,屬陽性沉,在溫胃行氣藥中,功效顯著。同時,枕香的味道自有一種不可形容之妙,香氣沉而凝,經久不散,令人心曠神怡,極具安撫作用。

喜塔臘氏當然知道枕香木的名貴,說道:“妹妹有心了,妹妹從孃家帶來這樣珍貴之物,自是母親對女兒的牽念,又怎能讓妹妹贈與我呢?”

綺雪笑着安慰道:“姐姐,現在我們同侍王爺,已然成爲姐妹,姐妹之間,又有什麼應該不應該呢?只有姐姐把身體養好,纔會爲這府中帶來福德之氣,所以姐姐的身體,可不就是妹妹最爲關心的?”

這番話,雖然有着禮辭之意,但從綺雪口中說出,卻十分自然與懇切,相比於府中其他侍妾對自己例行公事地探望,倒讓喜塔臘氏心中湧上絲絲暖意。

於是喜塔臘氏不再推卻,微笑着點了點頭。

3

鈕祜祿綺雪進府成爲側福晉後,最失落的,便是爲永琰誕下長子的劉佳氏。

即便是向側福晉請安,劉佳氏也強忍着心中的失落,但她也並不蠢鈍,無論出身或是地位,這位側福晉都是主子,而她,一個格格,也只是府中的奴婢而已。

但畢竟爲永琰生了長子,與永琰獨處時,也不掩飾自己的委屈。說些卑微的話,落下幾滴眼淚,倒讓永琰心中甚是憐惜。

他心中倒是有將劉佳氏升爲側福晉之意,雖然祖制中有將生有子女的侍妾請封側福晉的規定,但若皇帝不認可,哪怕是他自己,也沒有權力將劉佳氏晉封。

而對於父皇乾隆,永琰是絲毫不敢有所違背的。

也許他並不知道,正是因爲他的恭順,乾隆纔將他定爲繼承皇位之人。

對於父皇爲自己指婚的這位側福晉綺雪,永琰也不會怠慢,尚且綺雪年紀雖輕,閱事雖淺,卻難得有一股超越年齡的大氣。

綺雪從不會因爲自己出身較高而恃強凌弱,在嫡福晉喜塔臘氏面前謙恭有嘉,情同姐妹;對府中其他侍妾與格格正而不威,說話辦事頗爲得體,讓府中一干人等挑不出毛病。

乾隆五十八年,綺雪生下永琰的第七個女兒,不久即殤。

乾隆六十年,綺雪生下永琰的第三個兒子綿愷。

有皇孫加身,綺雪的側福晉之位更加牢不可摧了。

同年,永琰正式宣佈立爲皇太子。

乾隆六十一年,乾隆帝禪位,永琰繼皇位,世稱嘉慶帝。

嘉慶元年,喜塔臘氏被冊立爲皇后;鈕祜祿氏·綺雪被晉封爲貴妃;劉佳氏被冊封爲諴妃。

4

起初三年,嘉慶的這個皇帝並不那麼好當。

是的,嘉慶坐擁天下,萬民爲子,百官爲臣。但成爲太上皇的乾隆對皇權戀戀不捨,嘉慶雖有皇帝的稱號,實權卻被乾隆牢牢掌握在手中。

對此的託辭,是“歸政後,凡遇軍國大事及用人行政諸大端,豈能置之不問?仍當躬親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訓諭,將來知所稟承,不致錯失。”

