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鸽讲究“种、养、训”,鸽友们一般都知道。但是在实际养鸽中,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并加以运用?

不多。实际上有不少鸽友都奉行“血统至上”的理论,认为只要有了好血统的鸽子,就拥有了一切。赛场夺魁,指日可待。只强调鸽种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在”养和训”上下功夫。这种做法即便偶尔取得一次好名次,那也是昙花一现,不会长久。

有些鸽友一见面,没别的话说“你养的什么品系、什么血统?”、“我的鸽子是X X血统”,“X X的鸽子是X X名血”、“找机会找他要个雏、讨鸽蛋”。都是这些话题。对养鸽的管理方法却谈之甚少。

还有些鸽友,自认对鸽子的骨架、体型、羽翅、眼砂很有研究,说起来头头是道。谈起种鸽配对,更是“什么体型配什么体型”、“什么眼砂配什么眼砂”口若悬河,俨然一一个育种大师。对养鸽方法却不屑一顾,认为只要是好鸽子,不管怎么养,怎么训,照样拿名次、夺冠军。

等真到了比赛中,名落孙山、无功而返,又把失败的原因推到种鸽身上。种鸽不行,直接淘汰,重新引种,接着来!

还有一种鸽友,腰缠万贯,养鸽子那是一掷千金,建豪华鸽舍,买名鸽名血,每年投入几十万,出不了成绩,明年接着买,几年下来,投入过百万,仍不见起色,顿感茫然不解,不知所措。却不知是养不得法,徒劳无功。

千里马只有遇到伯乐才能成为千里马,否则只能流于田间地头、耕地拉车。养鸽也是如此,好鸽子还须好的饲养方法、好的教练,才能在赛场上“摘金夺银”。纵观那些在赛鸽场上独占鳌头、笑傲鸽坛的养鸽高手,除拥有优秀的赛鸽外,无不拥有一套独到的养鸽、训鸽理论和见解。

血统书只是能代表鸽子的出身,不能代表它就是赛鸽中的英雄。“尽信书,不如无书”,养鸽亦然。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