嘉慶當然不敢違背,每每面對太上皇訓政時,恭敬謹慎;太上皇高興,他也高興,太上皇笑,他也跟着陪笑。

作爲大清的皇帝,無法關注政事民生,只能關注乾隆這位太上皇的喜怒哀樂,嘉慶便在這樣尷尬的處境,一過就是三年。

嘉慶的忍韌與恭順令乾隆十分舒心,嘉慶自己心中卻是悒悒不快。

這三年中,嘉慶後宮又發生了變故。

正如之前乾隆所預料的,喜塔臘氏身體狀態每況愈下,勉強撐過皇后冊立大典後,便一病不起了。

喜塔臘氏對自己的身體是有着預見的,怕是這個皇后當不了多長時間了。

既然命皆天定,喜塔臘氏倒也沒有什麼怨的,唯一讓她放心不下的,便是十五歲的兒子旻寧(初名爲綿寧,後改爲旻寧)。

縱觀後宮之中,旻寧只有一人可託。那人便是貴妃——鈕祜祿氏·綺雪。

在所有妃嬪之中,常在與貴人就不再去說她們了,她們連撫養自己的孩子都沒有資格,更遑論將嫡子交於她們。而諴妃(即劉佳氏),無論格局還是性情,都無法與貴妃相比。

大家心中都有數,在嘉慶帝的後宮中,乾隆看重的只有喜塔臘氏與鈕祜祿氏·綺雪,嘉慶登基時,皇后與貴妃便都是在乾隆授意下冊封的。而劉佳氏的諴妃,是由嘉慶向乾隆請封的。

在親王府時,劉佳氏做側福晉無望,見這自小便陪在身邊的女人哭哭啼啼委委屈屈,嘉慶心中着實不忍,便許諾她登基之後封她爲妃。

對於嘉慶的請封,乾隆並沒有過多猶豫——即便新帝登基,即便他已經交出玉璽,但皇權依然在自己手中,並且皇后與貴妃都是在自己授意之下冊立,如此,乾隆便開明地同意了。

而當初與劉佳氏在親王府時就服侍嘉慶的其他侍妾,也只是在嘉慶登基時被封爲常在、貴人與嬪罷了。

諴妃之心,皇后喜塔臘氏與貴妃鈕祜祿·綺雪都是心知肚明的,又怎能成爲可託付之人?

況且誰都看得出來,綺雪的貴妃地位是不可撼動的,無論從她的出身還是乾隆的重視程度來看,後宮無人可比。

若自己真的歸西,那麼皇后之位必是綺雪的,且從這麼多年的相處來看,綺雪內心坦蕩,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都是旻寧最好的撫養人。

思慮至此,喜塔臘氏在綺雪一次來探望她時,說出了自己的請求。

綺雪請見之時,喜塔臘氏並未立時接見。

她讓宮女將自己從牀上扶起來,靠在牀榻之上,以清水洗臉,將頭髮梳順,才讓人將綺雪請進來。

綺雪進來即向她請安,喜塔臘氏連忙讓下人將她扶起,賜座與她。

綺雪卻說:“若是皇后不嫌棄,妹妹想陪姐姐坐在牀榻之上。”

喜塔臘氏說:“這怎麼使得,我一個重病之人,怕妹妹沾染上晦氣,姐姐心中實在難安。”

綺雪踱至榻前,緩緩坐下,用手輕輕扶着喜塔臘氏的後背,說:“姐姐,如今身子不適,又何必坐起來相迎呢?”

未及喜塔臘氏開口,綺雪又說:“縱然姐姐有事相求,顧念到身體,顧念你我多年姐妹之情,也要躺下跟妹妹說纔對。”

聞此言,喜塔臘氏竟然淚盈於睫,順着綺雪之手慢慢躺下。綺雪又細心地爲她蓋好被子,掖好被角。

“貴妃果然是聰慧之人。”喜塔臘氏說道。

“姐姐又說見外的話了,如今並無他人在,又何必以‘貴妃’來稱妹妹?”綺雪輕聲說道。

“若是平常之事,你我之間再如何隨意也是自然的,但今日有重要之事相托,本宮實在應該起身相請,如今這身子越來越不爭氣,便只能稱妹妹一聲‘貴妃’,妹妹又何苦與我爭這些呢?”話音剛落,喜塔臘氏的眼淚竟然落了下來。

綺雪安慰道:“有什麼事姐姐只管說便是,妹妹聽着。”

喜塔臘氏說:“妹妹也看到了,我這病一天重似一天,怕是時間不多了。我十五歲入侍嘉親王府,這麼多年來順遂平坦,哪怕哪天走了,我心中也無甚怨恨與不甘,只是,旻寧是我最大的掛礙。”

綺雪說:“姐姐怎麼又說起不吉利的話來了?姐姐貴爲皇后,母儀天下,寬仁明嫺,自有神明佑護,只要安心將養,會慢慢好起來的。”

喜塔臘氏無奈地笑了,說道:“事到如今,吉利與否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今天有一事鄭重相求貴妃:若哪天本宮命歸西方,貴妃可願意擔下撫養旻寧之重擔?”

聞此言,綺雪起身,跪在牀榻之前,說道:“旻寧不僅是皇后的兒子,也是綺雪的兒子,請皇后放心,只要綺雪活一天,便會安妥照護旻寧一天,盡心撫養他長大成人,若不如此,綺雪願受神明一切懲罰。還望皇后保重鳳體,放寬心緒,安心養病。”

喜塔臘氏的眼淚再次奪眶而出。

儘管事先她預料到綺雪不會拒絕,卻也沒能想到她能夠如此承諾發誓。喜塔臘氏心中感念,又覺似放下了千斤重擔。

喜塔臘氏讓下人將貴妃扶起,綺雪坐在榻邊,喜塔臘氏握住她的手,說道:“姐姐是無福之人,縱觀我大清朝,未有做皇后未及兩年便重病如此的;但姐姐又是幸運之人,有妹妹這麼多年的相伴,無猜無忌,彼此坦然相待。我不會看錯人,妹妹,還望你母儀天下之後,爲皇上掌管好六宮,你比我,更適合皇后這個位置。”

綺雪說道:“我綺雪對皇后之位從無覬覦,只是一步步被放到了這個位置。作爲女人,尤其是作爲皇上的女人,需柔韌如水,可隨勢而流,亦可動可冰,方能在這後宮之中立於不敗之地。”

喜塔臘氏感慨道:“妹妹比我明白得多,將旻寧託付給你,我也就真真心安了。”

綺雪說道:“姐姐明白得又何嘗比我少呢?只是姐姐仁心宅厚,不爭不搶,對所有人都是賢柔寬忍,長期之下,不免悒鬱於心。姐姐只需安心養病,一切事宜,只要有我綺雪在,便不會有半點差錯。”

喜塔臘氏眼中流露出信任與感激,緊緊握住綺雪的手,含淚點了點頭。

彼時房中燭火跳動,閃爍不止。雖是春已來,窗外卻依然是北風呼嘯。這偌大的紫禁城,雖然是世間最尊貴的所在,繁華背後的悽楚卻也最是無奈。

嘉慶二年二月初七,嘉慶的第一任皇后喜塔臘氏終於駕返瑤池,時年三十八歲。諡孝淑皇后。

·未完待續·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シェンファ~莎花~ 賈鵬芳 - シェンムー 一章 橫須賀 オリジナルサウンドトラック

本來鈕祜祿·綺雪的故事我以爲一次就能推完,但寫到六千多字時,發現不行,那就分成兩次推。

今天的配樂也很好聽。

我的第二本書《金枝》,已經基本快上架了,不過我打算避開雙11,這樣快遞會更加方便一些。雙11真的太可怕了,跟不要錢似的。雙11時是瘋子,雙11後是傻子,說的是你不?

一頓搶一頓買,完了一頓窮。雖然魚和熊掌不可得兼,但是窮和傻可以。

上面的“魚和熊掌不可得兼”,沒毛病,原文就是這樣。

哦對了,這篇文只有七姐校對了,林遲她曠工!我要懲罰她,給她發紅包!歡迎大家指出錯別字,我實在太困了不想再看了。不是七姐校對得不認真,實在是因爲我打字太快錯別字太多。你可別多給我挑錯字兒啊,總共只能改五個,多了我就裝瞎,看不見。

早上好,我的姑娘們!

歡迎閱讀蘇小旗其他文章

蘇小旗:你要使勁兒活

蘇小旗:刁民

蘇小旗:只願我的孩子成爲快樂的大人

好物推薦

「南極人」烘鞋神器

上妝神器:美妝蛋

幹發神器:幹發帽

這不是鏈接,別點了

開個破店沒人買我還勁兒勁兒地發

說完我自己都笑了

我真可愛!

蘇小旗 · 顛倒衆生工作室

蘇小旗

自媒體人,東北女子客居江南

三觀不錯,五官更好

善養貓,善自拍,善買衣服

比年輕時更美麗

精神在雲之上,眼睛在泥土之下

心在雲與泥土之間

一切皆可用文字表達

願你好

更願我自己好

長按二維碼關注蘇小旗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